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在时光隧道中摸索前行
文章来源:邮件来稿 作者:李天靖,海岸 发布时间:2008-07-18 16:02:07 点击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精华帖子


  ——旅居上海的美国诗人们

[采访手记]

  6月30日夜,与诗人海岸一起又打车,终于在复兴中路的弄堂找到一幢半民居式“小小”咖啡吧二楼,约十多平米,天花板上吊下三盏15瓦特的灯泡,白墙却很白;没空调,燠热难当,却已坐满一屋子老外。
  朗诵者站一边,由右依次是戴玳瑁眼镜、倚着乳白门框的高个儿大维,他的衬衫已湿了;性感、光鲜的日裔美籍中保佐和子;黑发柔美,双臂刺青,着紫罗兰花纹连衣裙娇艳的瓦妮莎;脸颊红润,栗黄色头发,一臂尖角树叶刺青的特蕾莎。
  瓦妮莎、特蕾莎特地从洛杉矶赶来。
  他们依次朗读手持的诗歌脚本,4人之间是一位清秀的女中文翻译。
  真奇怪,竟慢慢感到不热了——诗人们朗读作品像清纯的大学生在念一篇散文,语调平和、流畅,没特别的抑扬顿挫,有时不乏显得夸张;生活化的铺叙却富有想象力,词语犄角的对抗充满张力,新鲜、令人匪夷所思的比喻,跳跃式的,如从瓶子跳到胃再跳到莫名……诗人真是人类中十分奇怪的一群人,很少的一群,不羁的个性,远离浮华、追求内心,全世界诗人是不是都由上帝的手一个只模子刻录出来?
  一屋子人或席地而坐,或坐在凳子上,包括大维的妻子莫尼卡(在上海一家出版社当美编)一律形容端庄、凝神倾听,显得十分安静,众目总不时聚焦朗诵者放出神采,像一个个圣徒般虔诚(男的大多凝重),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诗人时而绽放会心的微笑,露出漂亮的牙齿,发出笑声,不时给听众的耳朵带来快乐,朗诵竟持续了近50分钟。中文念下来一点也不搞笑,最后听众和诗人都开心地笑了,终于发出大声的笑——这才露了馅,中文与英文竟是两个版本!第一轮的朗诵在掌声中结束,充满了美国人的诙谐。
  之后,李天靖与海岸一起做了他们的访谈。



*大卫·派瑞(David Perry)

  美国当代诗人,美国密苏里东北大学文学学士、爱荷华大学文学翻译硕士,在报刊杂志发表大量诗歌作品,积极参加当地的诗歌活动。现旅居上海,从事文字编辑与写作。著有诗集《边界的探寻者》《新年》《追寻知识》等。

*中保佐和子(Sawako Nakayasu)

  美国当代诗人、翻译家。出生于日本横滨,曾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主修文学与音乐专业,后进入布朗大学获诗歌创作硕士学位。著有诗集《我们拥有的时光》《非虚构却准确或有序》《昆虫世界》等。现穿梭于上海、东京、加州三地,专事文学创作与翻译。她极具创新大胆的后现代主义诗歌,是一方折射光芒的多棱体,深受读者喜爱。

*瓦妮莎·普莱斯(Vanessa Place)
  美国当代作家,Les Figues出版社编辑,著有诗集《天堂之门的图案》、后概念小说《死亡:判决》《水母》,等。现居美国洛杉矶,与当地的概念艺术家合作创作声像剧。

*特蕾萨·卡莫迪(Teresa Carmody)
  美国当代作家,Les Figues出版社创始人之一,现居美国洛杉矶。曾与当地艺术博物馆策划组织“女性创作研讨会”。6月来华旅行,离境前在沪参加小型的诗歌朗诵会,朗诵《凯瑟琳•安妮的日记》片段“你的意见我完全赞同”。 著有小说《挽歌》《瞳孔之爱》等,



请谈谈美国当下的诗歌状况及你的看法

*瓦妮莎·普莱斯

  美国当代诗歌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创作一种替代抒情诗的诗歌,许多诗人不再信奉孤独诗人的浪漫主义理想及其内在的创造力。有些诗人已经转向另一种合适的技巧,追求纯技术的解决方案,例如,直接利用“谷歌”网页上的文字创作诗行,或简单地重新整版重排打印纽约《时代》杂志的文字。在近年流行的“概念诗歌”(或称之为“概念写作”)实验性诗歌创作领域,诗人们争论说,当今信息时代存在太多的文本,最好的创作方法是设法回收利用已经存在的文本资源。我认为缺乏对孤独主观性的信仰与缺乏对客观性的信仰,一样是片面的;一种试图回收利用文化的姿态,与试图将自身当作是众神占卜棒的观念一样愚蠢。我理想中的诗人是那些在时光隧道中摸索前行,声称一切均为原创,并时时刻刻对此理念保持警觉与敏锐。但丁算一个,莎士比亚算一个。

你经常在上海组织这样的朗诵会吗

*大卫·派瑞
  
  这是我与诗人佐和子小姐第一次在“小小咖啡厅”组织的活动,以后类似的朗诵会更多。理想的状况是我们旅居上海的外国作家与当地的诗人一起活动。我们正在做一些开创性的工作,其中翻译可能是我们需要克服的难题,但我们有信心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也得到旅居上海的乡友们的支持,你看今晚听众多达二十余位,我们很荣幸邀请到来自洛杉矶的两位著名的女作家瓦妮莎与特蕾莎,她俩的朗诵很精彩,当然佐和之和我也表现不错吧,以后希望大家一起来。

你认为什么是当今诗歌或文学创作最有趣、最令人兴奋的

*中保佐和子

  我认为当今诗歌或文学创作最有趣、最令人兴奋的是,诗歌与各种艺术形式或行为融为一体,也就是说,诗歌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诗性”特质与材料。对我诗歌创作影响最大的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舞蹈、新音乐、曲棍球,当然还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


这很好玩,谈谈曲棍球对你诗歌创作的影响

*中保佐和子

  我认为曲棍球是一项非常优美而令人兴奋的运动,虽然我玩得并不好,但参与其中确能给我带来很大的乐趣。以此推之,我欣赏曲棍球的表现力,常与舞蹈、诗歌的艺术等同,因为我将诗歌看作是纸面的行为,那种挑战与美丽,那种在某一限定的空间尽情地展露——一个是二度的纸面,另一个是三度的溜冰场,况且我也非常喜欢快速的东西。


请谈谈目前在上海的创作状况及其困境

*大卫·派瑞

  从某种情况看,我目前在上海的写作状况与以往并无二致。能写的时候尽量写,无论我生活在世界的哪座城市,谋生的压力所允许我写诗的时间越来越有限,因为诗赚不了钱,但这恰恰又是我所看重的诗歌抵抗“市场”的价值所在,除了时间,还有精力的问题,来到一个陌生的新城市,我需要花力气去学习一种全新的语言,以便让自己能从中获得刺激写作的新语境。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母语写作群的相互交流,当我住在纽约时,我几乎每周参加一次诗歌朗诵,经常与诗人朋友之间相互交流书刊与观点。如今,在上海我显然缺乏这种交流,颇有与世隔绝的感觉。2006年我与妻子来上海,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成为一个孤独的作家。当然我正在学习汉语,渴望了解中国当代诗歌的进程,希望与当地的诗人加强联络,或共同开展一些诗歌互译的项目;我也希望与旅居上海的一些各国作家、翻译家、艺术家建立互动的机制,我坚信上海文学艺术的活力。

*中保佐和子

  虽然我是一个喜欢四处漂泊的诗人,但因特网与电子邮件却将我与在美国的“创作群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并不希望我的创作总以美国为中心,但我是用英语写作的,很难跨越语言的障碍,与亚洲的读者分享。另一方面,我感到颇为有趣的是我许多作品都是在一个非母语的国度里创作的,以前曾在法国,如今在中国。尽管我的中文还不行,但汉语与日语之间存在的异同点确实让我着迷,思考语言的问题也确实有利于我的创作。总之,我正期待着上海的生活给我的作品能产生影响,但此刻作出评价还为时过早。

请谈谈对你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诗人或作家

*特蕾萨·卡莫迪

  准确地说,我是写小说的,也写散文,涉及通过人物与叙述探索主观的问题。当然,我也深受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包括诗人艾略特,尤其是格特鲁德•斯泰因、弗吉尼亚•伍尔芙、福克纳、乔伊斯等人的影响。他们共同的特性就是在某一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传达出其独特的个性化、主观性的声音。


谈谈你的诗观,当代诗歌的难题是什么


*大卫·派瑞

  我大部分的业余时间用来阅读、写作与思考诗歌的问题,除了每天上班及日常的社会交往,事实上,这两大块时间并非相互割裂,而是紧密相连的。我在诗歌写作与阅读中体会着一种自由,它在生活中与爱情、友谊一样重要。我相信许多人能够体会到这种超越时光想象的自由,且间接地提升其文化的、社会的,甚至人类的自由。我之所以喜好文学,尤其是诗歌,很大原因是借此来抵抗市场化的侵蚀。文学或诗歌的价值就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短暂的接触中,超越一切时光。

  我很想简单地引用Marcel Duchamp的一句名言来回答你的提问:“没有解决的方法,因为不存在问题”。如果有问题,我认为问题在于“市场”,或称之为“全球资本化”或“一体化”。这不仅仅是诗歌的问题,也是每个人、各个方面的问题。在一个权力被技术无限放大的社会里,每一个体深陷其中,不知该如何与另一个体进行有效的沟通。我所欣赏的当代诗歌往往以各自的方法直接面对这一主题。语言被权力所殖民,惟有诗歌以微弱的力量坚守自己的阵地,依然与“市场化”相抵抗,至少足以立住阵脚,足以用准确有力的语言对人类所处的境遇发出真实的声音。

责任编辑:
admin


相关文章:
  • 子川VS何言宏:谁是子川? (03/13/2014 10:14)
  • 李天靖专访严力:你同时踏入了两条河流 (02/19/2014 00:36)
  • 龚璇:推开窗户是诗人 (04/20/2012 10:24)
  • 陈仓答[诗歌报论坛]网友问 (07/21/2011 12:33)
  • 严力:韩国之行 (01/24/2011 21:37)
  •  
    Copyright © 2001-2014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