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天空因他们的腾飞而上升——钱涛的“位育诗社”
文章来源:邮件来稿 作者:李天靖 发布时间:2006-09-28 19:46:09 点击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精华帖子


  当中学现代教育成了一切为升学率以及当下社会普遍的低俗化,日甚一日压抑并侵蚀着学生心灵之时,是否有另一种与之“抗衡”的存在?
  “轻轻触碰一个开关,一座花园就在我眼前打开。”(法国诗人艾吕雅)
上海市十所寄宿制重点中学的位育中学,就有这样一座为学生打开了心灵的花园。那就是闻名遐迩的“位育诗社”。成立于1998年的“位育诗社”,已历时8届,前后入社的社员逾二百余人。这座心灵的花园为社员开辟了一种想象性的经验或想象性活动的空间,并释放着他们心灵的世界,人们在读他们所倾吐的诗歌之时,会惊讶于这些年轻学子的生命,竟如此美丽纯真,热烈而芬芳:
  “你用忧郁的眼神/向天空诉说/心中无语的期待/爱的光亮”(《星》)
  “当我的枝头镀满银光/颤抖的叶是我的歌唱”(《一棵开花的树》)
  “挥动晶莹的仙女棒……在你我周围撒出一个七彩圈/把两颗相通的心/囚禁在里面/直到永远”(《缘》)
  “我看见,一只蝴蝶缓缓/飞入绮罗的花间/一缕碧茗在剔透的瓷中/吮吸不尽其间的疏雅浓艳”(《忆花间》)……
  是谁的手“轻轻触碰一个开关”,打开这座心灵的花园,并给孩子们灵感的手指,让他们在缪斯竖琴上弹拨心弦上动人的歌声?
  “为了一个美丽的梦想/守住心中那点闪烁的光亮/在有风沙的路上/在有阳光的地方/那就是你的故乡”,金之晔同学不无深情地说,“离开‘位育诗社’已经三年多了,忘不了那精神故乡的一草一木,更忘不了从那里开始了与诗歌的不解之缘。副校长钱涛老师带领着我们从《风》《雅》《颂》到‘新月派’、‘现代派’。似与古人一同把酒咏叹,与今人品茶问道。感受着《诗经》的丰厚、李白的洒脱、杜甫的忧怀、志摩的温婉……真的很怀念那段纯真的时光。在钱涛老师的的悉心指导下,我的《鹅卵石》(Ⅰ)(Ⅱ)先后获得上海市优秀社团诗歌二等奖,及“M-ZONE杯”诗歌奖。”
  张芯幸同学说:“有一次讲《小雅》的《苕之华》,学生对“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不理解,钱涛老师就用他早年在农村生活的经验来解释:当羊的头看上去臃肿得像坟头一样,这只羊其实已是十分消瘦的了;当鱼缸里再也没有赖以疗饥的鱼时,水面平静得可以映出天上的星辰了,百姓一定处在穷困之中。以至诗歌最后的感慨:‘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让人感受诗歌现实的穿透力与震撼力 ”
  “当春天再来的时候/在紫藤的浓影处/依然会有昔日的馨香”,现为经济法学院大三的学生李怡文,在回忆刚入社时颇为风趣地说:“进诗社纯粹偶然。自己中意的选修课程没有选上,就莫名地被‘分配’到诗社。后来,是钱涛老师的魅力,居然让我这个原来对诗歌不怎么有感觉的女孩,热爱起诗歌来了。诗歌常常会反映一些男女的情爱,对于高中生这恐怕是比较敏感的,但是钱涛老师却不像一些老师那样‘闻之色变’,而是让我们畅所欲言,引导我们进入诗中美妙的意境,学会用正确的态度看待这些美好的情感。”
  李怡文还说:“我虽是女生,却轻文偏理。加入诗社后,钱涛老师分析诗歌的方法让我在古文、现代文的阅读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诗社经他介绍的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以及中外现代诗有好几百首。原本偏科的我,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有钱涛老师的一份功劳。 另外在诗社结识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诗友,真有些像古时以诗会友的感觉。这对我大学生活顺利地适应也功劳不小。我现在是校学生会外联部部长,而我们这群诗人至今还保持着联系。”
  “位育诗社“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诗歌创作极好的平台。每次活动都由几个同学负责一个主题。那时大家各抒己见,互不相让,思想的花火就是这样碰撞产生。通过互相交流,那种对创作诗歌的恐惧感一扫而空。每次学生的习作不论好坏,都能变成铅字,供大家评论,而这一切,自然也离不开钱涛老师的悉心指导。学生们也逐步探求到诗歌的些许奥秘,突破了创作的瓶颈,学会捕捉瞬间的灵感,不断催生新的作品。
  钱涛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很灵活,学生的学习空间永远不局限在教室里。他会带领学生游公园、看摄影,还会在假期组织学生外出旅游,举办共吟一首歌、同写一首诗的活动。曾去过杨州、镇江、乌镇、西塘、周庄以及上海宋庆龄故居等地,而写诗的灵感往往是在这时迸发出来,并在浓郁的人文环境中提升了精神品质。
  一次去了宋庆龄故居,林婕与钱涛老师写的同一首诗,一时被传为美谈。他们都写了“鸽子”,却视角不一。林婕诗里的“鸽子”成了她自己生命的化身,表达了对宋庆龄夫人深切的怀念:“红亮的眼睛在寻觅着/在它们的思念里/依稀看到您/无处不在的人格魅力”;钱涛诗里的“鸽子”则作为隐喻,凝炼概括了宋庆龄夫人革命的一生:“洁白的羽/梳理成历史/鲜红的眸子/纯洁了泱泱世事/从莽莽苍苍里飞来/细数着百年老树的年轮……”
  “诗是生活的情结”,诗人钱涛从写乡土诗起步。他曾在地处黄浦江边最落后的塘湾中学任教十四年。教书、写诗,耳濡目染农村的风物人情,处女作《老铜匠》发表在1981年的《萌芽》杂志上。在采访时,他还拿出了诗人宁宇当年写给他的一封信,颇让人感动!这珍藏了25年的信笺虽已泛黄,但诗人宁宇的字迹仍依稀可辩:“你古典诗词基础很好,学习运用了臧克家一些短诗的写法,别有风味,你反映农村生活的诗,可以继续写。”在《萌芽》当诗歌编辑的宁宇,这些鼓励的话对于诗歌的初习者来说意义非同小可。此后,诗人钱涛在坚持写乡土诗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实,陆续发表了《二月雪》《清明》《古镇》《庄园》《马兰草》等一批乡土诗,后来还结集出版了诗集《诗的垅原》。
  诗人钱涛在上海塘湾中学担任副校长期间,尽管行政与教学工作十分繁忙,几乎没有多少空闲的时间,却总不忘利用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的零星时间,或构思或捕捉诗的灵感,正巧被替他点评一首诗的作家林平知道后,就关切地说:“小钱,路上要注意安全,不要出车祸!”
  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钱涛出版了《六月风》《大野》《花和家园》《世纪之歌》《秋的注释》等诗集。他一直是位育中学的校刊《钟声》的主编,还不忘给诗社的学生编选诗集。他从一百多本班刊和校刊中,遴选学生的优秀诗歌,主编了两本学生诗集:一本《细叶裁片》(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本《潮汐之间》(三联出版社出版)。
  多年来,钱涛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员的写作水平,曾先后邀请过不少上海著名的作家、诗人来校,给社员讲授诗歌创作的亲身体验与方法。曾发生过一件令他难忘的事。钱涛说:“巩潇文同学在参加诗社活动的两年中,没有一次无故迟到的记录,偶然有事,也总是先气喘吁吁地跑来请假,然后离开。听课或讨论时,她的那种对诗歌的痴迷令人感动。7月的一天,诗社邀请了上海著名诗人孙悦来讲诗。巩潇文同学因日前不慎轻微煤气中毒,但身体却十分虚弱,连诗社举办的周庄之行也无法参加。此时已过了上课时间,大家便断定她不会来了,不料诗人孙悦刚开讲,巩潇文走进教室,脸色苍白,抱歉地叫了一声‘老师’便轻轻入座,此情此景,我和诗社所有的学生看在眼里,都感到有一股激荡心灵的力量。巩潇文是位优秀的诗人,她的《和太阳一样辉煌》曾获1998年“上海市花季少女成才”之“泰尔斯杯”征文大赛唯一的一等奖;2000年“新星杯”全国诗歌大赛,她的《往事》获“新星诗人”特别奖。在中国这片曾经有过丰饶的诗歌的国度,现在然显得荒凉,但是从她的身上看到了中国诗歌复兴的希望!”弗洛伊德也曾说过,每一个人在心灵上都是一个诗人,不到最后一个人离去,最后一个诗人是不会消逝的。
  现为华东政法大学三年级的张芯幸在接受采访时说:“诗歌也许真的与我有不解之缘。大学的一年级时,我偶然看到学校“锦瑟诗社”招新,于是我又情不自禁地加入了。由于高中积累了诗社活动的经验,为这个全新的社团也作出了一份贡献。第二学期的时候,我接任了社长之职。在这时,一个新的想法萌发了——让‘锦瑟诗社’与母校的‘位育诗社’建立互动关系!于是我又一次回到了母校,与钱涛校长再度见面,看到新一届诗社的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并得知经由第八届社长姜楠与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位育诗社”荣获2004年上海市“十佳明星社团”称号时,真感到无比的自豪!”
  诗歌——一座心灵的花园,在任何时候都是孩子们最深邃的梦想,它不仅仅是感动,或是一种乡愁;或者是憧憬……
  “有一群特别的鸟/一千只鸟有一千种翅膀/天空因他们的腾飞而上升”。

                                                           (李天靖)

责任编辑:
admin


相关文章:
  • 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 (04/28/2013 14:03)
  • 诗歌不是用来取媚权贵的 (04/20/2012 09:50)
  • 文化与人化 (04/13/2012 11:30)
  • 第三届中国诗歌节10月举办 (09/29/2011 10:05)
  • 江湖奇人刘墨村 (08/13/2011 00:57)
  •  
    Copyright © 2001-2014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