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严力:中国诗人的可能性——序《中国网络诗人100家》
文章来源:特别稿件 作者:严力 发布时间:2004-12-27 14:13:29 点击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精华帖子


The present condition and society spreads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poetry ( Printing publishingreadingnetworking) in the mainland China

1, 几种民间出版现象的实例和比较

Unofficial publishes phenomenal and solid example with compare.

  我在所能收集到的民间诗歌刊物中(有连续出版历史的或准备连续出版的),近两年来注意到的两份刊物是《水沫》和《撒娇》。
  《水沫》的内容以小说、诗歌、当代艺术、评论为主。组稿范围面向世界各地的汉语写作者和华人艺术家。每年度出版两辑,不公开发行,不标价出售,仅供内部交流,它的费用全部是朋友和发起者凑集的。主编是吴幼明,总部设在他的居住地湖北省黄石市。目前已经出版到第九期,它的创刊与新世纪的2000年同步。它的“新”充分表现在它的组稿和策划上,其中值得注意的有策划案《中国诗歌考察2002-2004》,它以日记形式纪录青岛诗人陈蔚到全国各地拜访当地诗人和诗歌组织及诗歌刊物的过程与想法,特色在于不是让其他诗人来阐述自己的诗歌理论,而是通过对交往的形式与当时生活状态的日记似描述让读者自己去感悟。艺术方面的文章有“政治互动与更前卫艺术”,作者是艺术家王南溟。
  “我最近曾用电子邮件向吴幼明咨询他办刊的理念,下面是一部分他的回答:
  我是一个警察, 这点常常让人觉得奇怪, 国家体制机器的一员为何却业余从事看起来有自由主义倾向的文学写作?还编辑出版一份没有合法身分的民刊?其实, 我做《水沫》主要是为了收集一些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的多元化的声音, 同时在最大程度上探求中国人言论自由的可能性。 ”
 《水沫》的分量在于把诗歌与艺术及生存观念结合在一起, 并以创作的形式来参与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和批判。
  另一本刊物《撒娇》的内容以诗歌创作为主,部分诗歌历史回忆,另外还有相关“撒娇”情节的艺术或随笔创作。“撒娇”在这里被定性为:
  “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常常看不惯。看不惯就愤怒,愤怒得死去活来就碰壁。头破血流,想想别的办法。光愤怒不行,想超脱又舍不得世界。我们就撒娇。与天斗,斗不过;与地斗,斗不过;与人斗,更斗不过。我们连死都不怕,还怕活吗?我们只能撒娇。撒娇,一种对生活与时代的重压进行抗争的努力,一种对情绪与语言的暴力进行消解的努力,一种对命运与人性进行裸露的努力。我们的诗努力企及撒娇的境界,推崇撒娇诗所追求的反抗、反讽、反省的“三反”文化品质与勇气。”
 《撒娇》诗社的草创是在1985年的上海,主要成员有默默、京不特、胡赤峰等人,出版过两期诗刊和举办过两次朗诵会,后来停掉了。2003年上海诗人默默开始重新编辑,他也是在断断续续停笔一些年后重新开始创作,并以自己的财力从2002年开始在其自己的房地产公司里组织一些朗诵会,因为大家知道的原因,他把朗诵会定名为“公司内部的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了芒克、严力、京不特、何阳与阿大等等朗诵会。后来他又开创了“撒娇诗院“,这是一个三房两厅的住宅单元房,摆满他所收藏的书籍,客厅可以时常举办诗歌朗诵会,卧室则可以给来上海交流的诗人免费提供住宿和餐饮。复刊后的第一期《撒娇》诗刊,是用香港的书号在2004年1月份出版的,主要是赠阅,不过从第二期开始,将尝试购买国内的书号出版,进入销售渠道。

2.近两年来全国各地诗歌朗诵会的形式与发展。
Unofficially organized poetry reading in Mainland China in the last two years and the form of the Reading and Development.

  朗诵会这个一直被官方文学协会或其他政府协会控制的形式,民间的操办多年来则常常被取消,所以许多民间诗人从来没有朗诵过自己的诗。最近几年来各地民间诗人举办的朗诵会突然繁荣起来,这是一种大形势变化下的必然现象,因为中国人多少年来在生活方式和许多方面一直是没有什么选择空间的,所以各种各样需求以及不同层次需求的人全部聚在一起形成庞大的群体,现在许多层次的需求者被市场和社会的逐渐开放分流了,诗歌朗诵会的声音也就不那么具有广场性了,也就开始了多种方式的民间运行了,甚至包括极为商业的运行。

3.网络诗歌的风起云涌以及相关的政策.
The power of the network poetry Web-side activities and related policy from the government.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2003年5月10日中国文化部令第27号发布,根据2004年7月1日文化部令第32号修订的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中的第十条说:“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应当在设立以后60日内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备案,备案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备案报告书; (二)章程; (三)资金来源、数额及其信用证明文件; (四)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及主要业务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证明和身份证明文件; (五)工作场所使用权证明文件; (六)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
  另外还说:“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改变名称、业务范围,合并或者分立,应当在变更后60日内重新办理备案手续。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停止互联网文化活动的,由原备案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注销备案,同时通知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
  但是,这是很难实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如何界定非经营性的文化网站没有具体标准,还有,如何区别它与个人网站的不同?所有的非经营的文化网站都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说成是个人网站,对个人网站又能如何限制呢?现在还没有。所以只能对一切网站实行内容上的限制,所以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中的第十七条说:
  “互联网文化单位不得提供载有以下内容的文化产品:
  (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五)宣扬邪教、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十)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诗人们在利用网络这个新媒体上比其他形式的文人积极多了,因为诗人就是想表达,就是业余的,二十一世纪的年轻诗人大部分都有另一个职业。至于作品是否能获得经济上的效益,许多人是根本不在意的。所以在这一点上它就比其他想用作品随时随地获得经济效益的文人们自由多了。
  诗人说:“因为有了网络,诗歌的传播途径开始多样化,网络诗歌数年来的发展壮大,声势浩大,逐渐影响了一批年轻读者和写作者,反过来,这些新新人类也带来了诗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娱乐化,其主要传播方式从以往单一的纸张印刷品,走向多元,网络电台节目播送、诗歌FLASH作品广泛流传、网下朗诵会多语言朗诵、CD版诗歌民刊尝试、网络专栏诗库存放查阅等等方式的出现,逐渐开拓了作品发表传播的渠道,现在除了那些渴望被主流诗歌媒体招安的诗歌土著们之外,大部分网络诗人对作品见刊见报出版的兴奋度已经冲淡,不再象当年老诗人们那样兴奋。媒体的变革和传播的革命,带来了诗人的心情改变。”
  观察者指出:“当下,各家诗歌网站、论坛的专业定位越来越有特色:想查看各路诗人作品,可去诗生活诗人专栏。想查诗歌资料,可去灵石岛。想看诗人骂战的硝烟弥漫,可去诗江湖论坛。想送书和领书或者看诗人吵架,可去扬子鳄论坛。想看大众化和学生作者的诗歌交流,可去中诗网论坛。想看知识分子写作,可去文学大讲堂。想看丰富多彩的诗歌活动和火热的诗歌交流,可去诗歌报。想看官刊对网络诗歌的参与与态度,可去星星诗刊论坛。想看伊沙一脉诗人,可去唐论坛。想看论坛结盟的规模:可去哭与空。想看市民文学视野里的诗歌:可去榕树下现代诗歌社区和网易现代诗歌版。想看互联网诗歌早期发展的历史,你可以去翻看一下橄榄树网站。”
  主题的及时性是网络诗歌的特征之一:非典期间的非典题材诗歌大写作,更多更及时地关注了人的健康和生活状态以及迁徙的心态,广州孙志刚被打致死案件暴光后,关于此题材的写作则间接地推动了事态向好的方向发展,火暴一时,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事件的导致了网络上大规模的诗歌题材化写作,在资讯快速传播的今天,网络诗人们的创作,能更贴近由于关注社会热典,诉说胸中的不安、愤怒和不满,可见,网络诗歌并非书斋写作、同类模仿、糖醋小资等风,网络时代的短平快写作已经形成特色。
  诗歌与市场会不会产生更多更好的关系呢:有人说市场营销的模式也被逐渐引入到网络诗歌的领域,其手段不断花样翻新,对诗歌网站的炒作也是短兵相接,更加白热化,于是,以骂代炒者有之,身体写作吸引眼球者有之,泛政治写作铤而走险者有之,拉帮立派抱团猛冲者有之,事件营销的理念深入人心,屡试不爽,正规点的大网站则利用建站某某周年庆典、聘请形象大使代言、编辑出版网站丛书、举办研讨会等等手法,提升网站品牌,稳固站点地位。据调查,参与此类策划者大多为专业策划人、广告人,甚至有国内著名的整合传播高手和著名房产楼盘行销策划高手参与其中,看来,网络诗歌的商业成分会随着市场的影响而逐渐增强。  

结论:
  至此,我们可以说大体上中国大陆已经没有地上、地下的诗人之分了,除非你非要写直接对抗政府禁区的政治诗,那是你个人的选择,我认为如此坚定的原则,更应该使用更直接的语言而不是诗,因为你想与政府讨论是非,这也是为什么上个世纪东欧的一些地下文人直接从政、直接组织工会和参加竞选。因为诗歌很难作为一种有效的对抗性的武器。
  大陆各类诗人都有机会曝光在公开的朗诵会或者网站上,但是作为出版物,还是有着非法和合法之分,只要没有书号、刊号,或者没有大陆的书号和刊号,那么在大陆就是不能买卖的,甚至你有国际书号和刊号也是不能买卖的,一旦你这样做了,就有可能被冠以非法的而被取缔和其他的惩罚。
  大陆诗歌朗诵会展开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次数和频率都在快速增加,我认为这样下去,将会有另一个新的形式出现:那就是诗歌朗诵会和诗人个人的朗诵光盘形成一种商品进入唱片店的货架。这种产品在西方早就存在了,中国市场化的越来越普及也将产生这样的商品。这也是另一种进入历史记载的模式,也就是说朗诵会的不断发生,就会有机会被影像和文本纪录下来,也就是说随着市场化、网络化和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被自己的手进行历史纪录的时代正在开始,这一点是让我比较乐观的。
  当然中国各地消化阶级斗争后遗症的速度不一样,所以把它们排泄掉的速度也就不一样,各地的发展和遇到的阻力也不一样。官员的更替以及官员观念的变化速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形式的刊物和朗诵会在某地发生了,但是在另一个地方则被禁止了。这种混乱与不平衡所产生的各地诗人的不同处境是一种现实,但是这种现实也造成了诗人间的一些误解,某些诗人会认为另一些诗人的频频曝光是被招安了。招安这个词在中国很政治化也很道德化。在我们提倡多元化与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的时候,被市场招安的要比被政治招安的多得多,被自己身上的忌妒心招安的也比埋下头来进行创作的多。我认为招安这个词现在只能代表向比较主流比较强势的集团靠拢,它是一种选择,与其他的选择一样是个人的权利。还因为它是人性与社会潮流的一种互动,没有几个人能够避免上帝置放在人类身体上的这一个源代码和程序。我想也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会忘掉涉及到创作自由程度的大政策一直是我们被处于地下状态的原因之一。可以看到,我所介绍的诗歌刊物、网站和朗诵会等等都是为了获得话语权的不断的努力,这种努力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现在从未间断过。

2004年9月上海。




该书获得方式:
1.所有订阅过《诗歌报》季刊的读者,免费获得;
2.所有曾经向《诗歌报》捐款并获得荣誉会员资格的朋友;
3.所有该书作者,将免费获得样书一册。

责任编辑:
admin


相关文章:
  • 未找到相关文章。
  •  
    Copyright © 2001-2014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