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俞强观察世界的窗口和方式——评《旧痕集》
文章来源:邮件来稿 作者:乔延凤 发布时间:2010-10-22 02:38:42 点击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精华帖子




  今年“五一”在浙江慈溪俞强的家中,我就已经见到他《旧痕集》的样书,回合肥不久,他又寄来了正式出版的书。仔细阅读后,我觉得这是一本涵盖时间长、内容广、形式多的诗集,很能体现俞强诗歌创作的风格和特色,对研究俞强的诗歌创作,乃至对我国当前的新诗创作和发展,都具有现实的价值。
  这部诗集收录了他从1986年至2009年所创作的诗作185首。
  他1985年发表处女作,这本诗集包括了他所有的创作年代,能全面地反映出他诗歌创作的面貌。
  二十多年来,俞强始终保持着独立的姿态,没有参加任何团体、派别,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实绩。
  他的诗歌创作很值得我们去研究,这部诗集又是他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文本,所以很有必要对它进行剖析、探讨。
  诗集第一首《想起大地边缘有一扇窗子》,可以把它作为研究这部诗集的楔子,它实际所表现的,正是俞强用来感觉、认知和反映这个世界的独立方式。
  这扇“窗子”“是属于我的”、它“被参差不齐的屋顶遮住/被另外一些窗子冷落、混淆/或者被空濛的群山、天空与渐行渐远的地平线/疏忽、省略”,但诗人一直坚持着,透过这扇窗口,来观察和思念,来感觉和认知这个世界。
  正因为他有自己独有的方式,所以他的作品才有了与众不同的品味。
  他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形式自由、思想深刻,作品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当代的社会生活。
  从收录入这部诗集的作品来看,他有时一天就写好几首诗,2009年6月7日这一天,去缙云、丽水,他一路上就写了5首诗,这些诗即情即景,都是实景的自然摹写,真情的自然流露。
  收录入这部诗集的作品,一般都是没有公开发表过的,第一次与读者见面,以过去年代创作的作品居多,这些作品,真实性强,就更值得我们研究。
  这部诗集,是俞强按照自己率真的性格编订的,这正好真实地体现出他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诗集内作品的内容十分宽泛,甚至带有一点儿随意性。
  这使我想到我国古代许多优秀诗人创作的情况,他们随时随地都能够写出诗来,去打猎是一首诗,去观花也是一首诗;去见朋友是一首诗,见到是一首诗,见不到也是一首诗。
  为什么到了我们现在,写诗的路子会越走越窄了呢?这很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
  俞强的诗,语言也极其自然,信手写来,丝毫不矫揉造作。
  他《女儿成长中的二三个细节》就是一首十分自然、率真的作品,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将小女儿成长过程中留在他心目中的细节,传神地写了出来,刻画入微,挚情动人,用普通、直白的语言叙述。
  像这样的作品,诗集之中还有许多。
  叙事诗《永久牌自行车》也一样自然、质朴,叙述中将细节和心理活动,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这里,《梦见老宅》》一首,还值得重点一提。
诗中出现的“冰块”和“说要搬去加工成金币或者商品”,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里的有关情节;而“一截巨形的罗马式的浮雕石柱”,则让人想到古罗马的殿堂和文化艺术;“你紧紧抱住柱子/发现父亲站在十步之外,表情冷峻,古怪”,“你说:父亲,救救我吧/声带却发不出半点声音”。这些描述,将诗人梦中所见到的情景,真实地再现了出来。
  这首诗,反映出来的,是外国现代文学、古代文学艺术对作者的深刻影响。
  俞强的作品,明显地受到外国现代文学、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这从他诗歌创作的内容、形式上,都能找到证据。
  他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成功地汲取了外国现代文学的积极影响,形成了自己诗歌创作的特色。
  现代性很强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他的这些作品,与那些生吞活剥、拾人牙慧,或以丑为美、招摇撞骗的所谓的“现代诗”不同。
  俞强的现代诗探索之路,很值得我们当代诗坛去认真研究。
  他的《我梦见了一只高大的机械骆驼》,就是一首相当不错的现代诗。
  这首诗,语言表达上没有任何阻隔,作者采用了荒诞、拼接的手法,写了“一群穿着西装的农民,一群称为艺术家的商人/或者是挟着文件包身份变来变去的人”,这群“挤在拖拉机车斗上的客人”,“为屁股大的地方与脚下的弹丸之地/为了各自的位置,吵吵嚷嚷,争吵不休”。
  诗中的“我”,被放在这个“机械骆驼”骑手的位置上,其实,“我发现自己不是一个出色的骑手/而是一名蹩脚的不受欢迎的甚至被他们劫持的乡村驾驶员”,但“这群携带各色行李的乘客仍然渴望”,“把他们带往/一个并不存在的超级国际机场”。
  这首现代诗,让我们想到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情况,寓意十分深刻,给人带来了强烈的震撼。这样的作品,在场感、现代感都十分强烈。
  他的现代诗,富于哲理性,能给人以启迪;他的诗句的所指是多向度的、不确定的,所以其内涵也就变得丰富起来。


  《三只猴子与四十个山洞》只有六行:


  五天前的二个伙伴
  在洞穴里失踪了
  一只猴子宁肯躲在树上淋雨
  对它来说
  三十八个洞穴
  每一个都充满黑暗的危险


  这首写猴子的诗,实际所表达的,已远远不是猴子了。
  伙伴失踪了五天,躲在树上淋雨的那一只猴子,为什么不去寻找伙伴?这首诗,是写它怯懦,还是写它理智?抑或孤单、悲哀?还是都包括?诗没有确切的答案,留给人们无限的沉思。

  《旅行》一诗,也只有七行:

 
  你无法把眼前的天空折叠起来
  放入紧捆的行李
  也不能将大海波动的曲线收起
  作为项链悬在胸前
  你甚至可以带走身后的影子,带走这轮太阳,这个黄昏
  却无法占据这条通向天空与大海的小路
  尽管它偏僻、简陋、弯曲、稀为人知

  这首诗把人类探索的小路,和天空、大海、太阳对举,诗人写这条“偏僻、简陋、弯曲、稀为人知”的小路,实际上是对人类勇敢的求索精神的一种礼赞。而这些诗中并没有写到,是我们从诗外体会出来的。实际上,由于阅读者本身的情况不一样,视角不同,这种体会也往往会出现差异,有所不同。
  这部诗集,写梦的作品不少,有十首。有的是真实记载一个梦境,有的则是表现亦梦亦幻的世界。
  这同样形成了俞强作品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现实和梦幻相交织,更深化了现实的内涵。
  他的作品中还常常出现一个意象:墙。
  墙所象征的,是现实被阻拦、被隔断、被拒绝后所形成的现实与向往之间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
  写到墙的这些作品,都充满了无奈和真情,《凝》、《离别》、《小情人》、《十二月的旅馆》等,就是这样的作品。
  这些诗中,诗人善用细节描写,而诗中一些形象性、感悟性的哲理,同样给人启迪,使人难忘,而且使人警醒:“生活呀,就像被一次性的列车载走的那一截/永远难以说清与挽回”。这些诗句,以情和理,打动人心。诗中,一双曾经伤害过情人的“手”,也被写得如此形象、生动:“哪怕最初的动机/是为了抚摸,表达一份深藏的爱/当它从缄默的口袋里取出/结果,却变成了伤害”,诗人没有直写怎么伤害,但不理智的举动,我们完全能够想象得出来。这些往事,现在重新写来,内心之痛可以想见。
  这样的作品,在他诗作中占的分量也很大。
  《旧痕集》还有不少作品直接采用传统手法来写的,形式上呈现多样性。
  有的他仅采用几个简单的排比句式;有的又采用汉字谐音的特点来写,充满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同样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如《被隐蔽的部分》,全诗三小节,一共才九行,采用的只是排比;《区别》一首,则采用了排比和谐音两种方法。这些手法的运用,完全根据写作时的实际需要。
  这充分说明,诗歌的探索和追求,应该是全方位的,形式应当为内容服务,形式是由内容所决定的。那种将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一味采用欧化语言,盲目地排斥民族形式的做法,也是不正确的。
  同时还应当指出的是,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是有区别的,它一要是韵文,二要有诗意,才能真正称得上是诗。
  鲁迅先生称赞司马迁的《史记》为“无韵之《离骚》”;朱光潜说,“读好的小说要能够读出里面的诗来”。仔细体会他们的话,便会明白我上面所说的两点了。
那种毫无音韵、毫无诗意可言的作品,是不能称其为诗的。
  现在有些所谓的“诗”,在概念上转来转去,运用逻辑推理,毫无音韵之美,不过是分了行的论文或散文罢了,根本就不是诗。
  当然,有了音韵也不一定就是诗,还要有诗意。诗意是美的,是作者虽然没有写,读者却能感觉得到的那些动人的、鲜活的部分。诗意应当具有审美的价值。
  俞强的诗,在诗意和音韵两个方面,都注意到了,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总之,俞强的诗歌创作,为当代新诗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成功的新鲜的经验,我们从中能够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责任编辑:
admin


相关文章:
  • 铁舞短诗的奇巧构思 (07/18/2014 10:39)
  • 阅读子川:敏感高地与他的 “凹地”意识 (03/13/2014 10:41)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读《中国诗歌三十年》 (01/24/2014 22:06)
  • 心灵叩问历史——读唐德亮长诗《惊蛰雷》 (12/18/2013 15:46)
  • 永葆一颗赤子之心——读张瑞箫诗集《木头比我更长久》 (10/08/2013 21:51)
  •  
    Copyright © 2001-2014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