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上海诗社 “两极”之间的生存
文章来源:生活周刊 作者:唐骋华 发布时间:2009-12-15 15:26:13 点击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精华帖子



 


  陈东东拒绝回到体制内的决心是强悍的,某种程度上,他的决绝代表着一种保持诗人独立品格的姿态。

  当然,决绝只能是特例。王寅和陈东东同被称作“第三代”,现为某南方报纸驻上海站记者。当年写过《想起一部捷克电影想不起片名》等名篇的他,已鲜有新作。用诗人、诗歌评论家刘春的话说:“作为记者,王寅的文章观点新颖、文采斐然,但十个记者王寅也比不上一个诗人王寅。”

  令刘春感慨的是,珠江诗歌节上,当年上海的“第三代诗人”中唯独陈东东亮相,其余竟集体“缺席”。“对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先锋们的集体沉默,我深感遗憾。”刘春对生活周刊记者说。

  连曾经闹出过很大动静的“80后诗人”,也有烟消云散之虞。肖水告诉记者,当初一些诗人匆忙举起了80后大旗,想立足于诗坛,但由于种种原因,坚持下来的很少。比如一度相当活跃并被大家看好的古马,“现在几乎不写诗了。”

  即便还在坚持的诗人,也面临着产量下降的困扰,陈东东的速度减慢、数量减少。老诗人钱国梁告诉记者:“现在写得比较少。”但另一方面,这也表现了坚守者对诗歌的尊重:缺乏灵感、没有新意就不动笔,宁缺毋滥。诗人铁舞反问:“写100首同样的诗有什么意义呢?”

  诗歌节上,许德民朗诵了旧作《飞白》:“在没有大雪的时候/我们的足迹该怎样保留”。那么,在诗人流散、诗歌园地萎缩的情况下,除了陈东东决绝的“个人化生存”,诗歌和诗人,该怎样保留? 





  学院诗社

  如果说陈东东决绝的“个人化生存”是一极,王寅、张小波的离开诗歌是另一极,那么介于其间的,则是大大小小的诗社。大批诗人以诗社为依托继续创作,诗人、诗歌理论家李天靖为记者做了分类,将之分成民间诗社和学院派诗社。

  学院派诗社以复旦诗社最为著名。该诗社成立于1981年,由许德民担任社长,现已有31任社长。前社长肖水向生活周刊记者介绍:“我们是中国范围内唯一没有断过的诗社。”

  目前复旦诗社共有100多位成员、20多位骨干。肖水认为,复旦诗社在两个层面上具备优势。其一是写作水平,2005年后,每年都有成员荣获“未名诗歌奖”。其二是活动组织水平,复旦诗社组织了不少诗歌活动,并辐射至长三角地区。此次珠江国际诗歌节上海站,便由复旦诗社承办。

  上海大学有“风信子”诗社,成立于2004年。同济大学则有“兰樱”音乐诗社,华东师范大学有“丽娃”诗社等。学院派诗社经费多为校方提供,如风信子诗社,上大艺术中心就给予了大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派诗社往往最具先锋性、实验性,同时也善于反思。肖水就表示,当代汉语诗歌是由西方诗歌,尤其西方汉译诗歌哺育出来的。肖水认为,从技艺上说,中国当代诗歌甚至超越了西方同行,但缺少具备民族内涵的作品。他本人意欲逐渐摆脱,寻找真正属于中国的诗歌。

  民间诗社

  学院外依然有诗歌生长的土壤——民间诗社,其中以“上海城市诗人社”牌子最老。接受记者专访时,诗社社长铁舞介绍,城市诗人社于1990年正式成立。最初的社刊为4个版,一年两次,现每年出一卷本,涵盖了诗歌创作、诗歌理论等内容。“我们是比较松散的组织,以聚合志同道合者为主。”铁舞告诉记者。在黄浦区文化局、文化馆对诗社的扶持下,近些年城市诗人社有所发展,华师大的丽娃诗社就是由铁舞等人协助的,作为城市诗人社的分社。此外,从城市诗人社还“裂变”出去一些诗社,如“新城市诗社”等。

  位于豫园内的海上诗社成立于2006年,社长钱国梁告诉记者,诗社的成立源于:诗歌不景气,诗人需要出路。海上诗社有四五十位会员,骨干二十位,每月搞一次活动,两个月出一份诗刊。该诗社得到了豫园的支持,每次出刊都会资助2000元左右。

  诗人们还“自主创业”。诗歌报论坛创始人小鱼儿,一直承揽政府和企业网站的业务,用挣来的钱养诗歌网站。据记者了解,这种生存方式在全国诗人中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成都著名女诗人翟永明告诉记者,自己和友人投资了“白夜酒吧”,既能谋生,又可以作为诗歌活动场地。本次珠江国际诗歌节成都站,便在“白夜”举行。

  可以说,陈东东的纯粹独立、靠相关部门扶持,以及诗人自掏腰包,构成了诗人最基本的生存状态。这三种状态的分界也不那么清晰,一名诗人很可能“跨界”,而无论他选择哪一种,都是出于对诗歌的热爱。诚如陈东东所言:“没有诗歌就没有生活。”

  守望与反思

  无论是学院诗社抑或民间诗社,都面临着诗歌园地萎缩、诗人影响力大幅减少的困境。对游走于“两极”之间的生存状态,诗人和诗社既有不同的认识,也尝试着改变。

  女诗人张烨对记者表示:“我很满意当下的状态。”受到的关注少了,她能静下心来思索写作。至于大众读不懂当代诗歌,张烨觉得关系不大,“诗歌本来就关乎内心。”李天靖更“激进”,他告诉记者,“诗歌就应该是小众的、精英的,不需要大众理解。”

  肖水认为,诗歌目前的处境是“正常的”。“包括朦胧诗在内,诗歌承载了太多本不应承载的东西,诗歌在1980年代的火爆,外部原因大于诗歌的内部原因。”但肖水反对张烨、李天靖等人的“精英论”“小众论”。换言之,他反对诗人安于目前的生存状态,不思进取。“那是托词,诗人无法获得读者喝彩,就找了个‘诗歌不适合大众’的理由来搪塞。我现在写诗有个标准,一定要能看懂,要关乎时代。”

  铁舞也不满于诗人“蜗居”的状态,他长期在中学实践诗歌教学,力图让诗歌走出象牙塔。他认为:“从艺术角度看,诗歌必须高精尖,但也未必完全脱离大众。”铁舞举《诗经》的《小星》为例,“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公务员的痛苦,现代人读了也会有感触。这样的题材当代诗人完全可以写,只是没人当回事。”铁舞觉得传统诗歌还有大量尚待挖掘的地方,值得当代诗人借鉴。

  对话:

  生活周刊:作为诗歌节上海站的承办方,你认为诗歌节的意义何在?

  肖水:首先它为诗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作品的平台,而且是“原声朗诵”。这种形式在国外非常普遍,但在国内还是初次尝试,很有意义。不过我们的诗人还不太适应,你觉得张烨老师朗诵得怎么样?我觉得话剧腔太浓了,应该自然些比较好。这种形式我们还会推广下去。这次诗歌节还给了诗人报酬,虽然不多,但表示了对诗人的尊重。

  生活周刊:80后诗人为什么都设计成方言朗诵,现场笑场挺多的。

  肖水:在上海的诗坛上,其实新锐一族本地人不多了,反而新上海人越来越多。这跟深圳很像,但深圳才多少年的历史啊?方言朗诵的目的,是为了展示上海这座城市的包容性。此外,我觉得有些作品用方言朗诵更有味道。当然我们的安排有点问题,选择诗歌可能不适合,以后会逐步改进。

  


责任编辑:
admin


相关文章:
  • 二毛的诗歌与美食 (07/25/2014 17:21)
  • 比海子更寒冷,比烟花更寂寞 (06/12/2014 19:43)
  • 习近平到北大考察参加纪念五四诗会 (05/05/2014 00:46)
  • 北岛诗歌的技术性研究 (08/29/2013 15:48)
  • 《中国新诗百年大典》入选诗人名单引争议 (05/16/2013 12:39)
  •  
    Copyright © 2001-2014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