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诗歌除外”,拒斥多少人才?
文章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严建飞 发布时间:2005-06-24 09:59:10 点击指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作品选读


  今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然而在作文全国卷“文体不限”之余,犹有诸多省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浙江、湖南)卷是“诗歌除外”。看后如骨鲠在喉,不得不吐。

  语文语文,自然一分为二:语言、文学。而诗歌,不独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更被誉为“文学中之文学”。高考作文,作为语文高考的组成部分之一,对诗歌写作有所包容,自然是理所当然之事。

  纵观主张高考作文排斥诗歌者,其观点不外如下诸种。其一:诗太主观,孰优孰劣,缺乏一个尽量客观的评判标准,倘诗歌进入高考作文,将导致高考阅卷上的操作难度,评判标准缺失。然而,这并不成其为问题。科考了多少年,也就差不多考诗考了多少年;而这悠悠千载,不也就这么考了下来吗?物以类聚,既谓为诗,总有共性;真“无达诂”者,还是少数中之少数。此种观点,可谓为诗之“不可解”论,倘任其泛滥,必将导致诗歌鉴赏上的虚无主义。

  观点之二,诗关灵感,“考场能作出什么诗来”?这种观点,其实也不值一驳。既然考场命题,自然无论是诗还文,都相去无几。中规中矩,自是中品,且必占多数;能出彩的,方为上品,而只居少数。诗是如此,文又岂不然?每年考场,固然不缺出彩之文;然而在诗,却也不乏。传诵千年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湘灵鼓瑟诗》),即是唐诗人钱起科场之上的妙手偶得;倘放今天,判他个满分作文,也并不为过。

  观点之三,诗“无用说”,“诗歌日益淡出人们的视野、生活”云云。这种观点,更是大谬不然!高考乃是大学的入门考试,而大学课程,倘凡有“用”则开,无“用”则不开,岂不是成了职业学校、技术学校,还叫什么大学呢?我一向认为,任何事物发展,总离不了环境,也即鲁迅先生所谓,“生长的泥土”;而最为得力之“泥土”,则莫过于体制的支持。可以说,中国所以中古千年,诗歌繁盛,致有“千年诗国”之称,即与科场考诗有着莫大的关联;而今日之所谓诗歌“衰落”,亦与高考不得考诗,有着一定干系。倘再任由二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恐将无穷匮矣,“诗国”难再。

  想当年,臧克家先生考山大时,闻一多先生判为满分之作文,也就不过三句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何其芳先生,能入北大,也是因诗。而在毕业数年之后,何其芳先生主持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时,录取前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先生,同样也是缘其诗歌。——高考,作为全国性的人才选拔考试,理应具有包容性,广泛性;倘再“诗歌除外”,当把多少可造之才,拒斥在高校门墙之外呢!

责任编辑:
小鱼儿
该文已有篇评论,您可以查看或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 谢冕的热脸和文化官员的屁股 (11/08/2008 10:48)
  • 八旬翁抄编600多万字诗选 3年写秃70多支毛笔 (11/08/2008 10:25)
  • 大仙:诗人直奔新民歌而去 (11/08/2008 10:22)
  • 叶匡政:茅盾文学奖是一出情景喜剧 (11/07/2008 12:19)
  • 诗人又当以何为职业? (09/10/2008 16:34)
  •  
    论坛作品选读
    诗歌报超级访谈
    翻译诗歌
    Copyright © 2001-2006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