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7-26 09:29:45 点击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精华帖子


            ——在安徽大学文学院和滁州学院的演讲 同学们,你们好!   此刻,当我作为一个年长的学生,真诚地问候你们好的时候,它至少包含这样的两层意思:一是你们确实是多么美好!当此春花灿熳的大好年华,集合在高等学府,用文化知识营养自己和建设自己,把自己年轻的人生打造得如此美丽,所以,我说你们好,首先表达着我真诚的赞美。另一方面,我当然知道,你们总有一天,终将走出学校的大门,而校门外为你们准备的世界却很不够好,有时候甚至是相当残酷和无情的,这难免让我这个从校门外走来的人,为你们感到一种担心和不忍!所以,当我说你们好的时候,肯定也包含着我的一种美好的祝愿!   那么,我们所说的校园外的很不够好的世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它的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究竟在哪呢?众所周知: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精神出了问题,换句话说:我们当前社会的问题是精神缺席!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严重。这也正是我为什么今天来到这里,要向同学们报告诗歌精神和捍卫诗歌精神的原因。   毫无疑问,对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集中精力和充满激情地大搞经济建设肯定是正当的,也是必须的。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工业化进程如此之快,这使我们在物质上获得了相当大的解放和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受益者。但是,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也正是工业文明,经济发展,城市崛起,钢铁和速度,功利和竞争,把我们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带到了一种物化状态。物质的财富的金钱的功能被无限地夸大,必然导致物欲膨胀,世风污染,价值观念倾斜,精神底线下降。这个可怕的状态严重地挤压着现代人的灵魂和思想,摧残着我们的人性和良知,把包括我们的人文精神、诗歌精神在内的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推向了一边。这就反过来,又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窘困的不自由的状态。如此说来,我们每个人又都是受害者。   所以忧心忡忡的哲学家在发现"失败是成功之母"之后,才发现原来"成攻乃失败之母"!这就是工具理性和经济开发的成功直接导致了人文文化的失败和失落。还有的外国学者说:"资本主义在欧洲只是一半,而在中国却是全部。"我相信这番话不无嘲讽,也不无批评和担忧。 其实,我们当下的情况非常近似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马雅可夫斯基在十月革命前,曾经这样写到:"俄罗斯在卢布上旋转"。我在去年五月游历江南,亲眼目睹了中国经济最发达和最引为自豪的一部分,我看到了人们为利益和金钱鼓动着的那种疯狂,那种相互倾轧和那种精疲力竭的倦意。我觉得: 我就"像一根瓜藤 在绿色的瓜田漫游 越走越远,越往前越软弱 我被牵引,纠缠直到完全混淆 或者换个比喻,我就像一个被吸附的人 在一张透着青光的纸币上飘动和失踪"   仅仅写到旋转,最多能够表现物质利益的驱动力和核心作用,表现人们对于金钱的疯狂。实际上,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被牵引,纠缠的过程中混淆了自己,我们在纸币上飘动的时候迷失了自己,而这是令人心痛和值得痛苦的!   (有时我想:如果一个国家,只有高速公路,火箭卫星和娱乐文化而没有哲学家和思想家,没有文学,诗歌和交响乐等等,它还能算得上是一个高质量的国家吗?同样,如果我来到合肥,它只有高楼大厦和塞满大街的高级轿车,而没有逍遥津,没有图书馆,杂志社和安徽大学,它还是一个完整的城市吗?如果一个人腰缠百万而精神赤贫,难道他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贫民吗?)   事实上,财富和金钱是不能解决一个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全部问题的。在这个世上,肯定还有比财富和金钱更弥足珍贵的东西。那就是我们至今仍在挣扎着的灵魂,我们正被生活高压和扭曲的人性和情感,那就是我们的人文文化和诗歌精神。如何捍卫那些必须发扬光大但确实在被置弃和践踏着的美丽?如何信赖和彰显我们的人文文化和诗歌精神?我想:这应该是包括同学们在内的一代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那么,什么是诗歌精神呢?我不是一个诗学学者,所以我也只能从一个诗人的角度,概要和笼统地做出这样的理解:作为人类所有意识和行为指向的最高境界,所谓诗歌精神至少包括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最孤独和最勇敢的守望。这里既有坚守和捍卫,还有更高的了望和向往。因为这种守望肯定是孤独的,所以它肯定是勇敢的!诗歌精神当然还包括操守自由和高贵的灵魂以及对灵魂的净化,为灵魂的救赎和辩护;包括正当和忠实的生存态度,生命情感以及对存在的终极关怀!如果说,上述的境界显然是空幻和飘渺的,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诗歌精神当然还包括对诚实,善良,公正,同情,悲悯等等人类所有美好品格的契合和认同,对有益于人和社会良性发展的行为状态和思想方式的接受和肯定,对所有邪恶、肮脏、黑暗、卑鄙和庸俗的坚持不懈的抵制和对抗!总而言之,诗歌精神作为人文精神最重要和最高贵的部分,它是一切优秀品格和美好精神的升华和闪耀! 如果我对上述的诗歌精神的概括基本是准确的,那么,从根本上讲,经济建设的目的,科学发明的动机,政治生活的宗旨以及人类的全部活动的意义难道不应该充满诗性吗?即使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社会进步,完善和提升也必须有人文精神和诗歌精神的介入和平衡,这同样也是一种铁的规律。 当然,我也很清楚:对于校门外那个世界满天的喧嚣,我和我们的声音无疑是微弱的;同样,对于洪水猛兽式的商业化潮流,我们的坚守也无疑是孤独,尴尬和悲哀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是高贵,骄傲和难能的。同学们,也许文化情怀和诗歌精神并不能拯救这个世界,但它肯定能够拯救我们自己!如同坚守高贵是令人痛苦的,但这种痛苦肯定使我们变得无比美丽!也许我们抱持的东西并不是强大的,但它肯定是永久的!如同当下的世俗势力肯定是强大的,但它肯定是短暂的。李白曾经写道:"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楚王的权势,郑袖的阴险都随风而去了,留下的是屈原的诗篇,是他的诗篇里至今感人至深的诗歌精神!盛唐的浮华,贵胄的车马都已经烟消云散了,留下的却是贫穷潦倒的李杜的诗篇,是他们诗歌中的人文情怀和诗歌精神!这样的精神,穿过时间和空间传递过来,像阳光一样照耀着我们的心灵和人生。至今我们的同学们不还在接受着他们的教育,他们的沾溉和营养吗?那么,什么更强大呢?真正强大的是美丽的事物,美好的情怀,是人类精神中的诗性的花朵! (前不久,朱院长和我谈到了文化安全问题,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在我看来,我们的文化危机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外来的强势文化对我们文化的侵略和伤害,另一个是我们自己内部对文化的置弃和糟蹋。应该讲,中国的人文文化具有强大的自卫能力。自古以来,外来势力多少次掠夺了王朝政权,它们也无法掳掠我们的文化,而是必然地被我们先进的文化所俘虏和同化。问题在我们内部,我们正面临着被我们自己洗劫一空。这样的状态当然是极不安全和令人担忧的。) 但我相信,对于一个伟大的国家,它之所以伟大,同时也因为它确实总有一批文化精英在守望文化,总有一批真正的诗人在保卫诗歌。他们和他们的思想行为本身,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精神! 就我个人而言,至少我崇拜和赞美这样的文化英雄。我的第一本诗集写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物欲膨胀给人们带来心灵动荡的严重时刻,很多人随波逐流,乘势而上,彻底地放弃了自己,在自己的内部像候鸟似地迁徙和失踪了。我的诗集之所以命名为"门神",是因为门神乃是门庭和精神家园的守护者。我在最后一篇《从这个敞开的门走出去》这样写道: "门被打开的时候 我正在某个角落翻阅典籍 拾叠一些有用的东西 像个盗墓者 是谁破门而入夺门而出 盗取我们 门口空无一人,纸声霍霍 门神的忠实催人泪下 这个世界的成果正在偷来盗去 深入空虚 沉迷于失窃的快感 或是闻风而动 对自己趁火打劫 这都毫不相干 总之我再也不能久留 我已一无所有 从这个敞开的门走出去 我能带去的仍旧只有一条门槛"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们的门被打开了,我们被盗取了很多,也放弃和丧失了很多。很多人都闻风而动,逃离了自己,致使门神,这个守卫者的忠实令人辛酸,催人泪下。但是,即使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还有一个界限,一条门槛;即使我们也从这个敞开的门走出去,我们能带去的仍旧只有一条门槛!在我看来,人文精神和诗歌精神的守望者就是这样的"门神",他们在捍卫文化的诗歌的尊严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令人崇敬的尊严! 这是我今天向同学们汇报的第一个问题,关于诗歌和诗歌精神。假如这是一段引言,一个概论的话,接下来我想谈一些诗歌事实。我想:(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尤其是中文系的学生,可以不写诗甚至不读诗,但必须对诗歌方面的事情,特别是中国当代诗歌方面的事情有一个概要的了解。正如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想就我掌握的情况,向大家报告一下中国当代诗歌的基本流变和基本情况。分三个部分:一是朦胧诗的崛起。二是后现代诗的喧嚣。三是个人化写作的回归。在这样的一种概要的介绍中同时也具体地证实一下什么是诗歌的尊严和诗歌精神)。 第一,朦胧诗的崛起 这就首先要谈及朦胧诗出现的大致背景。人所共知,文化大革命是一个政治黑暗的年代。政治专制和政治笼罩,政治运动和政治迫害,思想封锁和愚民政策,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不可估量的灾难。尤其是一代青年,思想被禁锢,心灵被压抑,人性被摧残。他们先是莫名其妙地被带进轰轰烈烈的所谓的红卫兵运动,紧接着又被卷入上山下乡大潮,一群充满热情的年轻人被无情地扔到了中国农村的各个角落。这时,一些精英开始学习,追问和思考。其中河北白洋淀地区的一批酷爱文学又极有才情的青年,开始了以诗歌为主要体裁的文学创作,他们相互交流,讨论和启迪,于是这些诗歌得以在地下悄悄传抄。这是一个令人辛酸的事实:诗歌,这个无比光明的事情正是以很不光明地办法开始的!粉碎四人帮以后,白洋淀回城的北京知青创办了一份诗歌民刊,叫《今天》,发表了这些青年的探索性诗歌。到1980年,全国公开发行的刊物逐渐接纳了这些诗歌,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一个新的诗群正式崛起。由于这些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隐蔽性和多义性造成阅读障碍,被称之为"朦胧诗"。 接下来我必须简单介绍一下朦胧诗的审美品质和精神立场。首先是人的回归,也就是诗歌的主体性"自我"的归来和确立,这在以党性和阶级性为抒情主体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是对那种政治诗歌的勇敢的挑战和反叛;其次是内在性探索和内省性伸延,就是说,诗歌开始真正地深入和抒写心灵,并且开始深化和隐蔽心灵。同时确立了以意象为单位的诗学意识和艺术处理方式,譬如:大量运用象征,隐喻,通感,变形,打破时空秩序,改变视角关系,等等。在精神品质上,朦胧诗遵循的是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 朦胧诗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食指,芒克,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梁小斌,徐敬亚,王小妮等。 朦胧诗的主要代表作品是:食指的《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北岛的《回答》、《一切》、《宣告》、《结局或开始》、《履历》、《白日梦》;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四月的黄昏》、《会唱歌的鸢尾花》;顾城的《弧线》、《你和我》、《一代人》、《感觉》;梁小斌的《雪白的墙》、《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杨炼的《诺日朗》;江河的《纪念碑》;等等。 下面,我重点介绍几位朦胧诗人和他们的作品。 食指: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县人。(因出生于1948年冬天一次父母行军的途中,故取名"路生"。他青少年时期一直在北京渡过。高中毕业后,结识了著名诗人何其芳的女儿,并进而结识了被打成黑帮分子的何其芳。何其芳下放到干校后,郭路生依然和一帮青年在何家安营扎寨,传阅图书,交流文学经验。这时候,他接触到了普希金、波特莱尔,洛尔迦等人的作品。)1966年,他的朋友,郭沫若的六公子郭世英被迫害致死,他的诗友张郎郎因写所谓的反动诗而受到通缉,被迫逃亡,临行前,随手写下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相信未来"!两年后,痛定思痛,食指终于写下了堪称新诗潮开篇之作的《相信未来》这道诗: 当蜘蛛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酸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食指是新诗歌第一人,他是唯一一个从20世纪60年代带着诗歌进入70年代,并且影响了一种诗潮和一个诗歌时代的诗人。(后来,他得了精神分裂症,至今住在医院。一个长年看护他的护士爱上他,前两年与他结了婚。)食指至今坚持这种新格律诗写作,讲究段落的对称,继续押韵。显然受到何其芳的影响。为了表彰他的诗歌贡献,前几年,他获得了鲁迅文学奖。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生,北京人,白洋淀知青群落的主要成员。1978年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1993年旅居美国。北岛是一个天才,是公认的朦胧诗的领袖。在他的以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诗歌中,清醒的思辩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以及悖论式的警句,造成了北岛诗歌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我们来看一下北岛的《结局或开始》。这是写给遇罗克的。(遇罗克是北岛的同代人,因为写了思想论文《论出身》,反对血统论和阶级论而被捕,后来被杀害。)这首诗是这样的: 我,站在这里 代替另一个被杀害的人 为了每当太阳升起 让沉重的影子像道路 穿过整个国土 大意是:我站在这里的目的,是为了太阳升起的时候,所有人都不要抹去一个时代黑暗和沉重的记忆。也不要忘记,即使在那种黑暗的年代,有一个人,曾经像人一样地勇敢地站立。 悲哀的雾 覆盖着补钉般错落的屋顶 在房子与房子之间 烟囟喷吐着灰烬般的人群 温暖从明亮的树梢吹散 逗留在贫困的烟头上 一只只疲倦的手中 升起低沉的乌云 这里,写到了人民生存状况,贫穷,悲哀,只能从烟头上找到温暖。而每个肩膀甚至每一双手上,都笼罩着低沉的乌云。 以太阳的名义 黑暗在公开地掠夺 沉默依然是东方的故事 人民在古老的壁画上 默默地永生 默默地死去 写到这是一群沉默的人民。自古以来,正是残酷的黑暗造成了人民的沉默。如同正是人民的沉默,黑暗才敢于公开地掠夺,所以英雄悲愤地反问。这样的反问是北岛式的,常常是震撼人心的。这也是交代英雄为什么要选择对抗的原因。 呵,我的土地 你为什么不再歌唱 难道连黄河纤夫的绳索 也像绷断的琴弦 不再发生鸣响 难道时间这面晦暗的镜子 也永远背对着你 只留下星星和浮云 我寻找着你 在一次次梦中 一个个多雾的夜里或早晨 我寻找春天和苹果树 蜜蜂牵动的一缕缕微风 我寻找海岸的潮汐 浪峰上的阳光变成的鸥群 我寻找砌在墙里的传说 你和我被遗忘的姓名 英雄在渴望和寻找。寻找什么呢?上述意象,象征着春天,和平,阳光,美好,这是英雄寻找的。寻找"你和我被遗忘的姓名",这是在寻找人,寻找封存在厚墙里的关于个人的人格尊严。 如果鲜血会使你肥沃 明天的枝头上 成熟的果实 会留下我的颜色 必须承认 在死亡白色的寒光中 我,战栗了 谁愿意做陨石 或受难者冰冷的塑像 看着不熄的青春之火 在别人的手中传递 即使鸽子落在肩上 也感不到体温和呼吸 它们梳理一番羽毛 又匆匆飞去 写英雄对死亡的理解。无论如何,死亡是可怕的。最重要的是:英雄甚至比别人更清楚死亡的可怕。这和解放前那些革命烈士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高调诗歌已经不再一样。 我是人 我需要爱 我渴望在情人的眼睛里 度过每个宁静的黄昏 在摇篮的晃动中 等待着儿子第一声呼唤 在草地和落叶上 在每一道真挚的目光上 我写下生活的诗 这普普通通的愿望 如今成了做人的全部代价 写英雄对正常的人伦生活的渴望。我并不是英雄,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有人的渴望和情感,包括惧怕。但是,在一个丧失人性的黑暗的年代,即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诗人把英雄的心理基点降下来,显得更真实感人,对黑暗势力的控诉也变得更为有力!诗歌的情调也更具有丰富性和层次感。大家体会一下:"我是人,"三个字,包含着一种怎样的悲愤!怎样的呼唤!这是近似于呐喊的声音!再看: 一生中 我曾多次撒谎 却始终诚实地遵守着 一个儿时的诺言 因此,那与孩子的心 不能相容的世界 再也没有饶恕过我 继续深化着这个主题,英雄依然是普普通通的人,仅仅因为他拥有一个人应有的诚实,这个世界就不能饶恕他。那么请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我,站在这里 代替另一个被杀害的人 没有别的选择 在我倒下的地方 将会有另一个站起 我的肩上是风 风上是闪烁的星群 也许有一天 太阳变成了萎缩的花环 垂放在 每一个不屈的战士 森林般生长的墓碑前 乌鸦,这夜的碎片 纷纷扬扬 英雄只能寄望于他的牺牲,寄希望于未来,他相信黑暗的势力,乌鸦,必然成为碎片,纷纷扬扬地落下,从枪杀他的弹孔里肯定会流出血红的黎明!同学们,联系我们前面讲述,这里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否是在极端条件下的最高意义上的诗歌精神? 北岛是最具知名度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才使国际汉学界开始将关注的目光从李白,杜甫拉回到当代作家身上。1990年以后,北岛曾数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舒婷:女,原龚舒婷,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人,长期生活在厦门。初中毕业后,做过下放知青,建筑公司临时工,织布厂工人。后拜福建著名诗人蔡其矫为师,开始诗歌创作。(这是朦胧诗人值得骄傲的事实:这些人几乎都生活在底层,却创造出如此高贵的诗歌,感染和薰陶了一代人;这些人几乎谁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的作品不仅进入中学,大学教材,而且还被译成多种文字,为中国当代诗歌赢得了国际地位。) 大家都在中学课本里读到过舒婷的《致橡树》。我不知道你们的中学老师怎么讲的。但在我看来,那不是一首单纯意义上的情诗,那是一首宣扬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理性诗。即使在爱情中,我也必须作为独立的"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它主要表现的还是文革后朦胧诗人对人的反思,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也恰恰是这首诗的独到和成功之处。再看这首著名的《四月的黄昏》: 四月的黄昏 流曳着一组组绿色的旋律 在峡谷低回 天空游移 若是灵魂里溢满了回响 又何必苦苦寻觅 要歌唱你就歌唱吧,但请 轻轻,轻轻,温柔地 四月的黄昏 仿佛一段失而复得的记忆 也许有一个约会 至今尚未如期 也许有一次热恋 永不能相许 要哭泣你就哭泣吧,让泪水 流啊,流啊,默默地 这首诗很典型地反映了舒婷的风格。舒婷的诗温婉,忧郁而感伤,以及她的贯穿始终的人文主义情态,提高着诗歌的美学品格。 顾城:1956年生于北京。父亲是著名诗人顾工。1969年随父下放山东东北农场。1994年回北京,做过搬运工,锯木工。1980年起单位解散,成为待业者。顾城最著名的是《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不难解读:恰恰是一种事物造就的结果,反而成为了这个事物的相反的破坏的因素。这首诗只有两句,它以其意象隐喻和哲理概括获得了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力量。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朦胧诗的历史概括力和辩证思维。再看这首著名的《弧线》: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在一种庞大势力的吹袭中的屈服,构成了第一道弧。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为功利和诱惑折腰,构成了第二道弧。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为了某种欲望以及必然表现出来的软弱品格,构成第三道弧。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脊背" 在阻力面前的退却状态,构成了第三道弧。 那么"弧"是什么?弧完全可以被看成是生存状态在某种客观条件下的扭曲和变形。通过几组意象组合,也就是通过象征,达到抽象效果,很像庞德和休姆的意象主义诗歌。在这里,真正实现了意象本身就是语言的规则,使"一件客观的事物突变为一种主观的事物。" (顾城1987年后,先后访问欧美和新西兰,1992年在德国文学基金会资助下住德国写作。1993年,他与妻子谢烨合作完成一部自传体小说《英儿》。后精神崩溃,10月8日,用斧子砍死谢烨后,上吊自杀。) 在讲述朦胧诗的最后,我有必要概要地说明一下朦胧诗的历史功绩和先天缺陷。 历史学家将会证明:在文革后的那个时期,是朦胧诗首先达到的理性思辩,不仅为其他文学艺术样式,而且为思想界,知识界起到了一个先导的启蒙的作用。可以说,中国新时期的思想启蒙首先是从伤痕文学开始的,而伤痕文学又是从朦胧诗开始的。(世界思想史上的一个有意义的事实是:很多情况下,思想启蒙总是首先从文学和艺术开始的。欧洲文艺复兴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当蒙娜妮莎带着轻蔑的微笑,把她的头发从发髻上披散下来,解放出来之后,半个欧洲,或者说整个欧洲的女性就被解放了出来)。 同时,朦胧了彻底瓦解了当时的时代性群体性的工具理性文学,把诗歌从阶级性、党性表现带回到"自我"表现,恢复了人的主体性尊严,从而恢复了诗歌的尊严。 再者,朦胧诗首先探索和运用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并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也为直到今天的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积累了相当的艺术经验,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基础。 朦胧诗的先天缺陷在于:诗歌的本质在于表达生命情感,表达个人在世的生存体悟和经验。而朦胧诗里的"自我",更多的是政治社会中的自我,所表达的更多的也只是人的社会意识和政治感受,是一种公民情绪。鉴于朦胧诗理性启蒙的历史使命,在当时,诗歌表现对象还没有也不可能回到真正意义上的本我。这种把柄式的先天缺陷,也为后现代诗的崛起留下了由头和根据。 第二,后现代诗的喧嚣 我同样要首先介绍一下后现代诗出现的大致背景情况。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国门逐步打开,西方文化涌进中国,尼采,叔本华早已为人熟知,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解释学,萨特的存在主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以及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和一批后现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文本,影响了一大批青年学生和诗歌爱好者,为中国后现代主义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实际上,早在1980年朦胧诗达到鼎盛的时候,后现代的诗人们一是不能忍受朦胧诗人高贵和辉煌的笼罩,二是他们也确实持有不同的诗学观念,所以早就酝酿着一场起义。)这时候,地下诗刊民刊纷纷出现,最著名的是南京的《他们》和四川的《非非》诗刊。到1986年,安徽的《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举办了"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大展",推出了25个诗派的宣言和作品。它们有《非非》、《他们》、《莽汉主义》、《整体主义》、《极端主义》、《大学生诗派》、《黄昏主义》等等,在全国引起强烈震动。从此,后现代诗歌就在赞扬和诅咒声中登上并主宰了中国诗坛。 接下来,我想简介一下后现代诗歌的艺术主张和思想原则。 后现代诗歌的艺术主张五花八门,不尽一致。从总体上看:主张诗歌表达回归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本体和本我,也就是回到纯粹的个人经验。主张消解象征,消解意象,消解情感,消解理性,消解深度,把语感视为自足的语言本体,运用口语写作,甚至提出"诗到语言为止" ,把表现的诗歌变为呈现的诗歌。在思想原则上,他们主张反文化,反崇高,反价值,反意义,把诗歌带回到纯粹本原的前文化世界。 后现代诗歌的代表人物是韩东,翟永明,周伦佑,于坚,李亚伟,尚仲敏,杨黎,孟浪等。 后现代诗歌的代表作品有:韩东的《你见过大海》、《有关大雁塔》、《温柔的部分》;翟永明的《黑眼睛》、《安静庄》、《女人》;周伦佑的《想象大鸟》、《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于坚的《对一只乌鸦的命名》;李亚伟的《中文系》;杨黎的《毛泽东,我将永远记着你》,等等。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几位主要诗人和他们的作品。 韩东:1961年生。山东大学哲学系毕业,分配到西安马列学院,后调回南京。在校期间组织《云帆》诗社,1985年主编《他们》诗社,现居南京。他的《有关大雁塔》: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 为了爬上去 做一次英雄 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 或者更多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 那些发福的人们 统统爬上去 做一做英雄 然后下来 走进这条大街 转眼不见了 也有有种的往下跳 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 那就真的成了英雄 当代英雄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什么 我们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 在这里,大雁塔不再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物,它没有任何美丽的侧面和深度的象征,完全切断了与历史的某种联系而成为一个此时此地存在着的物体。我们爬上去,就如爬上一个有一定高度的其他任何地方一样,只不过为了看看四周的风景。这里特别指出大家都不想当英雄,所谓崇高的英雄。而是"然后下来",走进这条无数平民的大街,淹没在平凡的庸俗的生活中,"转眼不见了"。韩东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平淡、冷静和语感。 翟永明:女,1980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著有诗集《女人》、《一切在玫瑰之上》等。现居成都,开起了咖啡店,兼写诗歌。我们看她的《黑房间》: 天下乌鸦一般黑,至此 我感到胆怯,它们有如此多的 亲戚,它们人多势众,难以抗拒 我们却必不可少,我们姐妹三人 我们是黑色房间里的圈套 亭亭玉立,来回踱步 胜券在握的模样 我却有意使坏,内心刻薄 表面保持当女儿的好脾气 重蹈每天的失败 待字闺中,我们是名门淑女 紧张地微笑,挖空心思 使自己变得多姿多彩 年轻、美貌,如火如荼 炮制很黑,很专心的圈套 (那些越过边境、精心策划的人 牙齿磨利、眼光笔直的好人 毫无起伏的面容是我的姐夫?) 天下乌鸦一般黑,我感到 我们的房间危机四伏 在夜晚,猫和老鼠都醒着 我们去睡,在梦中寻找陌生的门牌号码 在夜晚,我们是瓜熟蒂落的女人 颠鸾倒凤,如此等等 我们姐妹三人,我们日新月异 婚姻,依然是择偶的中心 卧室的光线使新婚夫妇沮丧 孤注一掷,我对自己说 家是出发之地 年轻,美貌的三个姑娘的房间,竟像天下乌鸦一般黑,成为黑色的房间,而姑娘们都成为房间里的圈套。她们"内心刻薄","挖空心思","颠鸾倒凤"等等。这里再也不见舒婷的那种忧伤和高贵,没有了理性和意义,只有从容,隐曲和暧昧。(翟永明总喜欢通过这样客观的叙事,营造某种神秘的巫语式的不可理隐的氛围。)公正地讲,这首诗还在我们可容忍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它毕竟还创造了一种独特而神秘的美感。 李亚伟还有一首有名的《中文系》。全诗很长,摘录一两段: "中文系是一条洒满钩饵的大河 浅滩上,一个教授和一群讲师正在撒网 网住的鱼儿 上岸就当助教,然后 当屈原的秘书,当李白的随从 然后再去撒网 有时,一个树根般的老太婆 在讲桌上爆炒野草的时候 放些失效的味精 这些要吃透《野草》、《花边》的人 把鲁迅存进银行,吃他的利息" ...... 现在中文系在梦中流过,缓缓地 像亚伟撒在干土上的小便,它的波涛 随毕业时的被盖卷一叠叠地远去啦 这首诗比较典型。这里没有意义,更没有情感和理性深度,只有嘻笑怒骂,嘲笑世界,亵渎文化和神圣,也对那个被文化异化了的自我进行无情的嘲弄。这就是后现代诗。 在讲述后现代诗歌的最后部分,我们有必要谈及它的实验作用和失败之处。应该说:后现代诗对朦胧诗进行反叛,把诗歌表现政治社会条件下的自我,推进到表现本我和私人,是一个进步,这种生命本体意识的觉醒,使诗更贴近了它的生命抒情的本质。同时在艺术上,口语的适当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汉诗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活力,拓宽了诗歌的审美境域。 如果上述功绩评价是衷恳的话,那么,它们必然的失败在于:后现代诗歌的破坏大于建设,疏离多于超越。作为本来就由文化和崇高建设起来的诗歌,一旦反文化反崇高就已丧失了诗歌精神和诗歌本身。同时,后现代诗在艺术上的实验,严重背离了包括诗歌在内的所有艺术的基本规律。因此造成口语泛滥,低级庸俗,把诗降到了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的水平,严重损害了诗歌品质,等等。后现代诗遭到的置弃和迅速消亡正好从反面证明:诗歌精神和诗歌尊严是高贵,美丽而不可出卖的。 第三,个人化写作的回归 我同样要交代一下个人化写作,也就是目前诗坛个人写作的背景情况。 后现代诗派很快分崩离析。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诗人们开始理智和慎重地反思诗歌问题。大家终于懂得:诗歌艺术的发展和推进仅靠造反式的运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文学创作从来就是个人的事情,诗人们必须回到自己的生活和书房,总结朦胧诗,后现代诗的成败得失,扬长避短,真诚地刻苦地创造具有各自个性的诗歌,才能繁荣诗歌局面。包括后现代诗人在内的诗人们基本安静下来。从那时到现在的情况是:朦胧诗人,后现代诗人,经历了两个时期但一直保持着个人创作和个性风格的诗人,更年轻的一代诗人都在坚持各自的个人创作,这是诗坛的一个良好状态。 接下来,我同样需要简介一下个人化写作的艺术策略和价值指涉。 因为是个人化写作,百花齐放,难于概括。但就总体艺术倾向上看:当前的诗歌写作,批判地继承了朦胧诗的包括主观化、感觉化、象征、隐喻、通感在内的表现手法,也对后现代诗的口语进行了吸收和优化,并且创造出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大多数诗歌打开包裹,更具有透明度和敞开度,追求一种宁静,透明和优美的风格。当前诗歌更关注生命本体,关注现代生存条件下的人的焦虑,惶惑,疼痛以及灵魂问题。支撑着诗歌内部的是:诗性存在哲学,世俗化的宗教情绪和人伦精神,其实质是根深蒂固的人道主义和人文情怀。 前一个时期和当前影响较大的诗人有:海子,西川,王家新,臧棣,蓝蓝,严力,海男,李见心,路也,娜夜,周瓒,李小洛等等。 影响较大的作品有:海子的《九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麦地》、长诗《土地》;王家新的《帕斯捷尔纳克》、《转变》、《八月十七日,雨》;西川的《在哈尔盖仰望星光》;蓝蓝的《它们,或他们》、《一棵香樟,或者》、《拉迪芳斯》;李见心的《比火焰更高》、《元叙述》;路也的《江心洲组诗》;等等。 接下来,介绍几位诗人和他们的作品。先谈海子。 海子:原名查海生,1946年生,安徽安庆人,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人民大学任教。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关卧轨自杀。死后出版的诗集有长诗《土地》、《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海子是跨越后现代诗和个人化写作的重要人物,他既是后现代诗的终结者,又是90年以后个人化写作的开启人。我们来看他的《询问》: "在青麦地上跑着 和太阳的光芒" 把雪和太阳调动起来,雪和太阳铺过去的那种静态,在诗人看来,像是在跑动过去的样子。 "诗人,你无力偿还 麦地和光芒的情义 一种愿望 一种善良 你无力偿还 你无力偿还 一棵放射光芒的星辰 在你头顶寂寞燃烧" 雪,太阳的情义,自然对我们的恩赐是我们无力偿还的。全诗语境明彻,称颂,忧伤,这是诗人在领受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的神恩! 海子的创作,有意识地远离表层社会热点而去关注生命存在本身,通过对生命、爱情、生殖、死亡等基本主题,以及对存在语境,譬如庄稼、植物、麦地等一切自然意象的捕捉,在贫瘠的诗歌语境里寻找神性踪迹,从而提升了时代诗意层次和境界。他的诗歌对水,太阳,麦地等意象的原创性,对自然的感恩以及对神性品质的守望,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提升了中国当代的诗歌精神。海子的诗歌道路有力地证明了后现代诗进入绝境及其创作实验的失败,并可靠地证实了个人化写作的广阔前景。 王家新:1957年生,武汉大学毕业。著名诗集《纪念》、《游动悬崖》、《王家新的诗》、《楼梯》等等。现为北京教育学院教授。这是一个诗歌活动联络家,走访很多国家,接待过很多外国诗人。王家新几乎与北岛、顾城同时成名,因其对诗歌一直坚持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写了很多诗论指导中国诗坛,这是中国一个很智慧和很有品质的诗人,一个举足轻重的诗人。我们看他的《转变》: 季节在一夜间 彻底转变 你还没有来得及准备 风已扑面而来 风已冷得使人迈不出院子 你回转身来,天空 在风的鼓荡下 出奇地发蓝 你一下子就老了 衰竭,面目全非 在落叶的打旋中步履艰难 仅仅一个狂风之夜 身体里的木桶已是那样的空 一走动 就晃荡出声音 而风仍不息地从这个季节穿过 风鼓荡着白云 风使天空更高、更远 风一刻不停地运送着什么 风在瓦缝里,在听不见的任何地方 吹着,是那样急迫 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落叶纷飞 风中树的声音 从远方溅起的人声、车辆声 都朝着一个方向 如此逼人 风已彻底吹进你的骨头缝里 仅仅一个晚上 一切全变了 这不禁使你暗自惊心 把自己稳住,是到了在风中坚持 或彻底放弃的时候了 这首诗并不难解。请注意一下"仅仅一个晚上,一切全变了","你一下子就老子,衰竭,面目全非,在落叶的打旋中步履艰难","风在瓦缝里,在听不见的任何地方吹着,是那样急迫","如此逼人"。关键是:"把自己稳住"的态度,这种坚持的不随风向的坚定,表现了一个诗人不可更改的原则,这也使诗获得了内在的感人的品质。 〔当年和王家新的诗:你最不能提到阳光〕 叶世斌 (寒流来了。冰冷的墙壁 忽然逼向我们。我们胆囊的石头 变得清晰,冰凉 寒流来了。最后一片叶子在枝头 变重。窗上的雾霭模糊起来 我们打着寒噤,听到风中 一只孤雁揪心的长鸣 寒流如同邪恶的情人 骤然冷却下来,孤立我们的体温 这种时候,你最不能提到阳光 你看到一缕炊烟,就几乎使你流泪 这种时候,我们在心里收集草木 住进温暖的茅庐,把自己变得矮小 而巨大的蝉不动声色 比老练的树更有耐心 寒流早已夺取我们,深入 我们的骨髓。你的血液变凉 你甚至不敢撩开窗帘,对玻璃上 吹吐最后的热气 只有极少数人,我们的兄弟 当寒流到来之际,赤裸着胳膊 在门口点燃落叶,让飞翔的火瓣 把我们烫得伤痕累累) 蓝蓝:原名胡兰兰,女,1967年生。著有《内心生活》、《睡梦》等。现为河南省专业作家。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女诗人之首。我们来看她的《它们,或他们》: "它投身于一道深谷犹如 陷入一场昏迷" 这是写花和蜜蜂的诗。在一种深沉的情感迷醉中,如"一场昏迷" "而山谷盛开,迎接它 以刺进的姿势所屈从的认识 年迈的苔藓关闭潮湿的缝隙,随着 一阵明亮灿烂的来临!" "一阵明亮灿烂的来临!"句式很新,意境灿烂,优美。 "......喊着它的名字死去!" 这一句,突然情感爆发,真有些震聋发聩!把一种痛苦的爱,坚决的爱写得滚烫灼人! "泥土落下。那最黑暗的棺柩 梦见了琥珀里轻轻起飞的它们 曾经不真实的花儿 啊,蜜蜂!" 最后花和蜜蜂的形象才迟迟出现。蓝蓝的诗大多这样,写得疼痛,忧伤,具有内敛,含蓄的多义性,和迷人的抒情魅力。 最后,我想表述一下个人化写作,也就是当前诗歌创作的优势和不足。 当前诗歌创作对历史进行着大纠正,大调整,对各自的创作采取大包容,大坚持是正当的和令人高兴的。在艺术上,表现手法更加丰富,表现技巧更加成熟,也确实产生了一批新的优秀诗人和诗歌。更重要的是:由于诗人们的正常心态和不断的人生自觉,以及对生命存在条件和生命本体的真诚地审视和体悟,诗歌精神得以回归和弘扬,丰富和提升。 但是当前的诗坛毕竟还没有大诗人和大作品的支撑。总体上看,诗歌还失之于苍白、轻浅和浮躁。正如我在一次记者访谈中指出的:这需要诗人们走出书斋和局限,承担起足以使他们深沉人生的负载和重量,真正把捉人生的困苦,磨难和人生真相,同时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的毅力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真正厚重,高贵和美丽的诗篇,在振兴诗歌的同时振兴我们的诗歌精神!当然这是能够期待和值得期待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 未找到相关文章。
  •  
    Copyright © 2001-2014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