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深秋时节走重庆,品茶开会诗意行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小鱼儿 发布时间:2009-11-20 15:39:43 点击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精华帖子


  这次去重庆5天,算是一次诗意之旅吧。
  专程去三溪口吃了闻名遐迩的豆腐鱼、洗了露天温泉,爬了宝顶山大足石刻,在北碚公园和当地的诗人朋友们喝了茶,西师里面与来自全国的诗人开了大会,市区里,则忙里偷闲逛了下三峡博物馆。
  吃饭嘛,基本是天天忙,太忙了。想感谢的朋友太多了,不能一一细数.,特别是方悄版主,自带司机和车辆,全程陪同游览。
  已从雾都重庆回到黄浦江畔的上海,一下地就被案头工作淹没,到现在,才抽出空来整理、出一些活动照片,分享给大家吧~

时间:2009年11月6-10日
地点:重庆市 北碚 西南大学
事由:参加一个学术会员,顺便和重庆诗人聚会品茶

在“第三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大会上做主题发言(2009年11月7日下午)


左起:华侨大学教授毛翰、西南大学教授吕进、于怀玉(11.09)

在北碚公园与重庆诗人们品茶论诗:西叶、柏铭久、蒋登科、李元胜、吴向阳、曹东(11.07下午)


在西南大学:诗人柏铭久、诗人李刚、小鱼儿(11.08)

三人行:毛翰、小鱼儿、方悄留影与前往餐厅把酒谈诗的路上


两大“巨头”:诗歌报网站站长和界限诗歌网站长西叶
 
两个编辑:《诗歌报月刊》主编小鱼儿和《世界诗人》杂志主编张智

一比四:和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的研究生(会议义工)们合影。这次大会他们好辛苦的。

 

关于这次学术论坛,我的一点点想法

  从我第一次出山参加金华诗会到现在,8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这8年来,我只参加过一个单位收费的诗会——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举办的“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并且参加了两次。上届会开完之后,我归纳了一点,就是我上次在论坛大会上大力为网络诗歌鼓与呼、给诗歌报做了很多广告、为我个人的网络诗歌理论呐喊了,有了一定的效果。后来,很多人知道了网络诗歌的基本情况,我的作品也进入了那些有着学术话语权和教材编辑权的教授们视野,把我编进了《大学语文》。这点我觉得,网络诗人还是要主动走向主流学术圈,要自己宣传自己,要让学者们把眼光投向网络诗歌。
  为什么要接受它的自费呢,因为这个单位是个纯粹的学术机构,没有赞助单位,所以大家都是自带“干粮”、自备机票,如果哪天这个学术论坛变成一个报销来回机票并且免费吃住的大会了,那也极有可能是冠名为XX杯诗学大会,然后某赞助单位的老板要插手会议甚至在会上搞个很长的发言,还有可能主办单位单独为这个老板诗人的烂诗专门举办一个诗歌研讨会,大家很不情愿地拍马匹,那就很恶心了。还有一种可能是某机关单位给拨款了,那会上就会出现一些不相干的领导坐在台子上大念秘书代写的冗长的发言稿来指导诗人、理论家们该如何创作,该如何跟上面的机关在调子上保持一致。那这样的会,或许贴钱给我我也不打算参加了。会议主办方这次比上次收的会务费降低了200,而论文集却增厚到700多页,确实是大手笔。
  这个会上,还可以不出国门就可以与其他地区的华人诗人、诗歌刊物主办人直接见面交流,不光可以省却诸多路费和签证的麻烦。

  至于体制内的教授、学者们冗长、乏味的发言,很多人喊看不明白、听不下去,其实据我清楚地知道,这些人并不比我们笨,他们在那个位置上,很多想说的话也不能说,觉得没说的必要,还是和和稀泥,研究一些无聊的话题混点项目经费算了。当然,每次大会都有十分之一的年轻一点的实力学者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也不怕传统学术势力的打压,我要听的就是这些人的发言,我去是为了沙里淘金的,这我很明白。

  记的7号下午,我上台讲演时,面对全国一大批学者和教授们,我的开场白是:“如果你想准确了解中国网络诗歌发展10年来的现状,获得公正全面的关于诗歌网站、论坛的第一首资料,那您今天来对了,一定要认真听,因为站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个网络诗歌的现场亲历者,我主办的诗歌报已近9年,注册会员超过十万,帖子达数百万条,我是实践者也是见证者,我比以前你们遇到的那些谈网络诗歌的砖家们要讲的好,非常好,比他们都专业。”
  当然,利用短短十多分钟的大会主题发言,来尽述网络诗歌的详细情况是不可能的,但我能给与会的朋友们一种有活力的、语句清晰的发言,能站在欣赏的角度谈网络诗歌。

  很多教授们一谈网络诗歌就是说没有优秀作品,水的很,还说泥沙俱下,下半身和垃圾诗很多,自己不习惯,所以不怎么看,想想这些连看都不怎么看的人,还能指望他们公正地对待网络诗歌吗?我这次大会再次重申了一点:“在当今传统诗歌刊物凋敝、网络诗歌方兴未艾、大批年轻人上网写诗谈诗接续诗歌的香火、通过网络涌现出一大批一线诗人的可喜现状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诗歌论坛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单向诗歌发表平台和权威的诗歌甄选系统,它不需要承担这样的使命,网络是现在的草根诗人们交流、互动的秀场,也是作者在忙碌不堪的日常生活中调适心灵、自我减压的一种方式,在网络我们不需要权威,在类似于网络采风的web 2.0环境下交流,写作者们互为师徒、相互批阅,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优良诗歌范本也呈现了各种可能性,可以说,我们应该感谢网络让中国诗歌焕发了第二春。”

  这次大会,我和我主办的诗歌报,收获了不少掌声与赞誉。更与重庆当地诗人朋友们悠闲地品茶谈诗,也忙里偷闲对坐于酒桌歌厅,新朋老友,把酒欢聚颇为开心,更要感谢一位古道热肠的年轻博士后学者,她在前几天刚刚游览过大足石刻的情况下,陪我和诗歌报的一位版主老方重游景点,为我们担当义务解说员。

  10号那天,是散会日,在飞机场,接到一位来自福建的参会教授发来的告别短信这样说:“论坛上听你的演讲,如黄钟大吕,十分感慨!恨欢聚之时短,知来日之方长!……”
  而另外一个朋友发来的信息则这样写的——“愿昨日山城重庆给君留下美好回忆,望他日繁都上海为尔再续欢声笑语!”是的,好朋友们,我在上海等你们!


责任编辑:
admin


相关文章:
  • 静水深流或隐逸的诗学——读子川诗集《虚拟的往事》 (03/13/2014 10:29)
  • 怀念作曲家苏栋人 (02/18/2014 20:12)
  • 存在与诗意——沉河诗集《碧玉》读后感 (01/06/2014 19:24)
  • 文人笔墨,书家法度——读子川先生的书法 (08/15/2013 10:22)
  • 一片云,永远走在我前头——序西厍《站在秋天中央》 (04/25/2013 12:45)
  •  
    Copyright © 2001-2014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