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诗的先锋性及对文化的逼视
文章来源:邮件来稿 作者:铁舞 发布时间:2005-10-22 10:55:59 点击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精华帖子


宏声兄:

  最近我在《社会科学报》(2005.1.13)上读到一个版面的文章,总题目是《先锋诗人一代不如一代》,参加讨论的都是名气很大的专家,但那究竟是一种停止不前,有点“刻舟求剑”意味的发言,由于根本没考虑到今天应该有什么样的先锋的问题,所以似乎没涉及到诗歌先锋性的根本。可以说,诗歌界对何为先锋及其意义,很多时候、很多人是从现象到现象,今天命名这个,明天命名那个,即使在先锋位子上的人,也很少有过理性认识:在何种层面上自己是先锋?自己已被出局了还不知道。而一些评论家还盯着这些人。我想绕开他们说说我们对先锋的看法,这些看法应该是对先锋的恒定意义的界定。我不一定能够做到。现在我把一些思考写在下面和你一起讨论。

  诗歌的先锋性一直是诗歌界瞩目的课题,即使有人摒弃诗歌先锋精神的讨论,也只是在别一向度里用一种逆反的方式,把先锋诗歌的写作推到了一定的地位。

  既然诗歌写作有先锋性风景的一面,自然也该有非先锋性的一面:非先锋性的一面一定是平庸的?当然不是,经典的未必都是先锋的,这个道理恐怕不必多说了吧。我无意奉承别人,但不必把诗歌先锋性问题看得过于严重而难以接受,而应视其为 我们的平常所为而必须所为。

  我所说的先锋诗歌写作,并不单是针对诗歌本身来说的,还是对时代、对现存在来说的,正是在这层意义上,我认为处于时代前端的诗歌理应具有先锋性。这不仅是诗歌本体意义所指,也是时代精神或说人类意识或说宇宙心灵所指。诗要不是在这种最广阔的时空里获得自由和认同,就决不会具备它最该具备的品格,这种品格的先锋意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表现,即使在浪漫多思的病态社会里――歌德这样说――长于抒情也是一种先锋性。这在今天看来是过时了,应有另一种先锋性来替代。可见,先锋也是相对的,但诗歌的总的先锋精神确是绝对的。——作为文化现象,诗歌对诗歌本身的发展史逼视得比较多,这种逼视本身具有文化意义,之后又会遭到新的逼视,又会产生新的文化意义。要不然怎会有李杜诗篇“至今已觉不新鲜”的说法呢?

  这样我们就提出一个新的议题,即诗歌对文化的逼视,这自然既包括对诗歌本身发展的逼视,更包括对泛意义上的大文化的逼视,前者着重于本体意义的思考,后者强调对大文化的审视、拷问。因为文学的发展根本取决于文学审美情感对既定文化价值规范的突破和创新。

  对诗歌本身发展的逼视,现实中一个流派一个流派的轮转,特别是我国新时期来诗歌语言形式对曾经拥有的指令式的话语形式的突破、解构及重新组合,表现得特别新鲜活跃;这看似语体的变化,实质是以深刻的社会变化机制作背景的。当然,这种由语言所表现出的革命性实验,其真正的先锋性仍未被真正揭示,因而大量的类同先锋实质并非先锋性归属的“新语体诗歌”经一度流行后因其量过多而遭人泛胃,乃至直正具有革命性实验的先锋诗歌写作其语体本身的先锋意义究竟在哪里也不为人们所认得。一些严肃的先锋诗人,在诗语言上采用的模糊、割裂、分解,甚至走向某极端,其先锋意义可以在下面这层道理上获得,即先锋诗人面对这个世界,现存的语言结构方式已无法表达他们的心智了,他们所以要肢解、割裂语言本身,实在是出于对时空的把握陷于某种窘境,这种当下的行为理该具有严肃的意义,仅管不是太具有力量的表现,但也说明诗对诗文化在形式上的逼视,也并非毫无内容的。真正具有这种价值的作品,能称得上新经典的,其实也不多,但一定有。

  我认为,先锋诗歌的写作必须在广阔的大文化背景里得以呈现,它决非只有语言的怪异的呈现 ,更须有内容上的博厚。严重意识到仅有语言的探索还不够,已是很多人觉到的事。我们该怎样更痛彻地切入时代,以表现我们始终存在的内心的忧愤――文学审美情感对既定文化价值规范的突破,这是一种很实在的检验。没有一个诗人可以逃脱这个检验。我在前面之所以要写下那个看似武断的定论:一切诗都应具有先锋性,除了不是诗。就想寻找一个分水岭,可以让诗人自己检验:“我是诗人吗?”诗人不醉心于预言,不负起智者的使命,这样的时刻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诗人应该像哲学家那样,对整个生活作出真实的解释――这种解释一定要诗的。而诗学要对诗说出真理。其实相对旧价值来说意味着有更深刻的东西,所谓突破性、创造性的意义就在这里面。

  至于说到诗对文化的逼视,我想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文化好比衣服,是后起的事物,是本名以外的东西,时装的变迁也是文化的变迁,诗也是文化的一种,诗是所有文化现象中最倔犟的一种(此论不曾圆说,仅是当下所得)诗发展到这个地步:对诗自身进行审视,我究竟是谁?这与人对自身的审视是一致的,这就回到了最古老的名题:牢记本身,勿昧前因。古埃及的《亡灵书》就曾这样唱过:“在巨屋中,在火屋中,/在清点年岁的暗夜里/但愿还我的本名!/当东方天阶上的神圣/赐我静坐在他身旁,/当诸神――自报大名,愿我也记起我的本名!”这是人类最早的―曲自我意识的赞歌。我想,这就是诗的先锋性最原始的出发点,一切从这儿出发,又始终回到这一点,诚如尼采所说的“人生乃是一面镜子,在镜子里认识自己,我要称之为头等大事,哪怕最后就离开人世!”一切先锋的行为都是为了“还至本处”(佛教语)。这不是缩命的循环论,每一次还至本处,人类就走到一个新的辉煌点,诗具有对所有文化现象进行剥离、审视的本能;诗人又借助语言这个特殊的文化器具,凭着心灵对世界的感知或说天界神灵对人类诗心的开启,写诗决不是一种“智力操作活动”,更不是“语言操练”——,我对一些并非出自心源的借用语言组合技巧最后以分行面貌出现的诗歌,常用这样的词语去评价,――这就是我这个忠厚老实人的“恶”。我怀着极大的真诚希望我们的诗人真正走进先锋的意义里。相信人类对本名的认识,越朝前越会深刻,诗人的每一首诗都应该是本名的火焰的燃烧。

  法国诗人热拉尔.德•内瓦尔的座右铭是:“诗人的生活是所有人的生活”。第一次读到这话时,我只想到诗人和普通人一样生活,再以后又觉得不尽然。所有人的生活未必是诗人的生活,其原因是诗人的生活是所有人的生活。这两句话是相悖的,是因为我们同时把两个不同层面上的话题扯在一起了。我想,诗的先锋性的话题,理所应当与诗人的生活相联系,当然不仅指诗人的个人生活,我这里所指的诗人的生活就是所有人的生活,诗人的生活怎么会是所有人的生活?这就应当由诗来解释,这就牵涉是诗的先锋性问题。诗的先锋性问题,不是一个抽象的命题,是基于实生活上对文化的逼视,诗的先锋性就在于:对所有人的生活作出所承受苦难的回答,这就决定了先锋诗歌应具有的表现时空,它是无时不在无所不往的,诗人具有独立思考和表现自由的权力,所以他的生活应该是所有人的生活。也许,这里会产生巨大的错觉,诗人即一刻的心情就是所有人的心情。正是这巨大的错觉,使诗人进入了诗。作为诗的先锋意义的远景总是先有显现而后扩大的。一个诗人只有具备“所有人生活是我的生活”的条件时,他才可能真正进入先锋意义。作为个人,有个经验过程。不可能指望一个年龄和经历都很幼稚的诗作者,会具有成熟的先锋性,不可能指望一个因年龄和资格而成熟老化的人,会倡导发掘诗歌的先锋意义。一个先锋诗人必须对“一切人的生活”都有所体验,才能最终表现出人类的“大苦难”来。

  这样我们首先取得了精神大势。在诗歌中,获得精神大势是最重要的。一个诗人获得精神大势,以至于在世界诗歌领域中考虑写作,这一居高临下的说法,实行起来很难;因为每个人对此的认识和把握是不相同的。作为存在者个人――海德格尔的说法即此在,它首先要作为处在对存在的领悟之中的存在者出发,――而这方面,我们一个个体的此在者,竟会纷呈出如此之多不同的面目。人们陷于某种既成的领悟而不能自拔,所有的当下,即刻,都显示了此在者的自负和浅薄,对诗歌的先锋性的认识也同样如此,在诗歌现状里,我们似乎看到了万头攒动,先锋的意义似乎从各处显示出来,也确实如此,先锋的旗帜人人好打,先锋的意义人人可以阐述,似乎每个人都取得了精神大势。很少有人站起来看一看,诗歌本身的发展史究竟是一部怎样的历史,理想意义的还是经验意义的?我们究竟是如何经验主义地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我们又如何不曾失去过理想?考虑诗歌的先锋能不考虑这些吗?当精神大势这一概念一被提出,首须问及的便是提出这一概念的那个个人的存在状态,再看它本身对这种大势的领悟和把握的方式;一个诗人即使提出了最先锋的议题,他仍有可能把他的优先地位让位于先锋议题本身;这由许多诗人的诗论和诗创作不甚一致或者诗论优先于诗创作的现象可以证明。所以诗歌的先锋性问题,只有当诗人真正取得了精神大势而后的创作中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大势,才会得出自足的证明。我们一方面说,处于时代前端的诗歌,应具有先锋性,以捍卫一种原则,另一方面,又应该明白实际中的先锋诗写作究其经验的地步,与诗的先锋意义总是有差距的,看谁跑在最前头。前头的终极目标还远不远?永无抵达之日,明知不可抵达,又拼命朝前,我们正是在这种整体的意义上来命名诗歌的先锋意义的。据此来看我们的先锋诗歌的诸多文本,我们既可充满敬佩之情,又会感慨前路之长长。我们现在要说的话不是什么“一代不如一代”,而是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先锋?今日先锋只是极少数,可能它已经出现了,你不认识,这是评论家们的悲剧;评论家们刻舟求剑,发现不了今日先锋,这是必然的结果。宏声兄,接下来,你谈谈吧!

                                           铁舞


2005 、1、24于馨舍

说明:“宏声兄”是指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杨宏森先生。

责任编辑:
小鱼儿


相关文章:
  • 铁舞短诗的奇巧构思 (07/18/2014 10:39)
  • 阅读子川:敏感高地与他的 “凹地”意识 (03/13/2014 10:41)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读《中国诗歌三十年》 (01/24/2014 22:06)
  • 心灵叩问历史——读唐德亮长诗《惊蛰雷》 (12/18/2013 15:46)
  • 永葆一颗赤子之心——读张瑞箫诗集《木头比我更长久》 (10/08/2013 21:51)
  •  
    Copyright © 2001-2014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