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宋醉发与中国诗歌的脸
文章来源:陌生 作者:古筝 发布时间:2010-04-10 19:56:12 点击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精华帖子


 

——答《陌生》诗刊主编古筝十问

 


时间:2009年12月31日

地点:南京VS福州

形式:网络

 


一)
古 筝:仿佛一支魔笛,一架相机便给了你将中国最优秀诗人们的脸聚集在一起的理由,但仅仅聚在一起展示是不够的,我想知道的是,你最终想将诗人们的精神风貌推向哪里?

宋醉发:在我的想象中,手里的相机并没有魔笛那么梦幻,它更像一个厚重的信封,把我能见到的诗人们精神风貌收进去,寄往未来。可我不知道谁是那个匆匆的邮差。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我在《献给过去和未来的摄影》一文中说:“《中国诗歌的脸》是献给过去和未来的摄影,是中国新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发展脉络的影像见证,是中国当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
古 筝:《中国诗歌的脸》(第一辑)2008年由中国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后,其影响和穿透力遍及当下诗坛。“中国诗歌的脸”这个诗性的词组已成为你的专利。据说这本诗人影像与诗歌结合的画册历经五年艰辛漫长的拍摄过程,是怎样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理想致使你坚持下来?《中国诗歌的脸》使得你成为诗人当中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诗人。你实施这项惊人拍摄计划时有没有接受过经费资助?当时你的经济状况如何?

宋醉发:1982年,读大学期间的我,在《吉林日报》开始发表诗歌,就此与诗歌结下不解之缘。在2003年拍摄初期,我的心理动力很简单。想起自己是多么希望能看到屈原、李白等古代诗人的模样,我就在心里说,如果我去拍摄,就可以让未来的读者看到三十多年来中国当代有影响的优秀诗人群像,为什么不呢?可是我没有想到,《中国诗歌的脸》的拍摄在起步时遇到那么多困难。财力、物力、人力上的艰困自不必说,多次被一些著名诗人拒绝,没有自尊的感受,好几次使我差一点就放弃了继续拍摄的努力。说实在的,拍摄初期并没有什么崇高理想,也许只是因为学生时代就开始累积的对诗歌的敬意吧!不过,随着拍摄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自己正在尝试一种新纪实摄影的手法,这是一种与抓拍大师卡蒂埃.布列松和跟拍大师尤金.史密斯两大流派都不同的新纪实摄影。在2009年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上,我的这个新纪实摄影拍摄方式还引发了一场辩论。(详见我的文章《献给过去和未来的摄影——答潘科们质问〈中国诗歌的脸〉如何能与卡蒂埃.布列松和尤金.史密斯摄影作品相提并论》)我的目标也从最初的花三、五年时间,拍摄百多位诗人,出一本书,变为现在的以毕生精力,拍摄数以千计的诗人,每十年出一本书。相信《中国诗歌的脸》第二辑、第三辑,更值得期待。
《中国诗歌的脸》是我自费拍摄的,之所以坚持自费拍摄,是不愿意让钱的因素左右了自己在拍摄中对诗人的判断。在这个贫富悬殊的年代,我属于工薪阶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前两年女儿在放学时看见同学们一个一个钻进接他们的小轿车,问我什么时候也能有小轿车来接她,我说,老爸可能在物质上算比较穷的家长,但在精神上绝对是个富翁家长。我还指着杂物间里摆放的我的其他艺术摄影作品,告诉她,当社会意识到老爸所创造的精神文化价值时,这里随便哪个作品,都可以拿去换一辆轿车。当然,那也许是10年,或20年以后的事情。

三)
古 筝:你拍摄的“中国诗歌的脸”第一位诗人是谁?(拍摄时间上的第一位)第一辑中收录的150位诗人、20位诗评家肖像,从神态效果或摄影技巧上看你认为哪些拍得最满意?在拍摄的这些年里,你的脚印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哪一座城市给你印象最深刻?我看了你拍摄的这些诗人的脸,男诗人的数量远远多于女诗人,到目前为止,你拍摄的女诗人占多大比例,能说出其中的三、四十个芳名吗?

宋醉发:我拍摄的第一位诗人是食指。
如果从神态上看,比较满意的有食指、万夏、吉狄马加、海男、殷龙龙等;如果从象征意味来看,北岛、杨克、何拜伦、安琪、赵丽华等比较满意;如果从用光、慢门或重复曝光等拍摄技巧来看,唐亚平、陈先发、沈浩波、梁平、格式等比较满意。
拍摄诗人系列走了那么多城市,印象最深的是成都。那一夜,李亚伟帮我约了好几位诗人在翟永明的白夜酒吧喝酒,拍摄。诗人们放纵喝酒,谈论年轻时的故事,争论关于爱情和诗歌的话题,西部诗人的那种颇具文化品味的风情感染了我,至今难忘。
在已拍摄的500多位诗人中,约有百位女诗人,她们占拍摄诗人总数的20%。我能直接想起来的40个芳名是:舒婷、王小妮、翟永明、席慕蓉(台湾)、唐亚平、鲁西西、海男、贾薇、蓝蓝、安琪、路也、小安、刘涛、娜夜、林雪、周瓒、尹丽川、李轻松、施玮、潇潇、寒烟、赵丽华、荣荣、古筝、雪莹、莱耳、子梵梅、紫鹃(台湾)、颜艾琳(台湾)、从容、谷雪儿、君儿、宇向、林雨、沈利、李成恩、旧海棠、巫小茶、冰儿、桥等等。

四)
古 筝:作为一位曾有幸被你拍摄过的女诗人,我深深地感激你镜头中真实的反映出我气质中高贵、自信的一面,这张影像也将成为我一生的珍藏。另外我感觉到你在拍摄人物特写时,最关心诗人丰富的内心和不俗的气质从脸上自然呈现,外在的美似乎并不重要,但女诗人普遍都关注外表情态的美,在这点上你如何兼顾做到让女诗人也满意?

宋醉发:人像摄影有句行话:远取其势,近取其神。《中国诗歌的脸》力图呈现的是被摄对象与其诗歌文本相关联的神韵,所以近景和特写居多。我可以为诗人们因地制宜地想好用光、构图等效果,但我无法代替她们变出唯美神态。《中国诗歌的脸》属于纪实摄影,不是照相馆的美人照。因此,女诗人们的外在美只属于兼顾范畴。一般来说,期望自己得到良好的外在美表现,女诗人可以在拍摄前自行做好发型、化妆、服装等筹备工作。这样我在拍摄的时候,比较容易兼顾。不过也有一些女诗人属于洒脱型的,比如鲁西西,我为她拍摄的肖像,尽管乱发飞舞,仍然非常写意。再比如你古筝,仅仅是一次不经意的抓拍,就呈现了一种天然去雕饰的诗人气质,我觉得这种效果很难得,也很高贵。

五)
古 筝:因拍摄《中国诗歌的脸》的缘故,你有可能是见过当代诗人最多的一位诗人,能谈谈不同地域不同诗人脸部的特征,以及他们的方言习惯体现出来的南北方诗歌特点和差异吗?

宋醉发:也许是因为诗人的流动性大吧,地域性的脸部特征很难辨认。不过方言口音就很明显,尤其是诗歌朗诵的时候。南方诗人大多都有口音。相比播音员式的朗诵,我更喜欢听南方诗人有口音的朗诵,那别具文化风情啊!

六)
古 筝:在《中国诗歌的脸》扉页上有一行醒目的题记:“如果你的内心还有净土,就在那里放一本诗集吧。”为何一定非是一本诗集,而不是一朵十六岁时含苞的玫瑰或者其他一些代表纯净和幸福的物体?另外,“中国诗歌的脸”让你有一种使命感吗?对男人价值的社会体现持何种观点和态度?

宋醉发:很多人问过我,《中国诗歌的脸》扉页上这句话会不会太狭隘,甚至有点像商业广告?我跟他们说,话中所谓“一本诗集”,并非为《中国诗歌的脸》做广告,也不是指其它任何一本具体的诗集。它其实是个象征概念,是一种隐喻,指的是能够不断给心灵带来诗意的某种阅读或欣赏。当然,如果有人坚持那么机械地按照字面来理解这句话,我想,他应该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四十不惑!我的不惑是一种对于自己使命感的不惑。这种使命感使我的平凡生活发生了震动和变化。用一种诗意的表达,就是在保持平凡生活的同时,让自己的梦想不平凡地在月球上开花。当然,身边有不少人不可能看到你在月球上开的花。他们会觉得你所谓使命感,不过是你自找麻烦,或者是你自娱自乐的消遣而已。但我相信,《中国诗歌的脸》以及我提出并倡导的“多面主义观念”,其价值被看清楚需要你拥有以光年为视觉单位的眼光。作为男人,我觉得在家庭和事业上都找到“自我”和“本我”是不够的。大写的男人,应该是找到“超我”,同时不失“本我”和“自我”的男人。

七)
古 筝:谈到“多面主义”,记得这是你在2003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创作观念(其中包含诗歌创作)。你说这个观念与其它艺术观念的不同之处在于:“多面主义提倡让原创‘活’在作品的变化中,而不是‘死’在作者认定的‘最佳’中。”但《多面主义》为什么时至今夏才创刊?我读过《多面主义》前两期,这本与众不同的民刊中的“多面主义诗歌”呈现出一种丰富性、多元性、探索性,同时这也是一本豪华夺人眼球的并且艺术气息浓郁的诗画刊(我说它豪华是因为整本刊物采用157克厚的铜版纸彩印),但我很想知道“多面主义”多方位或立体的创作思维方式,提高了诗歌创作的难度,会不会让创作陷入小圈子内的自娱自乐?

宋醉发:所谓多面主义,指原创者将作品(或创作灵感)有理性地做不同语言向度,不同版本样式发表的创作观念或主张。多面主义观念反对以往原创者只做作品的单面呈现的老观念。多面主义观念认为,每个作品,或者每个创作灵感,都可以有不止一种的面貌呈现。这好比美丽姑娘可以有不同服饰打扮的模样。
《多面主义》诗画刊之所以在观念提出六年之后才创刊,当然是因为经济问题。为此,我要感谢诗人陈隽达每期拿出钱来支持我编印精美的《多面主义》诗画刊。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艺术流派在中国的诗歌、小说、美术、音乐、舞蹈、动漫、电影等创作领域相继出现,各领风骚。但是,中国人始终未曾原创过没有西方母体的先锋艺术观念。多面主义观念填补了这项空白。但多面主义观念的三种向度,一时还难以撼动中国人只呈现一种最佳的老观念。要让多面主义被广泛接受,相信将有一个漫长的阶段。多面主义观念带来的不是自娱自乐,而是一种彻底改变原创,甚至改变受众欣赏习惯的新意识。是的,多面主义观念打开了一扇原创者和受众观察作品的门。如果你听说北岛的诗《回答》有其乾像、坤像,或者有其童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等不同原创面貌时,你不好奇吗?不想读一读吗?是的,《回答》目前没有第二种原创版本,原创者和现在的评论家都觉得《回答》有一种面貌就够了,他们不觉得这有什么遗憾。但是,你不能断定未来的人也会觉得不遗憾,我替未来的人期待北岛写出《回答》的背面,或侧面,不可以吗?

八)
古 筝:2009年8月,黑龙江女诗人雪莹、河北80后诗人曹英人及来自南京的我,应邀自费旁听“第五届新世纪现代诗(武夷山)技巧研讨会”,你及福州诗人陈隽达、顾北、张志平、老歪等自发承担了接待旁听诗友的工作。在福建的那几天里,福州诗人给了我们几个最深切的感动和温暖。我很想了解是怎样的动因和善良,使得你们能做到如此热情周到的善待从未谋面的外地诗友?

宋醉发:我有很多兴趣圈子。摄影、美术、诗歌、小说、评论、围棋、桥牌、自驾旅行等,每个圈子我都有不少朋友。印象中,没有哪个圈子里的人能像诗歌圈子这样,第一次见面就可以坐在一起热烈地喝酒,一见如故。在走访拍摄的过程,我常被第一次见面的诗人热情款待。我想,这是诗歌圈一个非常优良的传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009年的武夷山诗会,既然会议主办方声明只接应教授或博士们,无法兼顾远道而来的诗人,我们福州去的也算半个东道主,理所当然地要尽地主之谊。其实我的经济能力有限,只能以家常便饭款待诗友。还是隽达、顾北、志平、老歪他们比较有办法,款待诗友们的规格比较高。我更主要的还是出点力,比如与隽达一起凌晨四点多去接火车等等。我觉得,给远道而来的诗友们一些温暖,将诗意向生活中延伸,与写诗同样重要。

九)
古 筝:曾听你谈起过要建立一个“中国诗歌的脸”博物馆,这是一项对推动诗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策划,但做起来将会有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你具体的设想是什么?目前这个宏伟的计划是否已在实施和运作?未来博物馆的场地预计多少平方米?有人愿为这个举措出资出力吗?如果找不到足够的资助来源,你会因此放弃这项计划吗?

宋醉发:一直想为“中国诗歌的脸”在有诗歌缘分的城市找一些家。哪怕这些家有点破旧,有点偏僻,只要能遮风挡雨,灯明几净,有二百平方米以上的展厅,相信当地的诗歌有缘人就会来,就会有数以百计的诗人影像及其诗作文本在那里等待诗歌有缘人,就会有诗歌朗诵会,有诗歌讲座等各类活动,喧嚣世界里就会增添心灵安静的一隅,拜金汪洋中就会有坚守诗情画意的孤岛。
目前,辽宁沈阳的诗人芦哲峰、湖北赤壁的诗人一回、广东广州诗人凌子、福建厦门的诗人海中央,以及福州诗人顾北等,先后跟我联络,咨询筹办“中国诗歌的脸”各地分馆事宜。截至今天,只有厦门诗人海中央将此事操作得八九不离十。我相信只要不懈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让诗歌有缘人来收藏诗歌,以一些新的方式呈现诗歌,是“中国诗歌的脸”进馆的目的。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不会急于求成,更不会半途而废。

十)
古 筝:《中国诗歌的脸》广州展、福州展、厦门展,以及奥运会期间的北京展,使得《中国诗歌的脸》蜚声海内外。据说这样规模的拍摄和展出,在国外也没有过。听说你打算在明年五月世博会期间推出《中国诗歌的脸》上海展,为什么要在世博会期间呢?上海展后,下一站去向何方?

宋醉发:2010年世博会期间《中国诗歌的脸》上海展如果能够顺利举办,我将尝试到台湾的台北或台中,以及香港、澳门,甚至美国和欧洲等华人较多的地方办展。
2008年,在被问及《中国诗歌的脸》为什么要在奥运会期间到北京办展时,我的回答是这样的:奥运会展示了中国人的身体速度、高度和强度,《中国诗歌的脸》将呈现中国人的心灵速度、高度和强度。2009年我去上海,在被问及《中国诗歌的脸》为什么将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到上海办展时,我的回答是,世博会展示了城市生活的时尚方式,《中国诗歌的脸》将呈现心灵生活的时尚方式。
————————————————————————————————————
宋醉发 国家一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国家摄影师职业技能鉴定命题专家组成员,国家摄影师等级考评员。一九八二年开始发表诗歌和摄影作品。首创提出多面主义艺术观念并进行广泛的实践。率先探索立体主义、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风格的艺术摄影。首创提出并理性地实践物化摄影艺术创作。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展和国际影展中获奖。率先提出图片摄影分为纪录摄影、艺术摄影和商业摄影的分类说,并进行相关评价体系等摄影理论的构建。二零零一年作为总策划人策办中国首届摄影作品专场拍卖会。出版过多本个人诗集、摄影作品集。摄影、主编、出版了大型影像诗集《中国诗歌的脸》。主编民间先锋艺术画刊《多面主义》。
本文来自[新诗代] http://www.xshdai.com


责任编辑:
admin


相关文章:
  • 二毛的诗歌与美食 (07/25/2014 17:21)
  • 比海子更寒冷,比烟花更寂寞 (06/12/2014 19:43)
  • 习近平到北大考察参加纪念五四诗会 (05/05/2014 00:46)
  • 北岛诗歌的技术性研究 (08/29/2013 15:48)
  • 《中国新诗百年大典》入选诗人名单引争议 (05/16/2013 12:39)
  •  
    Copyright © 2001-2014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