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刊首语] 一个诗人的力量
文章来源:《诗歌报季刊》 作者:见闻 发布时间:2005-01-28 13:11:03 点击指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作品选读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77 次) 时间:2002/02/01 06:47pm  来源:见闻

  在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诗人也不甘寂寞起来,在某一段时间里,都说诗人的春天临近了,诗歌的枯树发芽了,我看是过于乐观了。
  网络虽然打开了诗人的心灵之窗,为诗人们开创一个虚拟的生存空间,但并没有使诗人们现实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得到多少实质性的改变。在商品经济和快餐文化的冲击下,诗歌依旧是孤芳自赏的镜中花。网络诗歌表象的繁荣,说到底只是打破了发表的桎梏,唤醒了诗人潜在的欲望,五彩缤纷的背后是眼花缭乱,山头遍地,旌旗无数,仔细看去,甚至有一杆大旗下面只站着一个人在摇旗呐喊的,感其勇气可嘉之余,最多也只能叹一声动作优美姿势难看而已,由此也不难看出诗人的浮躁之气正在肆无忌惮地升腾。面对此情此景,冷静才是诗人们的一剂醒脑良药,网络诗歌已经到了认真梳理的时候,否则可能成为诗歌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要使网络诗歌的精品经过梳理而淀积下来,我认为最好的载体还是印刷品,要将印刷品的优势与网络结合在一起,为诗人、为诗歌服务。
  在现有的官办和民办诗歌刊物中,以网络诗歌为立足点的更是凤毛麟角,小鱼儿执编的《诗歌报》季刊,为梳理网络诗歌争取恒久的生命力开了一个好头,也可能是把网络诗歌纸质化的第一个吃螃蟹者。从这份刊物选稿来看,是力争保持中立的,毕竟在现今的诗坛,要求诗人们步调一致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尽量求大同而存小异,我所说大同的是诗人和平共处,小异的是创作风格可以不拘。要提倡开展正当的诗歌批评,杜绝无聊的人身攻击,要多出诗作,少出理论,避免重蹈“理论大于诗歌”的覆辙,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
  说实话,编辑诗刊多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计,官办诗刊尚感囊中羞涩,何况民办诗刊(而且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环境下还不太允许民间办报办刊)?在我所见到的民办诗刊中,我最佩服的有两个诗人,一个是安徽怀远的《淮风》主编刘钦贤,一个是重庆的《国际汉语诗坛》主编张智,且不说这两份诗刊遍选的作品质量有多好,而是在于他们把一个诗人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地步,这两份诗刊一个办了十五年(诗人也已经年逾八旬),一个办了七、八年,现在依然在办,但他们都不是有钱人,在极其困难时期,是依靠诗歌的力量挺过来的,这在整个诗坛也是绝无仅有的。如今,小鱼儿创办《诗歌报》季刊,也是依靠一个诗人的力量,但愿不会成为“烂尾工程”,不要真的成了“特别纪念专号”。网络诗歌需要这样的诗刊来梳理,网络诗人也需要走出网络的象牙塔,显露其庐山真面目,所以这样的诗刊应该是有生命力的。我始终相信,一个诗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致的结果,就是无数诗人力量的聚合,最终形成诗歌无形又无限的力量。这里套用孙雯做广告的一句话:“坚持就是胜利!”
  祝《诗歌报》季刊越办越好!

责任编辑:
小鱼儿
该文已有篇评论,您可以查看或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 [开篇大作] 三青年诗选 (01/28/2005 13:09)
  • [挑战者]  精华热贴:《沙发》 (01/28/2005 13:05)
  • [挑战者]  沈鱼自白:在诗与生活的边缘徘徊 (节选) (01/28/2005 12:59)
  • [挑战者]  诗人力作——雪松3首 (01/28/2005 12:57)
  •  
    论坛作品选读
    诗歌报超级访谈
    翻译诗歌
    Copyright © 2001-2006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