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首页 | 新闻 | 纸刊 | 网刊| 专栏 | 理论 | 推荐 |专访 | 专题 | 随笔 | 大展| 出版 | 论坛 | 活动| 相册| 邮箱



    呼吁民间诗人生存困境,致全国大学校长信


      作者:孙文涛 2004-12-28 14:27:14 来自:《大地访诗人》 阅读指数:

热门新闻
 
  (有人问,当代中国青年诗人成长的最大障碍是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
  (答:生存空间比过去严重狭窄。已到了刻不容缓应引起高度重视的时候了。)

   从2001年开始,我以个人自费的形式,开展了一项历时两年多的实地,半实地采访,名为“大地访诗人”,也算一项“底层现状诗歌调查”吧,走访了南方、西南、东北、华北、东南、北京等部分地区的个别诗人,他们几乎都是民间的,占到85%,他们有城市的,县乡的,职业有农民、打工者、公务员、干部、教授、记者、小商贩、退休者、无业、军人等,接触到上百人,具体采访有数十人,书后来由香港出版,名为《大地访诗人》。书出后有次我无意中对书中人物做了一次抽样百分比例统计,得出职业百分比如下:
   农民6%、退休8%、干部5%、长期无业15%、公务员10%、漂泊城市15%、军人2。5%、有固定工作的工人3%、教师2。5%、有固定编制的编辑记者8%、有固定工作的公司职员3%、小商贩1%、死亡17%、有足够资本投资商2。5%。
   解释下死亡数字。因为本书收入70年代以来活跃的诗歌人物,另有部份随笔,回忆已涉及30、40年代出生诗人。但主体是60、70年代出生较年轻的,活跃于民间的诗人,他们不一定是最有名的,但是在地域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其中40%人物为90年民刊创办者。
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目前民间诗人中职业所占比例最大为两块,①漂泊城市,游移不定的打工者占15%,长期无业的也占15%,这两块共占到30%,(即失业、半失业、阶段性失业者);有长期固定工作群体共约占20%左右,而有足够资本的投资者只占到2。5%,最少。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采访后无意中得出的数字,有多大普遍性,每个人若感兴趣可以自行调查,考量。
  说一句,我们的“当代民间诗歌生态学”好象远没建立,我很少或根没见过具体分省、地域的实地调查、考证,数字统计出的90年代10年间的民间诗人生态的论文或文章(也许已有了,中国太大我未见到?),引起人们注意,在此呼吁一下!
   更需要有一些民间的诗人“生态环保”组织类出现。前几天我在北京交通台听到一个民间保护小动物的环保组织在活动,参与活动的赞助的有京城某基金会、经理,还有社区医院,女播音员说起小动物声音还非常动感情,充满关爱怜悯,我想说,比起那些小猫、小狗、小鸟、小乌龟来,我们祖国诗人的命运不知紧迫、重要、贵重几十万倍!我们为什么不站出来呼吁呼吁,关怀关怀,怜悯怜悯他们呢?他们的幸福温饱生死存亡。有人说“读不懂他们的诗。也没法认定谁是诗人”。

  这个问题牵涉到中国“当代民间诗人”究竟有什么文化价值,具体贡献?

   首先得弄清两个概念。先说什么是“90年代10年间民间诗歌”,第一,90年代民间产生了自己独立,独特的时代前沿文化精神,前所未有;第二,这十年民间发生了蓬勃的诗歌运动,在人们几乎不注意中,当代诗歌潮流发生了内在的巨大变迁,这种变迁与当代祖国文学、文化全有深刻和重大的关联;民间诗歌(文化)这回差不多成熟了自己文学的眼光,甚至成长起理论的萌芽。
  有人问,“民间”一词好象还是很含糊,您能否用简短的语言说一下什么是“诗歌的民间”?
  1、好,试一试。我理解的民间是种观点,是种眼光,是种尺度,与其说它是具有外在形态的,不如说更多纯粹精神能指的,是个感知体,不完全是具体(人群)。它外在表现比较多的是以选择民间媒体和持有民间为主的观点为特征。
  2、他们不是知识分子写作的对立物。是公开(传统)意义写作的对应物。他们其实是中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重要的一部分,与知识分子的求索本质一致。区别是呈更多平民性,草莽性、大地性、原生性;我们观念中的知识分子多在都市和院校,在围墙内,他们则更分散,更百城烟水,分布于城镇县乡,各地域;他们年龄多介于18-40岁间,但也有更大的,文化程度介于初高中,大多数在社会中、下层生存。
  3、七十年代末比较九十年代十年还算一次“民间”预演,并未形成“民间”独立理论,特别是观念和眼光,是原苏联“地下文学”式的横的移植,太多政治色彩。而九十年代已具备了了浓厚中国文化色彩,连接上了古典。它的蓬勃意义在于现当代文化价值,它为现当代文学写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那么现在陷于困境中的民间诗人,他们最典型的困难是什么?

  生存。举两个我采访过的农民和打工诗人。一个是60年代生,一个是70年代生。先说宁夏盐池县小阴沟乡农民诗人张联,他贷款出过两本诗集,从未离开过生息的乡村,对位于西北沙漠长城边缘的故乡风貌有独到感受,语言质朴无刻痕,有很强的原生性,醇美的感染力,具备现代乡村诗歌特征。在90年后期的西北甘、陕、宁等省有相当地域影响,现为宁夏的民刊《方向》诗社成员,曾任过乡里代课教师,现务农。第一次收到张联寄自乡村的封面美丽的诗集《傍晚集》的时候,想到在今天写这么美丽的诗集是会使人贫穷的。
  念一段张联的自我描述,(回答我采访问题“在民间写作中遇到的困难”)
  “2000年开始天不下雨,地也不养人,面对如何养家糊口,诗和生活产生了矛盾……我害怕为了生存,我的脑子里就此没有了诗。我在痛苦中麻木……我走向集市,在生命街能站多久就站多久,很无奈,永远在竭力自救……”。
  我所调查的农民诗人张联状况:家中4口人,夫妻均农民,供养2个孩子,2001年产葵花籽二千余斤,几百斤山芋,全年收入折合人民币约3千元左右,为出诗集二部欠债,贷款近万元。他写诗,没钱买稿纸,都是写在孩子用过的作业本背面,无钱买资料书籍,缺少邮票钱和邮费,更没有电脑、电话等现代设备,投稿时还是手抄稿。这在一个竞争日益加剧的世界上,从事诗歌与文化生产的劣势显而易见。进城务工他缺乏专业技术,家乡土地又无人料理。
  他这样诗人的贫困是深刻背景性的,需要社会和民间从多个角度来关注解决……。
我采访调查的民间诗人数字中,共有30%在漂泊城市行列和处于不稳定经济状况,其生存非常值得提醒关注。特别是在大都市打工的,他们的状况更令人堪忧:居住在四环以外这种城乡连接部位的出租屋里,设施落后,卫生很差,我曾采访过一位著名的国内民间中年诗人,今天就会在会场,我亲眼看见了长期住地下室生活写作,吸烟无窗排不出去,空气窒闷会损坏了肺。漂泊城市诗人的一个特点是经常隐形失业,有时上个月有工作,下个月没了,没有真正名符的医疗、保险、各项失业费及社会保障,也缺少任何文化机构、团体来关怀他们。
  我曾写过一位不错的黑龙江青年诗人阿橹的惨痛经历,90年代在漂泊城市行列由于不堪贫困,绝望中与人走上结伙抢劫杀人的犯罪道路,被判死刑。我在《大地访诗人》书中写过的17%已死亡的诗人中,我算了一下,其中三分之一与经济、贫困有关。我认识的两位东北80年代初在一起共同写作长年生活在底层的诗人,一位女性死于歌厅服务业,一位男性死于长期失业服农药自杀。
关于我写到以上问题,文章有几篇刊发网上,有一次我在网上收到一个回帖,说“中国地大物博,比他们穷的人多去了”,他说的基本是一个事实,言外之意也不要把诗人列为特殊群体。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特别提醒关注诗人,特别是民间诗人当今的生存窘况呢?
  接下来我要谈到一个重要问题——
  诗人贫困化是一个与精神文化产品出路有关的基本问题:生产和收入严重不能平衡;诗人生产的是特殊的精神产品,社会和人群有责任从财富总量中取出微小部分,补偿他们精神产品被“无偿使用”,以支持这种“公共性劳动”继续下去,这是一个先进和有道德与进入现代行列社会的责任。
  古往今来,蕴藏着一个绝大多数诗人为何贫困的重大奥秘,就是在传统结构的社会里,财富分为两大块,一块物质,一块精神;物质,可以有偿交换,而精神经常不能,因其一产生就具有“利他”的最大化公共性。找个浅近例子,《红楼梦》可以被世代无数人免费使用,可曹雪芹生前却无一文钱报酬而死于49岁早夭贫穷。有人说现代社会不一样可以有版税呀,版税是西方传来的,西方还早就流传有一句关于诗人命运的谚语:“猪如同诗人一样直到死后才为人赞美“。绝大多数有价值的诗人生前得不到认定,因为认定一个最复杂、最高级形式的文化精神产品,往往需要几十年时间,而生命活着时经常等不到。90年代又更逢真正的纯粹的精神文化大贬值,导致诗人所制造的精神产品在“谋利为上”的市场面前形同垃圾。市场化的冲击,精神文化首当其冲,纯粹的诗歌更是首当其中最前面的牺牲品。诗人的贫困化,特别是民间诗人的贫困化,是90年代以来纯文化大贬值的一个集中缩影。

  “20世纪是把精神变成物质的时代,21世纪的使命是把物质再变回精神”(国际诗人大会主席露丝玛丽·C·威尔金斯)那么在具体付诸行动中,社会、人群应采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诗歌、民间解决困扼呢?可行的办法当下有没有呢?有!我来列举几项:

  (1)设立“民间诗歌奖金”,由企业、社团、个人均可,大学更好,多一些最好,目前不是嫌多而是凤毛麟角,就我听说的福建有个柔则奖,还有个刘立安奖,四川的发星最近也设一个《独立》民间奖,但这么大中国,还嫌太少,太少,有三四十个最好,一百以上则更好,西北、西南、东北、华北、华中、华南,总之各地域最好都应有自己的民间地域奖,再配合以全国的,就比较分布合理了。这件事呼唤有识之士站出来干事。
  (2)民间的诗歌出版支持援助机构。台湾有个尔雅出版社,老总叫隐地,是个诗人,这个出版社经常专门赞助出版纯文学、诗歌等作品集,将来我们也会有私人出版社,目前我们的书商也非常多,希望来关注公益性事业。
  (3)很重要的一点,国内各大学争取每校请入几位民间诗人,担任终生教授,或几年阶段性客座教授,访问学者,要给待遇,这是一条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让他讲课也行,搞研究也行,旅行也行,因为无论如何总有一天,他会把脑袋里的东西贡献出来的。(注:现在原本在大学工作,又写诗,不属此例。)
  我最近准备写一封《致全国大学校长的一封公开信》,念下来太长,缩成一句:“尊敬的大学校长们,尊敬的将来有可能担任大学校长的同学们,请向唐玄宗学习,别只认学历不认李白”。
  李白也没经过正式科举,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作者好象都不是科举人物,二十世纪的大诗词家毛泽东先生也仅是中专学历,能说他们没掌握了最高的文化?!什么叫文化?课本只占百分之五十,另百分之五十是实践知识。对这一点最早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是伯乐,是先行者,改革家,我们可以考据一下他使用了多少位没有高学历,但有真本事的教授。这些人后来不少是历史文化名人。不知为何关于学历问题,任人唯贤和不拘一格,我们后来及今天反而倒退回来了!目前人才中不光有学历歧视,还有年龄歧视,等。不说了。我们口口声声学西方,倒是学点好的呀。

  时间:2003年11月18日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第二教学楼
  发言内容:“人大第三届独立诗歌节”专场讲座“民间诗歌刊物的前世今生”
  主办单位:人大团委、学生会、青年读书社
  内容主题词:呼吁、贫困、民间诗人生态、基金会私人机构、大学聘请终生诗人教授、致全国大学校长的一封信
 
责任编辑:admin 该文已有篇评论,您可以查看或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 目录——谈诗小语专辑 (10/25/2007 12:49)
  • 谈诗剪辑:在首都联想诗歌。之一 (10/25/2007 12:48)
  • 谈诗剪辑:译文、古典 (10/25/2007 12:48)
  • 谈诗剪辑:一种尺度 (10/25/2007 12:47)
  • 谈诗剪辑:一个假设 (10/25/2007 12:47)


  • Copyright © 2001-2006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

    诗歌报网站 保留所有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