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一千只膜拜的蝴蝶〉选读之二
文章来源:综合整理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5-08-22 22:48:18 点击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精华帖子


●颐和园里湖观鸦

仿佛所有的树叶一齐飞到天上
仿佛所有黑袍的僧侣在天空
默诵晦暗的经文。我仰头观望
越过湖堤分割的一小片荒凉水面

在这座繁华的皇家园林之西
人迹罕至的一隅,仿佛
专为奉献给这荒寂的冬日
头顶上盘旋不去的鸦群呼喊着

整整一个下午,我独居湖岸
我拍掌,看它们从树梢飞起
把阴郁的念头撒满晴空,仿佛
一面面地狱的账单,向人世

索要偿还。它们落下来
像是被生活撕毁的梦想的契约
我知道它们还要在夜晚侵入
我的梦境,要求一篇颂扬黑暗的文字
(西渡)


视角
我曾去过颐和园,是王国维先生自沉的湖。夏天,我们在湖光山色里划湖,绝不会想到西渡会写一个荒寂、令人绝望的冬日里湖,由他整整一个下午观鸦赋得。
还是用最早《诗经》里“比”的手法:由树叶而黑袍诵经的僧侣,有声,有色,给人喘不过气的压抑,且令人恐惧;由鸦,黑色的鸦群,衍生出多种意象,在这首诗里表现得特别充分:“看它们从树梢飞起/把阴郁的念头撒满晴空”,令人震撼——“仿佛一面面地狱的账单,向人世/索要偿还。它们落下来/像是被生活撕毁的梦想的契约”,至此由群鸦而阴郁的念头(喻指声音)而地狱的账单而被生活撕毁的契约的一系列意象的变化,当然,这些意象的变化不完全是线型的,而意指十分显豁.
我们看到了地狱账单向人间索要偿还的不能,却又不甘沉沦之精神。西渡说:我知道它还要在夜晚侵入/我的梦境,要求一篇颂扬里暗的文字。
歌德说,每一个艺术家身上都有一颗勇敢的种子,……不是人人都具有的,它具有诗学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更具有向现实反诘的力量。

资料
西渡(1967-)生于浙江浦江。现居北京。出版诗集《雪景中的柏拉图》。



●鸽子

在我平视的远景里
一只白色的鸽子
穿过冲天大火
继续在飞
飞成一只黑鸟
也许只是它的影子
它的灵魂
在飞 也许灰烬
也会保持鸽子的形状
依旧高飞
(伊沙)


视角
伊沙的一首《鸽子》,不同于他一向调侃式、后现代式风格,倒让我刮目相看。
在诗人平实叙述中,抑或只是个特例——其实现代诗歌的创作,不能克服一种叙述的惯性而使自己涅槃飞升,永远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
在远景的描写中,一只白鸽,穿过冲天大火,在继续的飞翔中飞成一只黑鸟,抑或是它的影子或它的灵魂在飞,也许是灰烬,也保持着鸽子的形状,依旧高飞;从白鸽——黑鸟——影子或灵魂——灰烬,这几易的意象变化,一次次惊异.“也许灰烬/也会保持鸽子的形状/依旧高飞”,它似乎已超越了灵魂,它已不只是鸽子了。白描式的描写,形象简单而澄明,它是一只怎样的白鸽的精灵——象征着九死而不悔的精神?
伊沙的《非关红颜也无关知己》可作为反证:“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为什么/别人只见我/体内的娼馆/而你总能发现/我灵魂的寺院/并且听到钟声。”

资料
伊沙(1966-)原名吴文健。出生四川成都。现居西安。出版诗集《饿死诗人》《野种之歌》《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拒绝》《我的英雄》。



●毒药

烟草屏住呼吸!

流亡者的窗户对准
大海深处放飞的翅膀
冬日的音乐驶来
像褪色的旗帜

是昨夜的风,是爱情

悔恨如大雪般降落
当一块石头裸露出结局
我此刻痛哭余生

再给我一个名字

我伪装成不幸
遮挡母语的太阳
(北岛)


视角
触目惊心地读.曾记下第一次读它时的感觉;再读有更深的认识么?
不是每一首都能被破译——或是一节或是一行,这就是现代诗歌始终吸引我的地方。
第一节即一个独立句子,那么突兀的一句,读时在前面加了个字,读作“连‘烟草屏住呼吸’”,可见“毒药”的毒之烈了.
诗人写了一个流亡者窗外的景物与想像之音乐:在“大海深处放飞的翅膀”与“像褪色的旗帜般的”,冬日音乐驶向新鲜与陈旧的流亡者生活的窗口;是昨天的风,是爱情;对“嗜毒者”而言,知毒之深也爱之切?
写了他的“悔恨”,在大雪融化,“当一块石头露出结局”时,“我此刻痛哭余生”,极写出永远流亡的痛苦;似又不悔:“我伪装成不幸/遮挡母语的太阳”.
以《毒药》为题,写了流亡者对故国极其矛盾的心理历程,以及漂泊生涯给心灵带来的痛苦。这样理解也许握住一把解读的钥匙。
全诗意象密集且极富跳跃性,表现诗人极为复杂的心态.北岛说:在北欧的漫漫长夜,我一次次陷入绝望,默默祈祷,为了此刻为了来生,为了战胜内心的软弱;飘泊是穿越虚无的没有终点的旅行.

资料
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生于北京。现居海外。出版诗集《北岛诗选》《在天涯》《午夜歌手》《北岛诗歌集》等。



●菊

最初我听见号手的金嗓音
在晴空吹奏
并使秋阳渐渐稀薄,渐渐锋利
好像一些易碎的歌谣

接着我看到无数芳香秀美的手指
相互绕着编织
生者和死者的幻梦
这些编累了的手缓缓张开

里面,是那颗紧护多年的心
在光芒中颤动
(巴音博罗)


视角
小说是再现的艺术,诗歌则旨在表现——即用瞬间而来又稍纵即逝的感觉的语言去捕捉——秋菊金色的光芒,发出号手的金嗓音,分贝竟能使秋阳渐渐稀薄,光芒的音响增强之时,正是秋阳渐渐稀薄之时,动态的变化是光芒的逼近;当然,菊的光芒如此强烈,是诗人主观印象,是幻觉,也是一种真实。这种由视觉而变成听觉,又渐次变成触觉的渐进,在”渐渐锋利”之时,让人感到一种由光芒触及皮肤的疼痛,而正是此刻,它坚硬而脆弱了,“好像一些易碎的歌谣”.
任感情的潮水连成一片,层次大致分明——形式的决定,其实在于感觉。
“接着我看到无数芳香秀美的手指/相互围绕着编织/生者和死者的幻梦”,写花瓣,从盛菊的花瓣之美——看到手指,它的秀美可见,芳香可闻,将感觉打通,没有边界.这花瓣的手指,由此在编织出生者和死者的幻梦——生命的无奈的凄美,读出了菊的由盛而衰的伤逝之恸!里面“是那颗紧护多年的心/在光芒中颤动”,美的核心在光芒中颤动.其实,所能窥见的又有多少,语言背后不知隐匿着多少秘密?
一首《菊》的意象如此丰富,凭着诗人感觉的语言──兰波称之为“文字的炼金术”。

资料
巴音博罗(1963-)出生辽宁沈阳。出版诗集《悲怆四重唱》。



●公路

一条小路,穿过废旧的厂区,途经某单位
的围墙和菜地,一排排豆架在路旁,
像衣衫褴褛的队伍。一口池塘,一条不知
何故而停工的公路在中途,路边一所学校

与两年前相比变化很少,我走进新建的
初中部,校门口的白粉墙上刷着:拥有
知识就拥有明天,失去学业就失去未来,以及
“还是新飞冰箱好”。这就够了,一个完整的时代

一位路旁的胖子指点着什么,如当年在黑板前
的手势。我认出了他,十五年前我坐在
教室的后排,张着嘴巴,如一只填饱嗉囔的鸭子
对知识的饥荒正是恐惧的一种症状。

相隔这么久之后,我找到了“未来”,我们的
“明天”也成熟了。年龄和体重翻了一倍,如
政府所许诺的生活水平。我走过操场,却不敢
自信比一个孩子踩下更深的足迹,

不管那是什么。我能感到风暴从身边滚过
而不受伤害。我厌倦那些在山坡上眺望的夜晚,
“未来”曾像云一样压来,并且我养成了
爱说教和空想的恶习,伤害我的生活和诗。

十五年!真让人发疯,我像一只又刍的山羊,
呕不出吃下的食物,我的胃有风。有惊慌和
悔恨,却不知悔恨是什么。我张着嘴巴的
孩子的形象被一条看不见的河的河水扭曲了。

我,一块被误用的土地,踩满粗暴的脚印。
一个阴影,由遥远的过去的所投下。一颗
带着记忆和悔恨的心。在路旁卖饮料的老太太眼里,
一位掏腰包的公务员。我在这里悲哀。

有着空洞的笑容和得体的举止。
我像这未完工的公路,属于一个时代,一种蓝图
却因荒谬的错误或资金短缺而停顿,
礯蒙蒙,杂草丛生,躺着,徒劳地

任谁也不能移动不能改变!我站在
岁月中,因熟谙时间的诡计而冷漠
一次次地打断,被谎言或愚蠢的欲望
装满创伤和眼泪,以及无数个未来,却从没有现在
(李建春)


视角
初看题目《公路》,以为是写一条公路,其实不然,公路只是一个“晃子”,只不过是借以表达“我”的生存状态而已.由小路引出一条不知何故在中途停工的公路;路边一所学校,平常司空见惯的现场,殊不知由此埋下一个象征物,这是诗人的匠心所在.此时一定不会知道,那是你在将这整首读完以后,才恍然大悟.当然,其过程丰富而复杂——有人说哲学是将复杂的事物说简单;而诗歌则是将简单的事物说复杂,这是一家之说,但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
这个过程主要是学校的教育的始终.那是以“我”亲身的经历道出了现代教育的误区.
诗人回忆起他在这所学校十五年的生活,“十五年!真让人发疯;我像一只反刍的山羊,/呕不出吃下的食物,我的胃里有风,有惊慌和/悔恨,却不知恨什么。我张着嘴巴的/孩子形象被一条看不见的河的河水扭曲了。”那是因为:“‘未来曾像云一样压来,并且我养成了/爱说教和空想的恶习,伤害我的生活和诗。”由此对于十五年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的填鸭式及脱离实际教育不无深刻的揭示.
又写我的成才:“一个阴影,由遥远的过去的所投下。一颗/带着记忆和悔恨的心。在路旁卖饮料的老太太眼里,/一位掏腰包的公务员。我在这里悲哀。”引文至此,才与首段提及的公路接茬:“有着空洞的笑容和得体的举止。/我像这未完工的公路,属于一个时代,一种蓝图,/却因荒谬的错误或资金短缺而停顿……”
以人拟物,一首现代诗在于找到一个自足性的意象,这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炼金术

沉默,如熬炼过的金子,在
碳化了的
手中。

大,灰色
像所有的丢失者
接近姐妹形状:

所有的名字,所有这些
一起燃烧
的名字。如此多的
灰烬被祝祐。如此多的
土地赢回

轻之上,如此轻的
灵动的
戒指。

硕大,灰色。没有
余渣。

你,那时。
你和苍白的
刚绽开的蓓芽在一起,你在酒的洪流中。

不是吗,这座钟
也允许我们离去?
好吧,
好吧,如你的词在附近死去了

沉默,如熬炼的金子,在
碳化的,碳化了的
手中。
手指,烟一样薄。像冠饰,空气之冠饰
绕着——

大,灰色。失去——
踪迹。
重又——像国王
一样。
([德] 保罗•策兰)


视角
这首诗,要经过怎样的创痛——
“沉默,如熬炼的金子,在
碳化了的
手中。“
这无疑是诗人保罗•策兰一场人生惨痛——他的这个犹太民族在二战时厄梦般的遭遇.我在读这节时,潸然泪下了;在历史的洗劫中:
“所有的名字,所有这些
一起燃烧
的名字。……”
在如此多的苦难之上,才能熬炼成一枚“灵魂的/戒指”,策兰自己全部的写作正是这种穿过历史废墟的语言见证,然后才能“手指烟一样薄。像冠饰,空气之冠饰/绕着——”
炼就的一枚“灵魂的/戒指”,它之轻是它无以比拟之沉重;燃烧之后的如此多的灰烬,“如此多的/土地赢回.”
全诗的意象密布,要求有更多的足够的“黑暗”和“沉默”进入他的诗中;“词语和诗节破碎、浓缩,一些隐喻像密码一样难以破译”,使他成为“密封性的诗人”(王家新语),体现了策兰的高度的、毫不妥协的个人独创性。

资料
保罗•策兰(Paul Celan 1920-1970)出生一个讲德语的犹太家庭。出版诗集《罂粟与记忆》《门槛之间》《无人玫瑰》《换气》。
1942年,出生地泽诺维奇被纳粹德国占领,他的父母和当地犹太人被驱逐到集中营,他本人则被强征为苦力修公路。1944年,集中营解散,策兰回家乡一带恢复学业。1948年在维也纳滞留曾出版一本诗集《骨灰瓮之沙》,因排印错误被撤回,后定居巴黎。1970年4月20日,策兰自尽于塞纳河。



●打水

不断地打水 不断地
把水放进篮子
是一项有益的运动

当我们还没有学会
用冷静的手艺
塑瓦罐 打制木桶
或者鲜活的鱼儿
尚未来临
就这样不断地打水

尤其是我们的血液
饱含着奔跑的渴意
而内心缺少足够的力量
只能这样不断地打水
让骨头的火焰
一寸寸长高

打水的声音里
手中的沙子渐渐漏尽
(秦巴子)


视角
其实主干也就是四五句话。全诗的中间部分,明显呈现出一种递进关系,用这些连词:“当……或者……”“尤其……而……只能……让……”连缀起诗,这样的写法也少见。
我欣赏的是“打水”这个动作,充满了动感,它是诗人创造的一个意象。
虽说,一句俗话“竹篮打水一场空”,一进入诗歌就变得有声有色,不能不是诗人的创造.它象征的意义显而易见,且发人深省。即便人的一生大都是做一些无用功,但“打水”毕竟是“一项有益的活动”:“打水的声音里/手中的沙子渐渐漏尽”,可“我们的血液/饱含着奔跑的渴意”,“只能这样不断地打水/让骨头中的火焰/一寸寸长高”。因为冥冥之中,有我们隐隐不知的东西,包括希望:这个打水的过程值,也很美。
庞德说过:一个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正是这个复合体的突然呈现给人以突然解放的感觉。
另外在这首诗歌里,诸如“当我们还没有学会用冷静的手艺塑瓦罐,打制木桶”,读来别有意味,这些意象显然是一些“打水”的工具,而“打水”则最终是为了捕鱼,等待“鲜活的鱼儿”来临;诗的悖论在于:没有这些“打水”工具前,或鱼尚未来临前,就得“这样不断地打水”,这样,使诗歌有了张力。



●密友

漆黑腐烂的书斋
坐着光辉的少年。
啊,黑暗:我的女友!
给我一片阴影吧——
别让我一个人,一个人,过度地
石化在光的画框里:太刺眼了!
自己也看不见
自己的意义——
(杨典)


视角
这是篇诗人在独坐时,捕捉瞬间感觉的杰作。
它真实而感人,似乎在非理性中凸现出生命对于自己的意义。
人从黑暗的子宫诞生,对于黑暗的迷恋与生俱来,“黑暗:我的女友!”这是情不自禁的呼喊,伴随的快乐倏忽而至;他害怕他自己沉溺并“石化在光的画框里”——“自己也看不见/自己的意义——”
黑格尔说,而我们观察自然和万物实际上是上帝本身,只不过是将自己作为陌生人观看时的上帝……当人类精神认知自然时,它真正的含义是:存在于人类精神的神在认识自己.
随时捕捉瞬间的感觉,若不从自发的兴趣上升到自觉的追求(追问),一个诗人在现代汉诗的写作上能走多远?



●傍晚,看一场雨

如同一把花伞。从四十米空中,我看到
幸福,那些幸福,那些琐碎的,远离优美的东西。
它们要安静地穿潮湿,在不确定的绿表面,滑翔。
我怀疑它们就要接近我,我怀疑幸福正在颤抖

然而,那些经得起任何敲打的,在迅猛的力对面,
安静着,不再张望的,正在穿透的,不是雨水;
我抬头看到的,正在坠落的,我断定:不是液体
它们飞快地坠落,丝毫不把自己看作天使,丝毫

没有我的犹豫。我怎么可能不怀疑,怎么可能
看着注定与我隔膜的人流,在我身下涌动,还保留
一颗冷冰的心脏,或者两只对称的肾。我期待
来只猛禽,把日日滋生的内脏拿走。这些毒素
这些物质的幸福。它们就要飞起来、融化,
就要汇入陌生的水。成为所有陌生的事物。
(马雁)


视角
用一种意识流的写法:写雨,但又不是雨;是对雨的否定。由此我们会问:否定的意义是什么?这正是诗人在诗中要表达的,让我们看诗人如何表达的。
从第一节,显而易见的是诗人看到一场雨的幸福感;从正面写“如同一把花伞”,是叙述,如小说般的描写。而在第二节的一个转换词“然而”,“……不是雨水”,是我要强调的,正是对“雨水”本身的否定,当然“不是液体”了,坠落而下——雨水正在雨水中穿透,这是一个悖论;它是什么呢?请看第三节,诗人从40米空中在雨中看到的是人流,“在我身下涌动”,怎么可能“还保留一颗冷冰心脏,或者两只对称的肾”,换言之,应该保留一颗火热的心脏?不应该那么冷漠!问题的关键,是在这些叙述之后,诗人要说的,或者要表达的重要的东西是即与雨水分离开的浮华的幸福,也如毒素,在汇入陌生的水后,成为一种陌生的事物。
在这首诗里,还看到“雨”这个复杂的意象下行的速度,一系列的动词经过:穿过、滑翔、穿透、坠落、飞快降落,但终于分离出来了——这些“毒素”,这些“物质的幸福”,它们要飞起来,融化,就要汇入陌生的水,成为陌生的事物。
这个陌生的事物是什么?它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它将会令我们获得生活新的意义,这是我们所渴望——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它是什么;这就是生活的意义,它可以如何引导我们,这就够了。



●拉大提琴的女人

她饱满的琴身和胸脯在同一刻令我着迷
毫无疑问,那两个地方这时都在呜咽和哭泣
也许这个春天之前,已有人
提前伤害到了它们;也许不是这样
是里头的一条河流和一群小鸟病了
医生在远方,拯救的话题现在还理不出头绪

这美丽的女人她的忧伤多么饱满,好像是
好几轮月亮同时装饰在她身上.那具体
发出呜咽的地方是哪一处呢?看那
充满乐感的腰段,看那迷漫的双眸
到处都有声音流出来,到处让人想用手去
捂住,但又绝对不够

她低咽的曲子不放过任何人,在那
饱满的琴声和胸脯之间,另一种交接不能停下
它们是在相互倾倒么?从这一壶
倒进另一壶,从那绝伦的双乳到绝伦的木头
无疑,那两个地方都已泪流满面
我们相去抚慰,却不知从哪一头下手
(汤养宗)


视角
诗人汤养宗在他的《琴十行》里就有这样的句子让人惊讶:琴用最亮的灯照开木纹/我的指头,帝王的十个兄弟/从白云那么高把梦押回人间.
这首《拉大提琴的女人》意象的变化也不同凡响.
第一句“她饱满的琴身和胸脯在同一刻令我着迷”,其中的“她”虽是特指,却是合而为一的意象,其中“琴身”与“胸脯”在女人拉着这把大提琴时,已须臾不可分开了.拉的曲子令人伤感,“那两个地方这时都在呜咽”,当指“琴身”“胸脯”:“也许这个春天之前,已有人/提前伤害到了它们……”, 诗人在叙述中用了这复指称谓,绝妙的是“是里头的一条河流和一群小鸟病了……”诗人在此直接用了“里头”这个词,此又一变,使诗意空间向纵深展开,令人遐想.
此后又一变:于第二节首句“这美丽的女人她的忧伤多么饱满”中的“她”单指拉大提琴的女人,拉琴时的忧伤,流溢出的音乐是“她充满乐感的腰段和迷漫的双眸”,还是相反?以致到处都有声音流出来.
第三节“她低咽的曲子不放过任何人”,这个“她”又回到原来“琴身”“胸脯”这合而为一的意象,却单取一端:“另一种交接不能停下/它们是在相互倾倒么?从这一壶/倒进另一壶”,由“她”一分为二,其一当指双乳,如此变化,所以才有“从那绝伦的双乳到那绝伦的木头/无疑,那两个地方都已泪流满面”, 与开头照应,令人激赏.

资料
汤养宗(1959——)出生闽东某半岛,居于霞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水上吉普赛》《黑得无比的白》

责任编辑:
admin


相关文章:
  • 未找到相关文章。
  •  
    Copyright © 2001-2014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