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首页 | 新闻 | 纸刊 | 网刊| 专栏 | 理论 | 推荐 |专访 | 专题 | 随笔 | 大展| 出版 | 论坛 | 活动| 相册| 邮箱



    [民间专访]“诗坛险恶,留一笔活生生记录吧”


      作者:陈蔚 2004-09-15 15:38:31 来自:综合整理 阅读指数:

热门新闻
 
             “诗坛险恶,留一笔活生生记录吧”

                 ——山东“诗歌万里行”陈蔚答“大地访诗人”问

  “其实我们都在为这个可怜的诗坛做着事……连中国老百姓都有环境意识了,中国诗人难道还不知道治理浑水、苍蝇、蚊子的重要性?连中国足球都知道狠治假球了,难道中国诗人就甘心一辈子只做缩头乌龟,连立足之地、藏身之处都没有?!”——陈蔚
   “这书必遭天下大非议——指陈蔚“诗歌万里行”后写的<白皮书>,因为含有真理灼人的火焰。”——采访人札记

  时间:2002年1月14日
  地点:山东省青岛市
  人物背景:陈蔚,1966年生,山东青岛人,198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后入银行系统工作。1990年在青岛和友人创办“未来人诗歌试验小组”,办有诗刊<未来人>7期。出版有诗集<天空在什么地方>(1997,春风文艺版)、<俘虏·节日书>(1999,青海人民版)。自1998至2001年历时三年多从事“诗歌万里行”旅行、会见、访谈和考察,行迹达27个省(市)、会见有200余位诗人,对近百位诗人进行了访谈。写有重要当代诗歌现状披露白皮书(中国诗歌考察:1998-2001)。


   以下是陈蔚对18个问题书面回答:
   1、诗歌万里行考察中最大困难?您是如何克服的?
   被访者不说真话。秉实直录。快速曝光。
   2、您怎样解决棘手经费问题?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
   3、请叙述一下途中最难忘几件事?
   首先是昆明的雷平明、李森,还有深圳的石旭升和他的<诗的透明性>,这篇极富建设性的文章因联系中断而没收入<考察>。还有漳州的道辉……总之难忘的都是我欠了太多情的朋友,而考察之所以能完成,就是因为欠了太多的情。
   4、您的主要代表作:
   <那里有什么诗>、<穿山甲>、<腐烂>、<节日书>、<俘虏>、<溃>、<梦歌>、<体制外>
   5、简述诗理念:
   诗不应只是名词,还应是动词……
   6、对民间诗报刊的看法(含欠缺、批评、赞许等):
   只有在民刊中我们才能看见一线真正的天空,国内的汉诗才有一点自己可怜的土壤。
   7、您认为哪几本(列5-10)民间报刊办得好:
   <诗镜><阵地><存在><太阳><诗江湖>……
   8、您在“民间岁月”中个人经历主要困难?及如何克服?
   人得不到交流,诗得不到营养。“万里行”是一点克服的努力,效果并不佳。这种克服也许需要一生?
   9、您的现状与困境:
   内心没有天空。
   10、您认为民间写作意义何在?
   坚持艺术家的良知、坚持艺术的创造(我更认同“体制外”的创造)。
   11、您的近期写作计划:
   随笔集<体制外>诗集<1999-2002>……
   12、您认为哪个(几个)您地域(或国内)知道的优秀诗人未被重视?请列举其作品?
   曾令勇,作品见<存在>。
   13、您认为90年代哪些诗歌评论、理论、随笔最重要?
   顾城<自然诗学>、于坚<橡皮手套>、韩东<论民间>等。
   14、您认为哪些人对民间诗报刊的收藏、发展等贡献卓越?
   哑默、郁郁、邵揶、发星、道辉……
   15、您认为90年代哪些重要文化诗歌事件,对民间影响为大?
   盘峰论争、民间真伪之争、断裂……
   16、您认为90年代哪几部诗歌,或与诗有关的书(出版、自印)的最优秀、最重要?
   <泛论的圣殿><顾城诗全编><他们10年诗选>……
   17、您的日常生活场景描绘:
   无所事事、苟延残喘、未老先衰……
   18、相关链接—采访后记
   在这个“能不写书也是种境界”的时代,陈蔚的书是一本非写不可的书,又是一本非看不可的书!登高疾呼,痛揭疮疤——陈蔚做了许多人想做而不敢想不敢做的事。他直逼现实的劲使人不舒服。他冒天下之大不韪乱曝光令许多人反感和发毛。
   2001年春天我到四川、贵州,包括前年回东北,数听文人聊起一个山东叫陈蔚的来过,他们向我描述如下:一个诗歌青年,讲不出什么,也不太谙诗界,包括民间内情,到处跑,好象想借此旅游一下,认识认识诗人。还有一位西南初次见面的经商诗人,一副鄙夷神色瞟着我(含有你也象陈蔚一样吧)接着用一些问题考我,我未正面做答,他讲述陈蔚来,“就坐你那儿,我问了他几个问题,吞吞吐吐什么也答不上来,一看就是懵来了”笑笑。陈蔚以一介“平民”身份,在一个隐性有等级的诗界,去搞“诗歌万里行”吃了多少苦,白眼,猜也能猜到。
   打破这个留给我偏见印象的是<中国诗歌考察:1998-2001>这本书。2001年冬,我读过陈蔚寄来的打印稿,完全是一口气读完,大半天,在书页里划了数十处红线,十几处重要被我折过页。我的第一直觉是:已有很久没读过这样直率、真诚、勇敢的书了!这书必遭天下大非议,因为含有真理灼人的火焰!
   这本书会使一些人很生气。也许途中他碰巧见过我并把我写入——我也会一样(我们都不愿在镜子里照见自己缺点,更惶论最匆忙的“闪光镜”或“探视镜”)。读完陈的书第四天,我到邮局汇寄100元工本费,我认为这书值500元一本!我电话里听说他只印行了几百本,我深知这几百本自印自寄也是几千元,绝收不回什么成本,惶论他“万里行”花的十数二十万甚至更多的银子,永远都收不回成本,象达尔文当年“野外考察”一样。
   陈蔚的书,其实是一本当代诗界披露现状<白皮书>。陈的书中有句引语很重要“吾爱吾友,吾更爱真理”。
   新时期以来,我个人读过几部真实,重要录实文本:<血色黄昏>(我称其“知青吁天录”自传体小说,老鬼著)、<壮士中华行:孤身徒步走西藏>、<壮士中华行:风雨八年日记选>(均为徒步旅行家于纯顺著,日记体)、<一路奔走>(90年代中国社会底层调查录,访记体,关山著)、<马家军调查>(社会热点事件调查,赵瑜著),还有一本就是这本尚未正式版本<中国诗歌考察:1998-2001>(陈蔚策划,陈蔚,刘春编著)。1997年,赵瑜在山西受辽宁及马俊仁要起诉他巨大压力,我曾致短信支持一票8个字:“文坛正气,史笔精神”,我很爱马家军,但更爱“真实的”赵瑜。
   我不认为陈蔚的书事实百分百准确,其实70%亦何妨?整体真实更要紧。我也不认为他个人观点多正确,偏颇矛盾处多多,(很多好书就是有缺陷的书。)重要者他鼓起了一种鲁迅的文学勇气(存在于一二十年代,后衰颓——斗士不等于内讧、斗嘴扯淡,斗士首先要有牺牲精神、正义感等),真实——直指文学内核。(陈的书日记体非常关键)陈蔚已完成了一次当代诗界“清君侧”出剑,(注意,界指状态,而非个人)。西南有位不错的民间诗人向我指出,陈的记叙细节有明显失误处,他作证。但我相信并认为陈使用的是“文学”——即“天下公器”,虽剑及履及必有误伤。
   陈记述了惊人的真实——文界内幕封闭久矣!颠倒混淆久矣!陈蔚在此前还不是熟练的作家、记者,甚至也不谙“诗江湖”风云内情,所以他反而有勇气刺开一角帷幕,年轻,莽撞,数年自费,历尝艰辛身体力行文学考察,万里一得。这书如公开出版,他也许有遭人事甚至法律纠葛麻烦。但我想陈的书是写作正常化、言论公开化状态中应有的书。
   采访陈蔚,我倒不想写他本人面貌和日常琐屑了,我更感兴趣的是他这本“白皮书”,我认为这本书已脱离他而独立存在(大概文学就是这么产生的!)书中人物掠过,多印象模糊,但言论精僻,叫人忍不住记下(我在小笔记记下几十条这样的话),深刻剖开我们早就麻目、麻痹,因无奈绝望而不再正视的现实世界(我认为需要将其摘出,以作警句,其实诗的良知就存在于写诗人心里,日常里,请听这些有不少我们以为熟悉的人日常谈话是怎样振聋发聩,发人猛省——)——

※      ※
   “当代诗坛的混乱只是因为多数人都在枝叶上做文章。根本的东西极简单,却需要大功夫、长时间,所以众不为也”(陈蔚)
※      ※
   “…讲诗人首先要有个人魅力,然后才能伟大”(陈蔚记述某诗人的谈话)。
※      ※
   “当代人文品格退化太严重了,不仅是诗坛,学术界也一样……”(书中录唐晓渡谈话)
※      ※
   “愿咋鸡巴写就咋鸡巴写,这就是吉林诗歌的原则!就是没原则。一旦文化完蛋了,保持原生态”(书中录董辑谈话)
※      ※
   “只有三流诗人才关心诗坛。我们应交给历史”(书中录石光华的谈话)
※      ※
   “……真有民间写作吗?问得对。民间不是先验优越的。诗歌界比其它理论界浅薄得多。我甚至听到了法西斯的叫嚣,其实民间和专制是势不两立的,真正的诗从从来都是个体化的。90年代诗歌的负面体现是琐碎化和平庸化”(书中录杨远宏谈话)
※      ※
   “在中国做事,难是正常的,顺利才不正常,在当前搞诗,背运是正常的,走运才不正常”(陈蔚)
※      ※
   “被上帝(或语言)选中的诗人是懂得谦卑的,因为他必须通过努力才能保持他中选的条件,不至于被抛弃”(书中录潘维的谈话)
※      ※
   “那么经济呢?它只注重利益、成功,什么祖国、民族、信仰,往往会被嘲弄得无影无踪”(书中录郁郁的谈话)
※      ※
   “很多有才华的诗人,把才华和青春都用在功利性上了,真是可惜。才华和青春是一去不复返的……”(书中录小海的谈话)
※      ※
   “中国诗坛?哪个诗坛?什么时候正常过?”(书中录森子的谈话)
※      ※
   “浙江给人的感觉是上升的……”(陈蔚)
※      ※
   “要注重客观。对任何东西要带点敬畏。而文革遗风是世界就在他手中。比文革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把自己当神明。其实是些白痴。”(书中录雷平阳的话)
※      ※
   “历史是阴谋家,不是我这样的他不理”。(书中录邵揶的话)
※      ※
   “搞得生态环境这么差。认识诗人多一些,就变坏一些。问题一大堆,又是隐性的”。(书中录徐江的话)
※      ※
   “我宁愿将梅茨说过的话再说一遍:后现代主义概念毫无意义,它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命运。”(书中录鲁西西谈话)
※      ※
   “灵魂疏离和诗歌倒退?说得太好了。80年代的一些先锋诗歌有时候能让我激动,90年代的大部分诗歌都常常使我感到一种彻骨的寒冷。”(书中录刘继明谈话)
※      ※
   “遗憾的是一个诗人和另一个诗人不好交往,互相很警惕。当前的南北之争也是算计自己在诗坛的地位,说穿了。”(书中录李元盛谈话)
※      ※
   “(关于怎样看“70后”等说法)这是近日盛行中国的白痴理论之一,这种理论对于真正的写作者来说只是一种侮辱……如果诗人们默认并利用这种“群”的声势团结起来,我只能说他们的起点实在太低了”(书中录于坚的谈话)
※      ※
   “评论界普遍缺少拥抱诗歌的气质”(录杜力谈话)
※      ※
   “当代诗歌可能真的遇到了危机……好诗与坏诗的界限已经模糊了,到你可以把好诗当成坏诗,或把坏诗当成好诗的地步。这个时候回到诗歌的核心就特别有意义”。(录黄灿然谈话)
※      ※
   “要面对我们自身的命运,我们的苦难,我们的欢乐,眼泪——我们中国人是怎么生活的,请人们写下来!庞德曾说:‘诗人是一个民族的触须’。西方亲得太多了,不要亲了,要亲亲自己的祖国。我们目前的处境认识得还不够。我们自身为什么不好好去面对自己的祖国?”(录柏桦谈话)
※      ※
   “……诗坛缺了谁照样玩,就不能缺老老实实的精神。民间自我遮蔽在开始,把有理变成没理。伪民间,心浮气躁的人在遮蔽。每次从北京回来都心情灰暗。……”——(陈蔚)


   陈蔚曾赠我他的诗集<天空在什么地方>和<俘虏·节日书>共两本。他对现代诗的其实本来质朴的本质有很深认识。尽管他是一个“挖掘”型(——他自己的定语)诗者,但做为从事文学,我仍然认为他是从诗歌出发向另一个地方去的,尽管那个地方很遥远,但那个地方其实更是“诗”的故乡。他以前在两本诗集中似乎都流露别人没有真正读彻他的诗的失望。他前一本诗集的“跋”:<一本诗集存在的意义——关于诗的问卷>(1997年版)时隔5年我读到,仍觉有挟裹一股生气之感。2002年春节,陈蔚寄我贺卡写:“春天象个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读过<白皮书>我也一直有被“挖掘机”深深挖过的感觉,很久不能消除。这里有一个青年诗人(其实我更认为他属作家)多年阅读、深思和苦苦追索埋下痕迹,而“行万里路”“会八方友”确实能磨砺、重铸和深刻改变一个人,之前他还是一个喜欢浪迹四方的普通率性青年诗者,之后他已自觉地站到一个时代作家艰难严峻的哨位上了。
 
 
责任编辑:孙文涛 该文已有篇评论,您可以查看或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 [民间专访]谈文化流散民间 殆破与修复 (09/15/2004 16:12)
  • [民间专访]“将只为那些具有严肃及神圣心灵结构的少部分而存在” (09/15/2004 16:01)
  • [民间专访]闽西“民刊编辑” (09/15/2004 15:53)
  • [民间专访]技术和专业化写作的实验:90年代 (09/15/2004 15:45)


  • Copyright © 2001-2006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

    诗歌报网站 保留所有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