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诗遇上歌: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梁赛玉,赵杨,任沁沁 发布时间:2014-08-15 11:09:36 点击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精华帖子


  新华网北京8月14日电(梁赛玉 赵杨 任沁沁)“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淡黄色的灯光下,一袭长裙的80后女孩程璧吟唱着北岛的诗作《一切》,而诗人低调地坐在台下的人群中,专注地聆听。

  7日下午,在望京的单向空间书店,程璧干净的嗓音、伴着温暖的古典吉他,充盈着这个被浓郁绿荫包围的小楼,抚平人们夏日里的焦躁。

  “诗遇上歌”,这是程璧的新专辑,由北岛命名。在7日为这张专辑而举办的音乐会上,被赋予旋律的还有西川、田原、谷川俊太郎等诗人的作品。她的音乐细腻温暖,“是最贴近诗歌的声音。”诗人田原说。



诗与民谣的相遇

  “诗遇上歌”--专辑名字由北岛亲自定下。“遇上”,似乎有很多美妙的含义。和这本专辑的名字一样,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爱好艺术的人们在此间相遇。

  现居东京、独立从事艺术创作的程璧毕业于北京大学外文专业,自大学期间开始连续创作诗歌并学习作曲。《诗遇上歌》是她的第二本独立音乐专辑。

  程璧说自己很早就有给诗谱曲的想法,“我觉得诗与民谣具有十分相似的特质。诗字数最少,篇幅简短,却最具深意。民谣无论在技巧还是配器上都追求简单,它的深度在于其冷静的哲思性。”

  而她为自己写的诗谱曲,早在两年前的第一张独立音乐专辑《晴日共剪窗》里就有过尝试,听着“篱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四时常相往,晴日共剪窗”,她儿时和奶奶在北方四合小院里生活的画面生动浮现。

  “我小时候和祖母一起生活,她是我最早的艺术启蒙者。”程璧说,“她这种对日常生活艺术化的表达一直影响我,因为我的作品里全部都是对生活的表达。没有刻意构造一个艺术表达,完全都有感而发。”

  因此,诗人是她非常热爱的人群,“不同于哲学家,诗人是很鲜活的,他可以把自己的很多想法很深入的表达出来,用非常美妙的文字。”

  程璧也热爱绘画、摄影,她特别喜欢“一期一会”这个词,“它其实跟我喜欢的胶片摄影很像,按一下快门,捕捉到时间的光线,这个瞬间是永远不可能再捕捉第二次的。”

  人和人之间的相遇相逢也是这样。“那场音乐会,那个下午的时光也永远不会来第二次了,怀着这种心情去生活,我觉得我会更加珍惜每一刻,更加珍惜每一次相聚。”程璧说。

  怀着这种珍惜每一刻的心情,她将对生活细微处的感受写进诗歌、谱进旋律。“午后,我一个人和小鸟说话,一个人看一棵植物,我一点也不孤单,我的心里是满的。”她记录的是初到东京孤独却内心充实的心境。

  她唱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的诗,“睡吧,小鸟们,我把活着喜欢过了,早晨,我把洗脸也喜欢过了”,仿若伴着第一缕阳光晒进窗户时的啼啼鸟鸣。



诗与歌都是“生发于内的情感体验”

  诗与民谣的缘分由来已久。“民谣是诗歌的母亲”,田原说,人类最初在劳动中自然哼唱出歌谣,直到后来文字出现把它们记录下来,这才有了诗。中国传统典籍《诗经》就是如此。

  而《诗经》中的“秦风”、“魏风”正如宋词中“蝶恋花”、“水调歌头”这些曲牌名,都是曲式、声调,将每个地区的民谣从旋律特点上区别开来。只是这些旋律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银河中,唯有文字记载的诗依旧光芒亮眼。

  现代诗则完全从音乐中脱身而出,自成一家。

  “诗歌某种意义上是表达一种节奏,而我们写的现代诗音乐性都不是很强,不太注重押韵,而是注重内在节奏。”在场的诗人田原说,程璧把诗歌隐藏的节奏表现出来了,把诗歌的音乐性发挥到了极致。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咏歌之”,从古至今,诗歌与音乐都生发于人类内心的情感体验,“完全是由内而外的”,程璧说。

  在这场音乐会上,一直沉默的北岛说,让程璧来读这首诗。用她干净的嗓音来读。

  田原认为,给诗谱曲不只是“复古”而已,值得现代诗人们去学习。



“唱诗”:抚慰心灵 升华灵魂

  除了重新赋予诗歌以音乐性,把诗唱出来的另一个意义在于普及。让更多身处漂浮、躁动的现代社会的人在诗歌中沉淀内心、升华灵魂。

  然而,历经商品经济的浪潮,社会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步伐也越来越快,难得有罅隙停下来静心读一首诗。不少学者呼吁,放慢脚步,让文化也跟上来。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讲师林光华说,“每一个民族的诗歌都是语言的精华,用感性的方式道说真理。”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诗歌的读者群已经借助新媒体技术有所扩大,“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诗歌精选”“周末读诗”等微信公共账号或APP已经是成千上万粉丝的心头所爱。诗歌和手机一起成为贴身的存在。

  田原说自己也会关注“为你读诗”,“大部分诗歌都很不错,虽然也会良莠不齐,但让更多人阅读诗歌总比不读好。”

  他相信,把诗歌谱成曲唱出来,让更多喜爱音乐的人对诗歌也产生兴趣、成为现代诗的读者,这又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不只是精英文化的大众化而已,当热爱诗歌的人群基数在扩大,我们就有理由期待高质量的作品诞生。

  或许,“诗遇上歌”的意义就在于,让诗歌这只高雅艺术殿堂的“燕子”借助优美的旋律“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发源于民间歌谣的诗歌重回民谣,继续传达人类千百年来不变的真情。


责任编辑:
陈远


相关文章:
  • 鲁奖落地千层浪——周啸天诗作有何精神力量? (08/12/2014 15:31)
  • 彝族诗人吉狄马加:相聚青海就是一首诗 (08/11/2014 10:36)
  • 梁小斌:请向80年代诗歌说“不”! (08/06/2014 10:25)
  • 第22届柔刚诗歌奖揭晓,诗人胡弦获主奖 (08/02/2014 21:51)
  •  
    Copyright © 2001-2014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