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小鱼儿:闲来半日,读信谈诗(1)
文章来源:论坛来稿 作者:小鱼儿 发布时间:2006-10-30 11:08:53 点击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精华帖子


  作为诗歌报的站长,每天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查看网站管理员的信箱,因为有许多朋友把诗发在那里,虽然我早就声明,诗歌报的信箱经常被垃圾邮件赛满,经常收不到,但是诗友们还是坚持一对一的邮件交流,把诗歌发给我个人欣赏,其实,大量的邮件中的作品,我很少看的到特别出色的诗,能让我眼前一亮的,并不多。

  最近有一首,让我记下了,因为他的写法,是典型的八、九十年代的写法,纯净、先锋、亲切。一看就是当年的老诗歌报风行天下的之时的作者,从文字间,我读到了他对诗歌的敬畏,对诗的痴迷,这作者也是40多岁的人了。他的诗,让我忍不住说上两句——



     候  鸟

     □北魏

    伤口被道路惊醒
    潮湿了黎明
    镜头里的火药
    点响的汉字,朝代高低不平

    站了起来的时间
    最终是要走的
    风不走了
    排成了诗句

    睡在眼里的敌人等于睡在子弹里
    睡在优美的弧线里
    身体里的响声
    等待停止的那一击

    骑着天空训练的高度有最初的暖意
    抽象的腿
    带来的外面阳光
    被室内的阴冷覆盖

    心中的化石倾听石头里的水声
    雪崩之前
    候鸟的眼睛
    是潮湿的手掌,等待张开
         
    2006.5


  开头这两句:“伤口被道路惊醒/潮湿了黎明”忧伤而有机巧,一起兴就是突兀而来,这两句,让人出乎意料,甚至匪夷所思,但仔细咂摸下来,确实不是一般的文字,有一种言外之意,象是经历了半生的坎坷和漫长的黑夜,黎明乍现时的场景,一种熟悉的痛,迎面走来,这两句的前面,象是有了将近20句的铺垫而来,而作者,聪明地将那些拖沓的叙述都省略了,让我们一下子直面语言的核心,事件的第一现场,与痛为伍,这是何等的艰难而又透彻的呈现。

  紧接着,后面这两段,都在不知所云中延续一种空洞而又痛彻心底的句式,这些句子,让读者不知所云,而又感受到作者个人心理上的孤独与无助与一种男人所无法表达的伤感,这些句子里所列指的“敌人”是什么呢?我的看法,正是他在这个多变的、商业化的、肉欲横行的生活环境中的另外一个自我,一个坐在房间里的“我”对站在窗外的“我”的对立与抗争,他渴望“优美的弧线”、“风不走了”,同时又恐惧“室内的阴冷覆盖”,一个男人,到达了中年,一面是为了生存而每日与不想过的日子搏斗,伤怀日渐老去的激情,而对当年那个无忧无虑的阳光少年时代的我无比的怀念,对眼前的现实生活不满意,但也没有办法, 他总在追求,总在怀念。其实,这也就是20年来,中国男人的一种在商业化社会中搏斗生存心态的真实写照,人,总是一面享受都市的繁华,一面向往少年那中小弄社会的幽隐式生活,这是一个梦想,我们虽达不到那个境地,但我们都是在相反的方向回过头来反顾。

  这样下来,我们就不难读懂最后一节中的句子——“心中的化石倾听石头里的水声”,心中总有化石,人却总在倾听,我们看到诗人在张开“潮湿的手掌”,“等待张开”,张开了做什么?什么也不做,只是作者要用诗来说话,这是他的的“心殇”而已。一首诗,带我们走过一个人、一代人的心理历程,简短为20句文字,这就是诗,一种让人产生共鸣的文字。

  感谢来自安徽芜湖的中年男人北魏,短短5节20行的一首《候鸟》,让我们读到简短而又耐人寻味的一种心灵突围。

  2006年10月17日 下午

责任编辑:
admin


相关文章:
  • 铁舞短诗的奇巧构思 (07/18/2014 10:39)
  • 阅读子川:敏感高地与他的 “凹地”意识 (03/13/2014 10:41)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读《中国诗歌三十年》 (01/24/2014 22:06)
  • 心灵叩问历史——读唐德亮长诗《惊蛰雷》 (12/18/2013 15:46)
  • 永葆一颗赤子之心——读张瑞箫诗集《木头比我更长久》 (10/08/2013 21:51)
  •  
    Copyright © 2001-2014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