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李小雨:宋祖德是真诚的
文章来源:宋祖德搜狐博客 作者:李小雨 发布时间:2010-03-09 10:11:30 点击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精华帖子


论宋祖德诗歌中的悲剧情怀 

     李小雨

  (本文作者李小雨是中国著名诗人、中国著名诗人李瑛的女儿、《诗刊》杂志编辑。)

  宋祖德把自己的又一本诗集命名为《我是一片云》,这名字美丽婉约而又暗含了云的特性:洁白、轻柔、脆弱、忧伤、易逝,无定……就象本书中这几十首爱情诗所表现的爱的主题一样,无意识中展露出了强烈的悲剧情怀。这些诗,或写到生命,或涉及自然,或关注爱情,几乎首首诗都能找到悲伤的影子,“苦恋”,“凄婉”,“折磨”,“沉重”,“残忍”,“忧伤”,“伤痕”等在诗中比比出现,即使是歌唱快乐的平常心,也是在“经历了一段孤独的痛苦之后”;即使是书写异常优美的爱的力量:“淡淡的甜美,青纯的溪流,宁静的草地,优雅的古典音乐,皎洁的夜空,欢快的海鸥”,也是在“我”的“一颗历尽艰辛的爱的心灵/徘徊于迷惘的十字路口”时的所遇。可以说,悲伤像影子,无时无处不渗透在几乎所有诗中的字里行间,形成了他的诗的思想内容和美感特征。

  什么叫“悲剧精神”?文学史上曾定义为“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也可以解释为人类为实现理想境界的永恒的追求和搏击,更进一步讲,是对人类终极命运的不可抗拒性的黯然神伤(昌耀语)。在宋祖德的诗中,它的主要美感特征就表现为悲情,从诗的表现方式上看,大体可分为独白式的直抒胸臆,简短的抒情问答,从诗的思想内容上分析作品所表现的三个层面,可以看出“悲剧情结”在其诗中的的发展轨迹。

    一、对爱的质疑和自我写真。

  祖德在人生奋斗之路上曾经历尽坎坷,他辞职下海后在海南创业屡遭磨难,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他曾经独对海边的一棵椰树倾诉衷肠,因此,他表现在诗歌中的悲剧情怀,常是以漂泊为背景的苦难,以善恶、是非为标准的传统悲剧的价值判断,他展示的是爱而不得的痛苦,他长久经受的磨难转化在诗中,就是屡屡的错失、误会甚至背离,这些又被他以独白的方式呈现出来。他诗中的爱总是有距离的,不是等待,就是离别,不是断裂,就是无奈,两个人总被时间或空间阻隔:“你真忍心/从此永不接我的电话/从此永不听我的声音/……如果你决意让我/伤痕累累/我将无悔受到你的/摧残/因为你曾经/是我的爱”,“你离开时为什么不留下/片言只语/你离开后为什么不写一封/书信给我/……难道你的心真有那么残忍/永不给我任何回音”……他对爱情是声声叩问、句句质疑,并转化为寻而不得的绝望:“最先被伤害的/最多被伤害的/往往是真爱”……这些写于天南地北的小诗,许多都是在飞机场或旅途中匆匆而作,就是这种动荡不安的漂泊感,更融进了诗人自身经历的磨难和挫折,他库苦寻真爱却得不到答案,常常是独自一人面对空茫,他苦苦拷问着对方也拷问着自己,这其实就是在拷问爱情。与八十年代诗坛流行的存在主义、虚无主义不同,祖德对爱情并没有采取嘲讽、拒绝的完全不信任的否定态度,他始终是认真的。因为他有自己坚信的人生哲学:“艰难曲折的日子/一经过去/终究会绵延成/美丽的风景”。在这里,有一首诗不得不提到,就是这本诗集中唯一一首用叙事方式写作的《真爱》,他写到一个因爱而哀伤迷惘的女孩每天在侯机厅守侯男友而不归。直到有一天,所有的旅客走光之后,她又留了一会,才看到她的男友拖着伤残的身体果真走在最后,两个人紧紧拥抱,女孩子说了万遍“我爱你”,诗的结尾是“她用一万遍‘我爱你’/连结策划能够世界上/最长的一条线/环绕地球转一圈/然后紧紧地/将她和他绑在一起”,这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可以看成是作者心中最崇高最完美的理想的爱的标准。

  但是,世俗的现实社会是强大的,理想中的爱情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作者与爱情的距离,也正是个人与现实的距离,这也造成了他对爱情的失落感和永不停息的质疑、扣问和追寻。

    二、以景代人的爱的普遍关照。

  祖德的诗中,对爱情的质询常用“你”来称呼,“你”是爱人、是朋友,是遥远的怀想,甚至可以是任何所见之景。祖德似乎能够把万物都赋予生命,使之成为爱情的对应物并与自己的心灵沟通。比如写《鸡鸣》,鸡鸣在黎明前嘶哑的声音成为想象中爱人的声音,“他依然勇敢地啼叫/在最深沉的黑夜里/为曾经的爱/歌--唱--/也许是执着/也许是疯狂”;《富士山》在诗中是一位婀娜少女,“我张开热烈的双臂/想拥抱你/我贪婪地欣赏这份凄美/以我冻僵的身躯/以我生命的最后一秒”……还有《海浪》、《钥匙》、《蝴蝶》等,这些景物正成为作者心灵中另一个自我的对应物,也因此使爱情这一主题更加丰富、更加开阔,更加自由,“爱情”已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而是泛指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同时,对于一个想超越个人之爱而表现更深广主题的诗人来说,爱情又只是诗歌中出现的载体之一,通过描写爱情,可以引发其他的感悟。这就解释了作者为什么在事业成功之后仍然不断地写作了那么多悲伤的诗。这种悲情,是作者从自我的痛苦延伸到对一切生命的痛苦的普遍关照,因此,这些景物可以是借代的、虚拟的,但却更具有真实性、典型性,从中折射出主人公对生活和命运的不甘和搏击。

    三、对自我的期许和永恒的追求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题材。我们注意到,在浓郁的悲情之外,祖德的这些诗都有一个亮色的结尾,安慰也好期待也罢,在这些诗句中,作者所透露的还有面对世俗社会中人类生存困境背后的恒久的人格升华,因为只有人类的崇高和尊严,才是对命运的抵抗。他对世界的看法,则在悲伤之外更加平静和豁达:“有时候觉得/孤独何尝不是一种美好/冷冷地思索一番/世界变得冷静了许多/我们总是苛求海的纯洁/于是,我们失去了太多的风景/如果我们的视线变得/象海一样宽容/我们会拥有更多的美和梦”,他甚至不惜在自己已复原的伤痕上鞭打,剖析自己的灵魂,因为他坚信“曾经被刺痛的伤疤上/依然会重新长出/一段新的爱情故事”,在这部分诗句中,作者有意识地抛弃了狭隘和功利的价值观,超越欲望,全面静观,进入了一个更为深刻博大的人生境界,这些诗句中包含着对世界的更为成熟的人生主张。

  宋祖德是真诚的,这些诗句来源于他全身心热爱拥抱的生活,爱之弥深痛之愈切,正式这种痛感和追寻不得的失落感使他从生命本体上来理解爱情和人类的悲剧,以博大的仁爱和之怀来分担沉重的痛苦。在显示的泥泞与荆棘中跋涉,爱是灯盏,失去了爱,人类就会陷入蒙昧的暗夜,因此,叩问爱情的过程,也是叩问自己的过程,净化灵魂的过程,提升精神的过程。

  综上所述,宋祖德的爱情诗中的悲剧情怀和追寻的痛苦成为他在人生之路上的亲密伴侣。通过这些精神上的炼狱,使他时刻提醒自己,激励自己,在疲惫的旅途中不致于摔倒。悲情是力量,是批判的精神,是抵抗世俗平庸生活的良药,是对明天的希望。同时,爱情也永远不可能完美,它是残缺的,正是残缺的美才更为凄楚动人,涵盖着更为广阔的人生主题。

  不停步的云一样地追寻,永生永世的热爱,愿祖德的诗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前行。


责任编辑:
admin


相关文章:
  • 二毛的诗歌与美食 (07/25/2014 17:21)
  • 比海子更寒冷,比烟花更寂寞 (06/12/2014 19:43)
  • 习近平到北大考察参加纪念五四诗会 (05/05/2014 00:46)
  • 北岛诗歌的技术性研究 (08/29/2013 15:48)
  • 《中国新诗百年大典》入选诗人名单引争议 (05/16/2013 12:39)
  •  
    Copyright © 2001-2014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