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北岛诗歌的技术性研究
文章来源:综合整理 作者:洪子诚 发布时间:2013-08-29 15:48:30 点击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精华帖子


  北岛诗的“质地”是坚硬的,是“黑色”的。80年代初,海明威在中国大陆曾经是很受欢迎的作家之一。有的人便把北岛比作海明威式的“硬汉子”。这是因为他的诗表现了强烈的否定意识,强烈的怀疑、批判精神。这种怀疑和批判,不只是针对所处的环境,而且也涉及人自身的分裂状况;这是北岛“深刻”的地方。

  1,北岛诗歌的特质

  上面讲的是北岛诗歌的背景。接下来我谈第二个问题,北岛的诗的思想艺术特征。分析的时候,要确定一个比较好的切入角度。这种角度不是普遍性的。我们常常出现的问题是,对所有的小说、诗的分析,都采用同一的方法、角度。一首诗要从什么地方读(分析)起,我想并没有固定的格式。方法的选取和对象本身,以及读诗人的态度、体验是密切相关的。

  北岛和舒婷在80年代初都很著名。我想,大学里的读者肯定多数更喜欢北岛。我也一样。因为舒婷这样的诗,我们过去读的很多,形式上比较“传统”。“传统”与否,当然不是一种衡量诗歌等级的标尺。不过,这种“浪漫派”的抒情,在中国新诗史上,还是多了点。所以,卞之琳、朱光潜、袁可嘉等先生,都曾提醒我们对“浪漫派”那种抒情的警惕。舒婷在当时对读者产生的新鲜感和吸引力,主要是恢复了在当代被“压抑”的个人的,温婉的、忧郁的、柔和的抒情传统;这在特定诗歌语境中,也可以说是一种“革命性”的表达。这样说,是不是北岛和舒婷的艺术方法就完全不同呢?也不是这样。北岛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诗,大体上也是那样一种抒情“骨架”,但确有较多新的诗歌质素和方法。这个下面要讲到。要是不避生硬,对北岛诗的归纳出一个“关键词”的话,那可以用否定的“不”字来概括。舒婷呢,或许可以用“也许”、“如果”这样的词?这不仅仅因为“也许”、“如果”这些词舒婷用的很多,譬如:“也许旋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致大海》);“我如果爱你 —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致橡树》);“如果有一个晴和的夜晚”(《致杭城》);“也许有一个约会 / 至今尚未如期 / 也许有一次热恋 /永不能相许”(《四月的黄昏》);“也许我们的心事 /总是没有读者/……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 /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也许?》);“如果你是火 /我愿是炭 / 想这样安慰你 / 然而我不敢”(《赠》)……面对着选择时,有一种犹豫不定,彷徨的忧郁的情绪。不像北岛,“我也决不会交出这个夜晚”(《雨夜》);“我只能选择天空”(《宣告》);“我要到对岸去”(《界限》);“明天,不 / 明天不在夜的那边 / 谁期待,谁就是罪人”(《明天,不》)…… 比较起北岛来,你就会感觉到在舒婷的诗中,有那种可以称为“感情漩涡”的东西。“旋涡”就是有点纠缠,矛盾;譬如,理智和情感之间的矛盾,社会责任与个体生活需求的矛盾,还有就是需要依靠的女性与独立自主的女性之间选择上的困扰。

  北岛诗的“质地”是坚硬的,是“黑色”的。80年代初,海明威在中国大陆曾经是很受欢迎的作家之一。有的人便把北岛比作海明威式的“硬汉子”。这是因为他的诗表现了强烈的否定意识,强烈的怀疑、批判精神。这种怀疑和批判,不只是针对所处的环境,而且也涉及人自身的分裂状况;这是北岛“深刻”的地方。下面,我们来读北岛著名的《回答》。这首诗最初发表在《今天》的第1期(1978年12月)上,次年被《诗刊》转载。很多人认为这首诗写于1976年4月的“天安门事件”,是对这一事件做出的反应。但齐简在回忆文章里(《诗的往事》,收入《持灯的使者》一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提出,《回答》的初稿写在1973年3月15日,最初的名字是《告诉你吧,世界》(齐简保存有这一初稿),后来多次修改,才成了我们看到的样子。其实,是不是针对“四﹒五”天安门事件,我觉得并不是那么重要。谈北岛很难不提到《回答》,一是它确实影响很大,还有是因为北岛这个时期的诗的特质,他的表达方式,在这里面表露得最充分。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早期北岛诗的精神素质,那种否定的,宣言式的诗情,坚定、不妥协的意志,和北岛的用语、句式。这贯串在这个时期他的很多作品里。如《宣告 —献给遇罗克》。遇罗克是文革期间北京的一个中学生,曾经写文章批判“血统论”;因为这篇文章以及其他一些言论,被判处了死刑。这首诗是献给他的。

  2,意象群

  刚才我们讲的是北岛诗的特质,是一种印象式的把握。这种感觉、印象,在诗歌分析中,有时是重要的。也就是某种情调,某种氛围,某种质地。当然这是一种感性的,或者说初步的印象。它不是很严密,也不够深入,但有一定的价值。有时候,在读一些非常学理化的,分析繁复的批评文字之后,反而会觉得有些精彩的“印象式”批评,清新,更有智慧,更能抵达对象的“本质”。当然,这里对北岛诗的印象只能算是初步的、表浅的,这是我们读北岛市都能获得的了解。为了进一步把握北岛诗歌的某些要素,还应该有些展开。这就是从诗的意象性质及其组织方式上来解析。

  在80年代初,北岛对他自己的诗谈得很少。舒婷、顾城和杨炼就不同,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写作有许多谈论。我们看到的当时北岛唯一谈论自己的写作的文字,是1982年在《上海文学》“百家诗会”上一段几百字的短文。这对理解他的诗有很大的帮助。这段话首先讲到诗歌的目的,诗和现实生活的关系。他说,要通过写作,建立一个“诗的世界”,这是一“独立的世界”,“人道”和“正义”的世界。这个观点跟顾城等人的看法有相似的地方。比较起“十七年”和文革期间的主流诗歌观念来,相异之处首先是一种人道主义的理想;另一时诗歌(文学)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和“十七年”的那种文学观念不同的地方是,北岛他们强调诗歌跟现实世界的联系,但是诗歌(文学)世界有它的想象的,“虚构”的“独立性”,“超越”的独立性。在诗的写作与生活目的的关系上,北岛那一代诗人趋向把它们看作是“同一”的;诗歌写作也是在处理、实现人的生活目标,是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的手段。在这一点上,这种浪漫主义的看法,可能和现在有些青年诗人的想法不同。

  北岛在这段文章里还说到,他在诗歌技艺方面,使用了“蒙太奇”的方式。“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概念,简单的说,是通过对画面、镜头(包括音响等)的组接,实现对时空关系的重新处理。这提供了我们理解他的诗歌艺术的两个线索。一个是“镜头”— 也就是诗的意象。在北岛这个时期的诗里,意象的使用十分自觉,意象在诗中,处于十分密集的状态,而且他使用的意象,也大多带有某种程度的象征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80年代有的评论家把他称为“象征诗人”。我在这里提出的几个特征,应该是有道理的。即意象使用的自觉,使用的密集,和意象的象征性。这种“象征性”,有时候是靠“反复出现”,类乎音乐的赋格、奏鸣曲方式来实现的。

  密集的象征性意象这种情形,就有可能在诗的整体中,形成某些“意象群”。如果对北岛这个时期的诗读的比较多,那么,可以看到有一些基本的意象群的存在。一个意象群作为理想世界、或他所说的“人道世界”的象征物出现的,是构造这个理想世界的材料。这些意象大体来自自然界的事物,如天空、鲜花、红玫瑰、橘子、土地、野百合等。这是浪漫主义诗歌经常用来表现美好事物的意象。它们带有和谐(人和人,人和环境)的、正面的价值涵义。北岛诗的另一个意象群,在价值上处于对立的位置,整体上带有否定色彩和批判意味。比如网,生锈的铁栅栏,颓败的墙,破败的古寺等。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

  夜 / 湛蓝的网 / 星星的网结 (《冷酷的希望》)

  你靠着残存的阶梯 / 在生锈的栏杆上 / 敲出一个个单调的声响 (《陌生的海

  滩》)

  我们头上那颗打成死结的星星呀(《见证》)

  让墙壁堵住我的嘴唇吧 / 让铁条分割我的天空吧 (《雨夜》)

  到处都是残垣断壁,/ 路,怎么从脚下延伸 (《红帆船》)

  时间诚实得像一道生铁栅栏 / 除了被枯枝修剪过的风 / 谁也不能穿越和往来

  (《十年之间》)

  可以看到,“网”、“栅栏”,“残垣断壁”等,在他的诗中,都在表示对人的正常的、人性的生活的破坏、阻隔,对人的自由精神的禁锢。这是他对人的生存环境的理解。他的有名的组诗《太阳城札记》,基本上也采用这种艺术方法。组诗最后一首,题目是《生活》,全部只有一个字:“网”。这是一首有争议的诗,主要是说它题目比诗还长,还有就是对生活所抱的悲观态度,把生活看作受禁锢的景况。《太阳城札记》的构思,可能来自意大利康帕内拉1623年出版的《太阳城》。那是一部描述理想的书,在这个太阳城里,不存在私有制,统一分配财产,每天四小时工作,人人平等。北岛在这个组诗中,表现他对当代的“太阳城”的批判,大概是在揭示它的“乌托邦”的,矛盾、虚假的性质。他的《雨夜》,写大雨中的感觉,好像是被雨的墙和铁条所堵住和分割,置身于监牢之中。这种相像方式和意象方式,让我们想起波特莱尔的《恶之花》。我不说是“影响”,因为这无法落实。其实准确说,是想起陈敬容翻译的波特莱尔,也就是发表在《译文》(这个刊物58年以后,改名《世界文学》)1957年第7期上的那组选译。这里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在当代,有不少诗人是通过翻译而不是原文来阅读外国诗歌的。不过,现在的情况有了改变,有一些诗人的外语很好,自己也译诗。但总的说,外国诗对中国新诗的影响,还要考虑翻译的因素。比如戈宝权对普希金的翻译,穆旦(查良铮)对普希金、莱蒙托夫、拜伦等的翻译。诗歌翻译在中国现代诗歌建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是一个研究不多的课题。

  北岛这个时期的诗,从另一个角度说,有时会觉得意象的涵义过于确定,诗的“主题”的表达,和读诗人对“主题”的探求,“通道”都比较确定。抽象的说,很难说是好,还是有缺陷。但在文革之后一段时间,既有诗的意象和形式的创新,又有某种“主题”的确定性,这种诗,应该更受读者的欢迎。那个时候,还是非常需要“主题”的,大家有许多的看法、情绪、观点要表达。北岛的好处和某些弱点,可能都包含在这里。北岛后来据说对他早期的诗评价不是很高,那是他过分的看到“弱点”的一面。

  3,悖论式的情境

  除了意象的性质,我们还要看看这些意象的组织方式。这也许更重要。这些有着对立的价值内涵的意象,在北岛的许多有代表性的诗中,常处于密集、并置的结构方式;它们因此产生对比和撞击,有时形成一种“悖论式”的情境。如果要从现代文学中寻找相近的例子的话,也许可以举鲁迅《野草》的部分篇章。关于鲁迅在《野草》中创造的“悖论式”情境的分析,同学们可以读李欧梵先生的一篇文章。文章收在乐黛云老师编的《英语世界中的鲁迅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这本书里。李欧梵引用了一位叫查尔斯•阿尔伯的学者的发现,认为《野草》“悖论式”情境的主要结构原理,在于隐藏在意象的对称和平行的对立两极的交互作用中(第195页)。比如《野草》的题辞:“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样的结构在《野草》中十分常见,《影的告别》、《复仇》、《死火》、《失掉的地狱》、《墓碣文》、《死后》等等。“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死尸在坟中坐起,口唇不动,然而说,‘待我成灰时,你将见我的微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里,鲁迅的《野草》是一本独无竟有的,很奇妙的书。它的思考、情绪,比北岛诗的“悖论”,要复杂,也深刻得多,下面我可能还要讲到。北岛诗中意象平行、对称的并置结构,我举一些例子: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回答》)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

  岁月并没有从此中断 / 沉船正生火待发 / 重新点燃红珊瑚的火焰 (《船票》)

  走向冬天 / 在江河冻结的地方 / 道路开始流动 / 乌鸦在河滩的鹅卵石上 / 孵

  化出一个个月亮(《走向冬天》)

  万岁!我只他妈喊了一声 / 胡子就长出来 / 纠缠着,像无数个世纪 / 我不得不

  和历史作战 / 并用刀子与偶像们 / 结成亲眷…… (《履历》)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归程》中的“梧桐树上的乌鸦”(不是凤凰),“陈叶”和“红色的蓓蕾”在灌木丛中摇曳,但“其实并没有风”。有时候,使用的意象本身就有着复杂的,对立意味的含义。如上面提到的《船票》,“沉船”正“生火待发”,点燃的是“红珊瑚的火焰”。我们读过鲁迅的《死火》,里面说,我坠在冰谷中,“四旁无不冰冷、青白,而青白的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纠结如珊瑚网。”“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结,像珊瑚枝”。可以看到,北岛诗中的“红珊瑚火焰”,既包含着燃烧、生命勃发,也有着冻结、死灭的双重含义,这个意象自身,就有着对立的,悖论的因素。这种有着不同价值内涵的意象并置,和使用有复杂成分的意象的诗歌方法,它所要展示的是两方面的状况:一是环境,现实处境,一是人的行动和内心状况。从前面一点说,在当时,北岛比其他的诗人都更坚决地指认和描绘生活、历史的荒谬、“倒置”的性质。从后一方面说,它们提示了处于这一时空中的个人,在争取个人和民族“更生”时,可能陷入的困境,前景的不确定,和个人内心的紧张冲突。

  现在,我们来读他的一首短诗《走吧》。这首诗不是北岛最好的作品,但比较短,对我所要讲的问题具有“典型性”。

  走吧 ,
  落叶吹进深谷 ,
  歌声却没有归宿。
  走吧,
  冰上的月光,
  已从河床上溢出。
  走吧,
  眼睛望着同一块天空,
  心敲击着暮色的鼓。
  走吧,
  我们没有失去记忆,
  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走吧,
  路啊路,
  飘满红罂粟。

  我就做一点笨拙的“解读”。这种“解读”。在很大程度上,是把诗“条理化”、“散文化”,这可能很要不得,好处是象我前面说的,满足我们对“主题”、“意旨”的心理需求。先看第一节的“却”字,连接了人和自然界的对比:有栖身地的落叶,和没有归宿的人的歌声。归宿,栖身地,是人获取安定感的根基,但是,正如北岛在《一切》里说的,“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河流“溢出”的这种奔腾、流动,也许只是虚假的幻觉。天空和暮色,在这里是一种并置的对立关系,是超越性的追求,及对这种追求的有效性的怀疑。拥有记忆,是人能够理解现在,设计、安排未来的保证;但寻找到的,却是“生命的湖”。“湖”在北岛诗中,是水的汇集、静止,而不是扩展、流动。在另一首短诗《迷途》中,有这样的句子:“一颗迷途的蒲公英 /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最后,路上飘满的红色花朵,能够给人安慰,使人喜悦;但是,这些花却是有毒的。这首诗展现的是一个“分裂”、“悖论”的情境。“悖论”不仅是人的处境,也关乎人自身。不过,在断裂、矛盾的状况中,又贯穿着一个不妥协的,固执追寻的声音:“走吧”。这表现了此时北岛,一个“理想主义者”对人的力量的信念:分裂的世界,“两难之局”靠人的介入,参与,会有获得弥合、超越的可能性。

  我们读过鲁迅的《过客》。北岛诗的“叙述者”,也有那个“过客”的“反抗绝望”的精神素质。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走人生长途,遇到“穷途”,听说阮籍先生也大哭而回,我却也象在歧路上一样,还是跨进去,在刺丛里姑且走。“过客”不接受老翁关于往回走的劝告,也不接受女孩的安慰和布施,不愿认同对虚幻前景的承诺。北岛的诗里,也有类似的表达。《红帆船》中写道:“我不想安慰你 / 在颤抖的枫叶上 / 写满关于春天的谎言 / 来自热带的太阳鸟 / 并没有落在我们的树上 / 而背后的森林之火 / 不过是尘土飞扬的黄昏”。北岛还写道:“不祝福,也不祈祷 / 我们绝不回去 / 装饰那些漆成绿色的叶子”。大概是,祝福意味着抱有奢望,而祈祷说明有所畏惧。但是,就在这希望和绝望所构成的“悖论漩涡”(这个词是李欧梵先生的发明)里,诗的“叙述者”做出向前走的决定:这是因为,归根结底他对“时间”抱有信心。相信“时间”,就是相信“希望”,就是相信“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回答》),就是相信,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岁月并没有从此中断”(《船票》),就是承诺,“除了天空和土地 / 为生存作证的只有时间”(《红帆船》),就是坚信“也许全部困难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时间总是公正的”。

  这样,我们在谈论北岛这个时期的诗的时候,还应该加进一个重要的意象,这就是“冰山”。这是关于自身、关于个体,但也是关于“一代人”的意象。它意味着坚决、执着、孤傲,但也意味着艰难、险峻。他们表示要留下一切多余的东西,“把钥匙留下”。“把梦魇留下”,留下“最后的一份口粮”留下一切可能妨碍他们意志高扬的约束,“在江河冻结的地方 / 道路开始流动”(《走向冬天》),走向最不利于他们,却最有可能与他们所要质疑、批判的对象“交战”的地方。

  最后,我要说明的是,今天讲的北岛的诗,是他早期的部分。后来,北岛的写作发生了许多变化。80年代中期,变化已很明显。移居国外之后,对自己的诗歌写作所做的调整就更加突出。对他后来的诗的阅读、分析,需要有另外的时间。从一种“风格”的印象看,也许欧阳江河的描述有一定道理:北岛近作在“诗歌精神”上和早期作品有一致性,其变化是,近作“其音调和意象是内敛的、略显压抑的、对话性质的,早期作品中常见的那种预言和宣告口吻,那种青春期的急迫形象已经甚少看见。”(《站在虚构这边•北岛诗的三种读法》)我想,这是很自然的。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况且,北岛也已不年轻。

(节选自洪子诚关于北岛诗歌研究文章)

责任编辑:
admin


相关文章:
  • 二毛的诗歌与美食 (07/25/2014 17:21)
  • 比海子更寒冷,比烟花更寂寞 (06/12/2014 19:43)
  • 习近平到北大考察参加纪念五四诗会 (05/05/2014 00:46)
  • 《中国新诗百年大典》入选诗人名单引争议 (05/16/2013 12:39)
  •  
    Copyright © 2001-2014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