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谢冕的热脸和文化官员的屁股
文章来源:cat898.com 作者:秦岭 发布时间:2008-11-08 10:48:30 点击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精华帖子


中国诗坛大掌柜谢冕那张温暖的脸,没防着就贴到了冷屁股上。你当在啥地方?嘿嘿,在天水。那里是诞生中国古代诗坛千古壮锦《诗经》之《秦风》的地方,是唐代诗仙李白故里,也是在下心灵深处最美丽、温馨的故乡。冷屁股里包裹的啥?用天水话叫巴巴。啥叫巴巴,屎嘛。

“热脸贴在冷屁股上。”这是天水民间惯用的口头禅,其意无须诠释,人人亮清着哩。巴巴,谁肚囊腺里没有那才叫闭门羹,但天水文化官员的冷屁股,谢冕老儿恐怕真个的没见过。冷飕飕脏兮兮的,像啥?他妈的还能像啥。

我初闻这桩中国诗歌艺术领地里的旷世奇观,源于天水诗人王若冰先生的两篇网络博文,大意是诗坛人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谢冕、《诗刊》副主编林莽、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刘福春一行前往天水与地方诗人见面,这本当是中国诗坛高端与天水区域文化交流、碰撞、交融、探幽、悟道的历史性机缘,本当借此可以展示这片神奇古老土地上“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秦风古韵,本当……统统非也!谢冕一行的几张热脸却贴在了天水文化、宣传部门滚圆、肥厚的冷屁股上。王氏两篇博文中的表达有4个看点,一曰“其间,文联、宣传部门大小人等无一人参加——此前,我已向他们汇报。”二曰“在天水,我们将谢老一行到来的情况给有关领导汇报时,对方以跟他们没有业务联系而推辞,所以谢老一行在天水的活动由诗友们自己来安排(AA制)。”三曰“与天水不尊重文化人成为对比,礼县方面对谢老一行到来做了周密安排。”四曰“谢老师对天水历史文化充满兴趣,还喜欢品尝天水小吃。他问我,天水有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遗迹,为何旅游业发展不起来?我无言以对。”……引文至此,我方亮清。呜呼!休怪天水文化官员漠视文化,只怪谢冕老儿脑袋上没有戴乌纱,文化官员只认官员不认文化,你谢冕不就是来自京城的诗坛“教主”嘛。天水话曰:“教主算个啥球东西嘛?”如果中组部给谢冕封个啥啥啥“长”,球就不是球了,球就是爷,升格到混球呢,那就是爷的爷的爷的……爷。

至于啥球东西到底是个啥?据说文化官员有文化官员的定义。有个听来的故事,大体未必不真,说是文化官员很少在对外交流中对天水8000年灿烂文明有足够纵深的认知,并在时代背景下强力传承和弘扬。相反,听众的耳刮子里倒是灌满了官员近乎陶醉的咏颂:“咱天水小伙子还有在中南海看大门的哩,咱天水白娃娃还有给京城首长当保姆的哩。”闻之,大骇!我不晓得天水历史上有没有在朝廷当太监的,如果有,除了下面不硬梆,哪达不比你谢冕老儿声威光鲜?不晓得,并不等于不可推断,天水自古帝王迭出:伏羲、女娲、轩辕、嫘祖、嬴非子、秦襄公、秦穆公、苻洪、苻坚、李渊 李世民……于时于地于情于理,我就不信没有几个天水籍的太监,如今看来,当年的太监准是坚守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尊严和羞处,压根儿就没有把千古“美名”留给你,人家太监当是当了,你冷屁股即便被热屎熏成酒糟,人家也不给你酩酊陶醉的机会。太监没球,是把你当球了。

不是说学界权威到地方非得消受地方文化官员的基本礼遇,真个不是!谢冕岂在乎这个东西,问题在于文化官员对待文化、识别文化、欣赏文化、推销文化、链接文化、提升文化的基本常识、态度、责任、天职的缺失与幼稚。无知者无畏,循此逻辑,谢冕和天水的关系,应了一句天水歇后语:“捏的耳刮子擤鼻哩——隔得远着哩。”

脑海里突然浮出当年的山东泰安。在那里,一个文人的简易之旅,提升了一个城市和一座名山的文化精神。此山乃泰山,此人乃冯骥才。

当年的冯骥才初赴泰安,大概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轻而易举的一篇小文《挑山工》,地方文化官员如获至宝,全文镌刻于岩,并作为泰山文化的精神象征研究复研究,开掘复开掘,最终成为泰山整体文化中最具人文特质的文化符号。泰山的文化官员屡提此事,无不为之振奋自豪。如今老冯屡赴泰安,成为一种艺术成果输出者和区域文化链接的标志和象征。去年在一个文学笔会上和山东的文化官员扯闲,对方得知我与冯骥才有交,反复让我代邀之,其诚其恳,让人感动。又例:梁衡名篇《晋祠》之于山西太原,贾云名篇《蝴蝶泉边的蝴蝶会》之于云南大理,郭小川名篇《团泊洼的秋天》之于天津静海,又例……言而总之,学界权威的行走,实乃是心灵的行走,是携带着思想的,是敞开着肺腑的,是捧托着魂魄的,是高举着精神的,是延伸着触角的,是期待的,是探寻的,是咀嚼的,是品味的,是发现的,是评判的,是聚焦的,是切入的,是馈赠的,是赋予的……他们的步履一如倾注笔端的情愫,往往能够最直接地给区域文化注入生命的血液和人文元素,并加速区域文化板块结构的重大变化和提升。这不是常识,是道理,连天水背洼里吃草的老叫驴都晓得的。

话说回来,天水深邃奥妙的文化沃野中,哪点不渗透着历代文化人思想轨迹的闪耀和光华?说来有趣得很,同为诗人,当年唐代诗圣杜甫携妻带子在天水留下的20多首瑰丽诗篇,诸如名句“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李白、王昌龄、高适、王维、陆游等历代数十位诗人为西汉飞将军——天水人李广咏颂的上百绝唱,诸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诸如“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早成为文化官员们会议桌前的频频说道,并使文化官员们的铁饭碗愈加的铁而又铁。蹊跷的是,吃着文化饭,竟然也会吃一忘二,这与吃人饭不拉人屎何异?呜呼!天水不同于泰安,把冷屁股给谢冕,似必然也!

也巧,谢冕一行在天水时,我为了创作与百花出版社签约的长篇小说《皇粮钟》,在天水民间采风。与谢冕一行偶晤席间,左右均天水诗坛才俊,其气融融,其氛洽洽,竟然未料到诗人们之唯一抱憾,涉及到文化的权力操持者与天水文化倾斜的关系,诗人们对文化和故乡的感情和热爱,着实让人心动怦然。

某夜,在天水中心广场赏故乡明月,有俩老汉打赌曰:“广场就是广场,讲个通透豁然,偏偏年年像烙煎饼一样翻修,有时像灯具展销,有时像迷魂阵,你信不信?明年准又要修,否则栽满的柏树蓬勃起来,就是烈士陵园了。”

无意更多地附加有关文化创造得失的个例,只是觉得诗人们的喟叹与庶民百姓的扼腕竟是不谋而合,像刀子样深扎在文化的命根子上。在权力社会,既然城市文化的科学发展取决于文化官员的决策和经营,那么,花老百姓的钱,却让文化人和老百姓一起悲哀,至少驴不会这么不善良。

看到王若冰的博文时,我已返津,我不晓得谢冕一行离开天水时,是否像当年新闻巨擎范长江一样以学者的眼光对“陇上江南”进行了全新的注解!反正我离开前,去一家收费公厕解决裤裆靠后位置的燃眉之急。收费的老女人说:“五毛。”我指着墙上悬挂的收费公示牌说:“明明两毛啊。”女人答:“看来你这娃不急吧!等憋急了再来,五元你也不讲价。”

写下这段破文字,感觉热乎乎放了一泡,赚不了稿费,形如倒贴五元,观摩了一个守厕所的老女人乐而开笑的文化风采。

责任编辑:
admin


相关文章:
  • 二毛的诗歌与美食 (07/25/2014 17:21)
  • 比海子更寒冷,比烟花更寂寞 (06/12/2014 19:43)
  • 习近平到北大考察参加纪念五四诗会 (05/05/2014 00:46)
  • 北岛诗歌的技术性研究 (08/29/2013 15:48)
  • 《中国新诗百年大典》入选诗人名单引争议 (05/16/2013 12:39)
  •  
    Copyright © 2001-2014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