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返回首页 ← 
小海:诗歌原本属于寂寞的行列
文章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王俊.孟迷 发布时间:2011-09-29 09:44:54 点击数:

最新诗歌理论
论坛精华帖子


 

           访文学民刊《他们》创始人之一、诗人小海——

                 诗歌原本属于寂寞的行列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俊 孟迷

  目前正在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展出的“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艺术计划中,有一份特殊的展品吸引着人们的注意。那就是曾在中国当代诗坛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民办文学刊物《他们》一至九期的全套原本。在1985年至1995年的10年间,围绕在《他们》周围的韩东、于坚、朱文、吕德安、马原、顾前、王寅、丁当等作家和诗人,成为一道奇崛的文学景观,至今都是文坛的中坚力量。

  为深圳带来这套极为珍贵的《他们》原本的,是该杂志的发起人和骨干之一、著名诗人小海。如今工作生活在苏州的小海是《他们》创始成员中最年轻的一位,并与诗人杨克一起编选了具有艺术史料价值的《<他们>十年诗歌选》。

  作家马原在代表作《冈底斯的诱惑》中引用了小海在15岁时写的诗《村子》。马原断言:“这个小海必定是日后的大诗人。他天才的火花在15岁时已经过分灿烂,耀人眼帘了!”《他们》的灵魂人物、作家韩东也说:“小海仅凭个人天生的才能就把已有的诗歌形式发挥到极致”。

  在小海来深出席“小运动”艺术计划开幕式期间,记者专访了他。他不仅为记者揭秘了关于《他们》背后的那个文学年代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而且畅谈了自己的创作和文学观。在他看来,一个轰轰烈烈却并不真实的诗歌盛世已经过去,如今的诗歌回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貌似寂寞清冷,却更具珍贵的价值,洋溢芬芳的香气。

 

    1

    《他们》构造文学乌托邦

记者:时隔26年,回头看《他们》这份刊物,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鲜明的坐标。这种影响力的来源何在?

小海:作为一份有影响的民办文学刊物,《他们》的身上铭刻着那个时代的痕迹。它寄托着上世纪80年代那批才华卓具的年轻人对文学的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它在那个大时代的情境下,将最优秀的诗人、小说家们紧密联系在一起。虽然没有刊号,但大家有一种不掺杂太多世俗动机的纯粹的艺术追求,文学是他们事业的起点。

记者:但是那个年代全国有无数民办文学刊物,为什么《他们》能够成为其中的旗帜标杆?

小海:《他们》跟一般的民办文学刊物不同,那批作者并不是在一个胡同里长大或同一个学校的,而是分布在全国各地。比如当时的韩东在南京、于坚在昆明、丁当在西安、吕德安在福州、陈寅在广东,大家通过书信来往,交流诗稿,彼此认同对方的艺术观,于是决定共同办一个跨越地理界限的刊物,一坚持就是10年。这是它的可贵价值所在。

记者:对于《他们》所代表的那10年时光,有哪些东西是让你念兹在兹、难以忘怀的?

小海:《他们》实际上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不是一个组织,不搞小圈子,没有所谓“申请加入”的概念。只要有好的作品,就可以拿过来直接发。大家通过艺术来互相比较和激赏对方,尊重彼此的艺术个性和特点,形成了一种自由创造的氛围,在彼此激励中得到更大的发展。我们有时也会争争吵吵,但完全是为艺术观的冲突或一首诗的优劣好坏,也许有自许天下第一的轻狂,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文人相轻”。

记者:《他们》一代至今都是文坛上的中坚,或者活跃在泛艺术的不同领域。你认为有没有一种共同的精神源流在支撑他们?

小海:《他们》所聚合的那个文学群落,尤其是“第三代诗歌”的那些中坚人物,非常难能可贵地坚持了他们的写作和艺术追求。他们非常注重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依附于任何主张和团体,勇于进行自我实践,许多人一直坚持不懈地创作。今天,除了继续诗歌创作外韩东写小说,于坚写散文,朱文拍电影,李冯做编剧,大家虽然职业不尽相同,创作的文体也有变化,但依然拥有相对一致的价值观和精神指向。这不能不说和《他们》当年的影响相关。

记者:《他们》究竟为中国文学留下了怎样的印记?对你个人的创作有何影响?

小海:回想20多年前的时光,我和那批诗友们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愫。关于那个年代,有种说法是:“最好的脑袋都在搞文学”。那是一个文学大爆炸的年代,人们接触到许多新鲜的思潮,创作没有太多禁区,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和自由创作的氛围激励着文学的前进。那样的氛围产生了很多旗帜性的人物,至今都值得我们珍惜和崇敬。对我本人来说,在《他们》那一代人中得到了诗歌价值观的确认和印证,这不是风格的模仿,而是一种莫逆于心的交流、提升。

    2

    打通诗歌的“任督二脉”

记者:在你出版的四部个人诗集中,诗剧题材的《大秦帝国》尤为引人注目。从短诗走向这种历史题材的庞大诗剧,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小海:我由于在党史研究部门工作,有时间读点书,思考一些更具厚度的东西。秦王朝作为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可写的元素和故事非常多。从大的方面说,它建立了封建政治体制、统一文字度量衡、焚书坑儒,从细部说,它的宫廷权谋、篡权夺位甚至后宫淫乱等,都令后代王朝的同类故事不再“新鲜”。所以,我选择了这段历史作为书写的对象。

记者:采取诗剧这种形式有没有挑战?

小海:我过去习惯写短诗,描述村庄田园或城市生活的断章。这次用诗剧来写作,对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突破。写作是个渐进的过程,原先写了一个人物志的版本,然后组合成诗剧的形式。由于诗剧对戏剧性有要求,故事的叙说需要有一个结构,因此做了一些安排和处理。把有戏剧特点的人物故事突出。我认为戏剧天生有一种诗性,和诗歌是相通的。在叙事诗方面,从我国古代的《孔雀东南飞》,到但丁的《神曲》,已经创造了许多传统。而我的处理和他们不一样,我用中西合璧的形式,用自己的方式来写。这种形式是我自己独创的,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

记者:《北凌河》中,再次看到了我们熟悉的“村庄与田园”的主题。这似乎是你挥之不去的一种情结。

小海:我在农村长大,对民谣式的东西一直很喜欢,尝试把诗歌中吟唱的部分提炼出来。要去寻找我有感觉的东西,时常需回到出发点去写作。短诗和长诗对我来说并行不悖。什么年龄写什么年龄的诗。在《他们》那个时代,我的创作充盈着对外部世界的好奇探索和对爱情的向往,有一种生命勃发的活力。那种冲动对诗歌来说非常可贵。而当后来阅历更加丰富时,开始写一些历史题材或抽象的东西。几千行的诗歌体量提供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

记者:可否透露一下你最新的创作?

小海:刚在今年第5期《作家》杂志发表了长诗节选《影子之歌》。这里的“影子”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希望把历史的阴影和社会、自然的阴影进行明暗对照,用诗的方式不断扩张和繁殖,进行一次艺术的尝试。这种诗歌只有到了中年、有了丰富生活体验才能写。

记者:有评论认为,你的诗歌具有中国古典诗学的当代美学意蕴。你对自己的诗歌创作有怎样的要求?

小海:比如“气韵生动”就是中国古典诗学的基本要素,对今天的写作来说也非常重要。只有气韵贯通,才能打通诗歌的“任督二脉”,让文字与自然、人性契合“天人合一”的理念。我的诗歌并不完全是书面语,而是处于从口语到书面语的中间地带。书面语往往是成熟、规范的,创造性易受束缚。口语则充满鲜活性和生活智慧。诗歌一定要具备兼收并蓄的能力,诗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语言创造者。

    3

    诗歌回到了它本来的位置

记者:《他们》的那个年代,诗歌在中国可谓“掷地有声”,影响很大。如今,依然有很多人在写诗,但诗歌对社会的影响力却大不如前。作为诗人来说,你会不会有失落感?

小海:这不是失落感的问题。我认为,如今诗歌才回到了它本来的位置上,这才是正常的,而那个诗歌犹如运动一般风起云涌的年代其实不是特别正常。对于诗歌影响力的流失,不应怨天尤人。只有在不喧嚣的时候,诗人才能静下心来写自己的东西。虽然比较冷落寂寞,但诗歌本来是寂寞的事业。只有真正把心安放好,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按意愿写作,才可能理顺诗歌与生活、个人和历史的关系,才能回复正常的情态。

记者:在你写诗的30年间,有没有感受到诗歌本身的地位沉浮?

小海:当然,时代变了,不可能再回到诗人那么受宠的年代。上世纪80年代,诗人被捧上神坛,过度的狂热犹如炒股一样,就有泡沫。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海子自杀、顾城杀妻等事件后,诗人又被妖魔化了,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诗人,这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如今,时代的风向标变了,诗歌回到正常状态,诗人在与社会不断磨合之后,回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

记者:有种说法:写小说、写剧本、搞美术、搞音乐的都能靠职业本身养活自己,唯独写诗的人很少能靠诗来谋生。你怎么看?

小海:诗人本来就不是一种职业。从古至今,极少有诗人能靠诗歌养活自己。反过来也说明,写诗、读诗的人是真正爱好,因为不可能靠它谋取现实的利益。但无论哪个年代,真正爱好诗歌的人又一直在那个地方。我对他们心存一份敬意。也许我写一辈子诗歌的稿费,都抵不上某些画家半张画的价格。但我没有自卑感,诗歌在所有艺术形式中有一定的先锋性,它的价值不受价格影响,永远是最高贵的艺术形式之一。

记者:这是不是说诗歌“安贫乐道”并不奇怪?

小海:除了诗人自杀那样惨烈的个别事件,诗人和诗歌本来就在公众视线之外。诗不单纯是商品,商业流通领域有它自身的法则诗歌常常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诗歌的命运,无须抱怨。哪怕诗歌只是这个时代一部分人心中的秘密,也堪称心灵的礼物,就值得我们为之努力。我相信,人只要还有惧怕、有焦虑、有悲哀、有绝望,就会有诗歌永远存在的理由。

[小海简介]小海,原名涂海燕,1965年生于江苏海安。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现居苏州。中国“第三代诗人”代表人之一。

小海是《他们》创始人之一。从1980年起发表诗千余首,著有诗集《必须弯腰拔草到午后》、《村庄与田园》、《大秦帝国》、《北凌河》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外文。曾获得《作家》杂志诗歌奖和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等。与他人合作编有《<他们>十年诗歌选》。


责任编辑:
admin


相关文章:
  • 二毛的诗歌与美食 (07/25/2014 17:21)
  • 比海子更寒冷,比烟花更寂寞 (06/12/2014 19:43)
  • 习近平到北大考察参加纪念五四诗会 (05/05/2014 00:46)
  • 北岛诗歌的技术性研究 (08/29/2013 15:48)
  • 《中国新诗百年大典》入选诗人名单引争议 (05/16/2013 12:39)
  •  
    Copyright © 2001-2014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