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一千只膜拜的蝴蝶〉选读之三
文章来源:综合整理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5-08-22 22:54:41 点击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精华帖子


●野樱草

没有什么东西
能够照你希望的
那样长大。
从我旁把这朵花
拿去吧
让她成为
你想像的那样。
因此它生长出
雏菊的脸
奶牛对它说话
她是我年轻的祖母
成长着 穿着
粉红色的短裙
从蔚蓝色清流的天空
落下来
所有地方
你都叫做家
当它旋转
在你身下
以缓慢的
天体速度
你称它为一颗星
一朵花,一个思想
([美]荣•帕特奇特)


视角
诗人荣•帕特奇特,美国纽约浱第二代诗人,写一些城市的诗,譬如他写道:“杀死一只蟑螂,譬如/我心里并不愉快/但确定产生了某种刺激”.
而这首《野樱草》却写得如此空灵而美丽;诗人的心境有时真像万花筒般变幻呢,使阅读成为一次奇特的经历。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照你希望的/那样生长”,你希望的那样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们会在《野草樱》里获得,那就是它那样的生活。一棵极其平常的野樱草说:“让她成为/你想像的那样:她成了雏菊的脸,奶牛会对她说话;她成了诗人年轻的祖母,穿着粉红色的短裙,从蔚蓝的清徹的天空落下来;最美的是她在你身下旋转,以缓慢的无体的速度,你称她为一颗星、一朵花,一个思想”。
它真的能照你希望的那样生长吗?海格德尔的诗意般栖居真的是人类的理想.
这首诗除了这一点外,它的语言柔软自然给了人深刻的感受,它首先是心灵的流泻出的东西,而不是外加的。
记得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说过:“所有体验过所谓灵感的人都熟悉这种突如其来的热情,那是一个绝妙的念头来到我们心间的惟一标志,这个念头一出现就催着我们快马加鞭地紧随其后,它立即使词语变得柔软、透明且彼此相互映衬。”


●亲缘

以前,我以为
窗外的麻雀记得它们栖息的
这些杂树
后来我认为与那道
绿色的栅栏有某种亲缘
但,此间它们盘旋着
下面没有树木也没有栅栏

不远的山谷中,一棵树边
我常看到有人在那里哭泣
一些不同的人
坐在一块岩石上。也许没人死去
或者被哭悼的人死于
久远的年代
仿佛那里是这个世上哭泣的场所

在附近的树林里
一个少年正对着远处发射
不同的弹程:野葡萄、野草莓、一些蕨类
最后一滴落在他伸出的纯洁的手上
而深夜,山的背面
一朵花在石缝中开放
只是他一无所知
(叶辉)


视角
实际上“此间它们(麻雀)盘旋着/下面有树木也没有栅栏”,是个大题目,借指一切生物与自然亲缘的无根性了;它不只是一种假设,而是日渐感到某种末日的临近。
这首诗作为“亲缘”的意象更多的是“杂树”、“一棵树”等,“不远的山谷中,一棵树边/我常看到有人在那里哭泣”.
第二节叙述了“亲缘”也是痛苦、哭泣的根,亲缘的生生死死的链接,一代代人的死亡与重生,人类得以繁衍,写到了“一棵树”与“一块岩石”,可见此亲缘与自然的关系,这是读诗时,要细细地体味.
第三节则写“亲缘”的神秘,它的无处不在,似有梦幻般的色彩,又涉及到了一棵棵作为树的树林,“一个少年正对着远处发射/不同的弹程……”这弹程是:野葡萄、野草莓、一些蕨类,这些意象直接指涉了自然,富有梦幻的色彩的是:最后一滴落在他伸出的纯洁的手上/而深夜,山的背面/一朵花在缝中开放/只是他一无所知。亲缘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这是万物的造化,人类的福祉,作为自然的万物无不受惠于自然之福荫,却又不知,这正是人类须反思之处,这也是本诗之所以十分深刻而动人的地方。
拜林伍德(英国)说:我们表达的许许多多称自然事物是美的经验与审美经验毫不相干,和这些自然事物相关的是一种经验,柏拉图称之为“爱”。
另外,全诗的画面感十分抓人,诸多特写镜头构成了并置而又关联的关系,以“一些树”相链成整体之美。

资料
叶辉(1946—)出生江苏高淳。现居江苏。出版诗集《在糖果店》。


●Stoke Newington即景

阳光像谎言那么美 一点点增强
街上的灵车闪烁预约的亮度

桃花把墓地带到身上
死者们嘴里 满含薄薄的花瓣

枝头的三月 世界形成于
女孩耳垂后边钻心的某一点

你的路口上 回忆嗅着风
你的风摇荡复制芳香的方程式

中年 看不见起点也看不见尽头
犹如下课铃被无限拉长了

刺耳的一刻 梨树身穿藏青色制服
没完没了拥出小学校门口

水面颤抖如马驹油腻的皮肤
你的抚摸又温柔又粗暴

一双手被空气的玻璃分解
许多一生摸到雨珠密密麻麻的盲文

寒意涌来时 两端都弯向地下
这路口对称了你的两个末日

色情得像件粘合如新的瓷器
词的惊人越老越鲜艳

刚亮起又暗了 天空卷起蓝图
雨丝平行的斜线织出雨声的几何学
(杨炼)


视角
写了阳光、灵车、桃花、墓地、路口的风;还写了下课的铃声、梨树、水面、空气、以及天气田野转阴,下起大雨;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景物,在诗人眼中竟与一般人迥然不同,给予这些景物不同寻常的意义——诗人一般是做着白日梦的梦游者,你看阳光像谎言那么美,且一点点增强其街上的灵车闪烁预约的亮度,……诗人对于世界的感觉在一个亘久不变的生死场中思索,显然易见的是糅进了自己的思索与感觉——整首诗从晴而转阴,且下起了雨;从桃花的墓地,回溯到人的一生,以至生活中所谓盲者与性的力量,都让人感到无疑是写自身的生活的一个片断或一生;然而人世间生活毕竟还是那么地美好;像这路口对称于你的两个末日,色情得像粘合如新的瓷器,词的惊人在越老越鲜艳,这个世界之所以能得以传承的原因所在了。
《Stoke newington即景》显然是一首悼亡之诗,写朋友或相好美人逝去,当如此凄美,令人伤怀.写她的色情,写她的用词,均是惊人之语;特老到,令人难忘.整首诗写得梦幻诡异飘忽,弥漫死亡的气息.以胜景(美景)写哀情古已有之,但读来仍是新鲜,一段生活相识相拥,费人去猜测,那就是含蓄如斯——不可解密.
诗歌唯美主义风格显而易见——你看诗人将死写得如此之美:桃花把墓地带在身上/死者们嘴里,满含着薄薄的花瓣;雨丝平行的斜线织出雨声的几何学……主张诗的美感,试想一首诗在除了给人足够思索的空间外,如果不蕴含着诗美的诗,是难以容忍的;一首《即景》,是诗人眼中的即时即景,你捕捉到了什么呢?

资料
杨炼(1955-)出生瑞士伯尔尼。现居海外。出版诗集《礼魂》《荒魂》《黄》《大海停止之处》。



●旧地

死亡总是从反面
观察一幅画

此刻我从窗口
看见我年轻的落日
旧地重游
我急于说出真象
可在天黑前
又能说出什么

饮过词语之杯
更让人干渴
与河水一起援引大地
我在空山倾听
吹笛人内心的呜咽

税收的天使们
从画的反面归来
从那镀金的头颅
一直清点到落日
(北岛)


视角
“死亡总是从反面/观察一幅画”,这一幅画就是死亡的生前:突兀而来的两句,其实在胸中郁结了很久,但一经说出便有不寻常的意味.这个生前的画即旧地,但居于这画面的中心意象是“年轻的落日”.
这么年轻就成了落日,而且在旧地;隐隐地读出了“我”的忧伤;欲表达出这种心情,落日被黑暗屏蔽,不能说出,即无话可说的一种人生况味,一种情绪的叠加成为那个已逝时代的阴影;还是要表述——一种要说出的欲望是那么强烈,因此才有了第三节的这两句:“饮过词语之杯/更让人干渴”,还是寄情于大地的河流吧;“我只能在空山倾听/吹笛人内心的呜咽”,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失望;那种表白的不能,但还是相信历史,会“从那镀金的头颅/一直清点到落日”,结尾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希望和信念。



●孝陵卫

一座小镇隐秘的背景,虚幻的塔松
用它的粗鄙对峙现实的冷嘲
那是在东郊,山头停止了整晚的
嚣叫,静静地吐出蒸气

一只尖嘴鹳站在寒冷的水田里
接受这纯属偶然吗,还是接受
你作为它的一部分?满载贪婪的肺
一辆郊区车跌晃着开出城门

一个急遽的下坡——城墙的轮廓线
消失在收缩的湖面
一片过渡的风景证实了速度的必要性
有人在里面支起栏杆,收费——

一座哞哞叫的历史的羊圈
石马汗涔涔地站在墓道边,守卫着
入口;或者,收割后的稻田里
线条简洁的巨大雕像

风把柘枝败叶赶向它们的基座
——请别对此过于苛责,像某些
标榜反叛精神的前卫艺术
我们迷恋另一种温和的生活哲学

比如一个星期天中午,从泥泞的
山坡下来,渐渐走进小镇的中心
一家杂货店卸下厚重的门板
而阳光如何在修车铺的辐条上闪烁

记忆删除了事件,季节和过程
但兑现了它平庸的幸福感
是的,那是惬意的,非常惬意的
那过去的泡沫般的三年

那些树,那些从休耕地里
蒸馏出的幻影,没有被记录,但有人
会被译出来,在某扇窗户后面
那里,两股相反的光线不断交叉
(刘立杆)


视角
写了孝陵卫的环境。昔日恢宏的皇家墓园,已缩小为一座小镇隐秘的背景,“虚幻的塔松/用它的粗鄙对峙现实的冷嘲/那是在东郊,山头停止了整晚的嚣叫,静静地吐蒸气。”然后写了孝陵卫周遭的景色,如水田、城墙的轮廓线、湖面、收费的栏杆,而真正落笔写“孝陵卫的是一座哞哞叫的历史羊圈”,石马汗涔涔地站在墓道边,守卫着入口;或者,收割后的稻田里线条简洁的巨大雕像。作者把历史遗留的孝陵卫当作一种幻象:“一只尖嘴鹳站在寒冷的水田里/接受这幻像吗,还是接受/作为它的一部分?”历史的虚无,一代代的从帝王到平头百姓,难道不是一种虚无吗?你——一只尖嘴鹳难道最终能够置身事外?诗句的疑问,其实诗人是不疑而问:你只这历史幻像一部分——不管你怎么想这是实存的真实——最终成为后人眼中的幻像,尽管曾经是最真实的现实,但进入历史之后,必坠入这个虚无的陷阱,无可逃遁,这也是历史的吊诡之处.
“在某扇窗户后面/那里,两股相反的光线不断交叉。”全诗虚实相间,虚的浮光掠影,更多的是现实的铺张.

资料
刘立杆(1967-)出生江苏苏州。现居南京。



●夏日印象

夏日几块石头停在河边喝水
一只火鸡的颈脖埋进白色的水域
陈年的薄冰在深处呼吸

裸体的白昼,浑身冒着青烟
坐进干掉的松木水桶
正午与鸟停在头顶,静止不动
时间被无限拉长,成为一根透明的
丝线

风的拐杖丢失在路上
回头一望,爱情在草丛里静静腐烂
(沈苇)


视角
夏日,“几块石头停在河边喝水/一只火鸡的颈脖埋进白色水域”,这个在新疆大漠可见的之景,不是每个诗人都会将它入画的。而第三句,“陈年的薄冰在深处的呼吸”是无法画得出来的;它是想说,河水很少,但深处泛着日光,那是烈日在冰上的反光。即使要画一个具体的物象,却画不出“裸体的白昼,浑身冒着青烟/坐在干掉的松木水桶”,一只鸟,热得飞不动了,与正午一样静止不动,可以看炎热使“时间被无限拉长,成为一根透明的丝线”——不知你去看过玻璃厂工人从大炉里取出烧红的料,在空气热得颤动的炉前,将料拉成成品的情景?这是经验,这不是用画笔画得出的;诗人可以用语言来画,这就是诗与画不同的地方。这么热的正午,没有一丝风,于是诗人说:“风的拐杖丢失在路上”,这也是画家无法企及的,而“回头一望,爱情在草丛里静静腐烂”,那是野果腐烂的气息,这让画家可以入画了。一半是诗,一半是画.这是人们常说的,诗有很强的画面感,但这种气息,这种炽热,语言的表达远胜于画的表达。
法国当代的哲学家马利坦在《诗超越艺术》中说:“正因为这种超越,诗这就是像柏拉图音乐那样,享有对同美有关的所有艺术的普遍的统治权——对美寓于或蔓延于其中的所有艺术的统治。”
当然,在这里指的是半首是诗半幅是画。

资料
沈苇(1965-)出生浙江湖州。现居乌鲁木齐。出版诗集《在瞬间逗留》《高处的深渊》。



●飞往多雨的边境

飞往多雨的边境
波音757以僵硬的姿态
在飞行中获得休息
纸制的幻象和我并排坐着
观看一场两小时的电影
蓝色的空姐递上冰镇的可乐
机翼赤裸着骨头
宁静的引擎喋喋不休
果冻在锡纸里微微颤抖
我所不熟悉的风在窗外撕扯着什么
钉在水面上的钉子承着忧虑和不安
我脚下的某处,载货卡车载着铁矿石
排成长长的行列

是子夜也是凌晨
月亮向我们转身而去
不安的碗
精致闪亮的表面
满含怀乡的幸福
哭泣停止了疼痛
这犹豫过于长久
几乎纠缠了我的一生
垃圾上空的浮云
弯曲下垂的星辰
和我一起
飞过多雨的边境
(王寅)


视角
这首诗写的是“我”坐在波音757,飞往多雨的边境时的即时感觉.
诗中笔触真实多于虚拟,且细致而绵密。而“多雨”实际是我的哭泣时下的一场雨,由此“哭泣停止疼痛”,并且在有些沉闷冗长的场景指写之后,终于读懂了为什么如此写来的原因.这是诗的耐心,莫若是读者的耐心.
诗的第一节,最令人猜测的是“纸制的幻象”,“它和我并排坐着”,由此而生出“我”心绪的不宁:“宁静的引擎”却“喋喋不休”,“果冻在锡纸里微微颤抖”,“我所不熟悉的风在窗外撕扯着什么”,钉在水面上的钉子承着忧虑和不安……
第二节则是写我终于摆脱了这个“纸制幻像”,克服了过于长久的几乎纠缠了我一生犹豫,与弯曲下垂的星辰一起飞过这个由泪水制造的多雨的边境;诗中的美丽在写了星辰,这个星辰的意象给人的明朗美的烁亮的美,也意味着雨霁之后晴朗.
这首诗的题目里暗藏两个意象,它在读完此诗之后,能慢慢地品出:多雨是指多泪;边境即为情感徘徊之区间。

资料
王寅(1962—)生于上海。现居上海。

责任编辑:
admin


相关文章:
  • 未找到相关文章。
  •  
    Copyright © 2001-2014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