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首页 | 新闻 | 纸刊 | 网刊| 专栏 | 理论 | 推荐 |专访 | 专题 | 随笔 | 大展| 出版 | 论坛 | 活动| 相册| 邮箱



    [民间专访]技术和专业化写作的实验:90年代


      作者:孙磊 2004-09-15 15:45:49 来自:综合整理 阅读指数:

热门新闻
 
              技术和专业化写作的实验:90年代

                         ——孙磊访谈
  
 
  “我教绘画,发现画家一生都在画,是专业化的训练,要重视专业化”。
  “…有人说你写象译诗。我不认为。文化符号变了,接受密码与上一代有区别。…今天(指90年代)需历史推移来验证。”
  “90年代…抛除某种文本的遮蔽,如海子风。90年代末期呈现出良好个人写作,但来得有些晚了。如果出现在90年代初就好了。是个庞杂的时代。另外一些现象也有遮蔽。”

  采访时间:2001年4月17日
  地   点:济南市山东艺术学院宿舍孙磊寓所
  被访人物:孙磊,70年代出生的诗人代表人物之一,《诗镜》成员
  人物年龄:1971年出生
   
  我一直想采访一位能“广谱性”地“标识”“70年代出生”一代的诗人。山东孙磊进入视线。有北京民间诗人介绍说,孙磊有极旺盛精力,国内大约7%以上民间诗刊都发过他的作品,写作非常勤奋。我后又得知他在山东艺术学院工作,教美术(中国画)的,即写诗又画画,双面手。
  通过电话,并寄去采访题纲,约好济南见。走出北京至济南的T26次特快,见孙磊长发,眼镜,稍瘦(从外边一点看不出“极旺盛精力”),戴顶长舌遮阳帽,长头发很象北京的美术院校大学生。贵州的梦亦非把孙磊列为70年代出生的他欣赏的第三名诗人。北京的李云枫、世中人都向我极力推介过他。
  我们驱车往文化东路上他的家去。四月中旬的泉城,泉早已干涸,树少燥热,似乎整个城市上空浮动一层黄尘,由是浮想起一路火车所见,树很少。但城中有不少梧桐花开,给这座城点缀了生机。
  孙磊的家初婚的样子,很象个画家的居室,是山艺教师的宿舍楼,离学校只几百米,他有个很大的书架,书种类多且杂,好象西方译著居多。三室一厅里书房兼电脑室,另一室为画室,陈列有数幅他的国画作品,他参加过画展,搞过行为艺术。山东艺术学院人体美术在全国名列前茅。他的居室里有拼贴画、有艺术绘画。
  在他家吃饭时,他夫人告诉我,孙磊是素食主义者不吃肉,只吃青菜豆腐。孙磊给我印象是个严肃的人,不苟言笑,非常重视专业化、技术化,有高学历、非常理性,甚至很冷静。
  孙磊念了五年大学,教了三年大学,前此曾在工厂、技校8年,是个工人出身的大学教师。他的作品基本在民刊发,与有些作者公开刊物兼民刊都发不同,他有意识地在民间发展自己(虽然《诗刊》、《诗神》《山东文学》也曾发过他的作品,但极少。)
  他带我参观了他的学校,教室(学生的画室),看了他的教研室,他还兼学校的团书记,学生和事务的事很忙。
  孙磊谈话,用辞谨慎,近乎精确地苛求字辞,我猜他的授课也是这样。他从电脑里调出他的诗《演奏》,赠我广州寄来的黄礼孩编的好象是又一次“大展”般的《诗歌与人—中国70年代出生的诗人诗歌展》,我数了一下,其中收录有孙磊在内的96位诗人作品,大32开本,180页,可谓洋洋大观。书前有安琪《他们制造了自己的时代—诗歌运动在中国70年代人身上》一文,我觉得“制造”二字此处用得非常准确。
  他是现在被民间诗人称为“诗刊中的诗刊”的《诗镜》的成员。
  翌晨,我读了他《远景—幻想即兴》长诗,叙述日常。“他的诗一直因其先锋性而失去了大量读者”(寒烟写孙磊的《把诗朗诵到寂静的程度》)我觉得“寂静”是读他诗时我体验的一种节奏。他的长诗冗长、纷呈,很注意辞、句的运用。据我观察,他属于很注意读书,并能将读书运用于写作的那种作者,我在笔记上记下他的句子“好的书籍能照彻一个人的身体,让人的每一个细胞都发出光来”,还有一句“暮年就是大海,只有这样的暮年才能抑制住狂热的衰败气息。‘通体明亮大海/人必向你乞讨/阅读并吮收你,用你的波浪生存。’只有这样的生活才值得生活”。他倾向哲学思考,死亡、颓老、神经异常都是所为关注。他数次提到自己曾经历过“恐惧”(指精神层面的)现象。
  他很矜持,不,准确说他的诗,长诗——很矜持,保持着与我的距离和缄默,我注定很难把握它。读下去,读下去,它们为什么与70年代人有那么多共鸣?!“他的声音是一个谜。我无法记住他的长相,但却能分辨音响效果的对他的音调、音色、音速进行最细致的捕捉、把握。那简直是一门声音的科学,一个巨大的暖系结构。当他说一个人忍不住衰老了,听听那声音!你从那里领受的是双重的音乐;词语以及词语的声音中焕发出魔力”(寒烟)。“我无法记住他的长相”是的。
  我想必要借助某些他自己的诠释来读他的诗,如“我知道诗歌是我生命中的贵族,过去是,现在仍是。且诗歌是高音,在高音区婉转自如,才是真正的心灵的歌唱。每当我写作,必要有一盘肖邦或维尔瓦第或巴赫……”(孙磊《枫丹白露对话录:用一生的感激遭遇那些光芒》载《诗镜》第二辑。)
  他给我强调了“在场”的重要性。(我理解一是艺术“在场”一是生活的“在场”认为70年代人很聪明)。我认为他写诗雅致,甚至精致,他有许多理论。他的表述不大容易转述,最好由本人行文写下。转述容易走样。但他说他的兴趣在写诗。
  孙磊的作品入选《中国第四代诗选》(四川文艺社,2000年版)等。代表作有长诗《演奏》《远景—幻想即兴》等。
  对了,我觉得他的长诗确有点“交响乐”的味道。
  我在采访之余,翻看了《下半身》、《诗镜》(三期)、《希尼诗文选》(他说他喜欢这本书),还有马永波译的两本书:《1970年后的美国诗歌》、《1940年后的美国诗歌》,二大本。
  我试图解析与彻底弄懂他,他的诗。理解了不少。但显得徒劳。离开济南,我仍总结不出整体来。我们之间隔了20年的“代沟”,特别是隔了“文本”,还加上一个哲学;一个半传统,一个后现代。脑子里莫名地浮出一句“六朝如梦鸟空啼”。
  录音失真,以下是访谈记录梗概。

  “70年代诗人”提法有疑义。70年代上半和75年后写作倾向不同,70年代上半的人和60年代一批有内在瓜葛,如对西方文化理解、吸收;75年后出生的对文革已全无印象,他们是基本完整的“现代人”,他们有较好的衔接性。所谓突破性是对现代的理解,接近后现代某些东西,他们缺憾性是民族、历史文化积淀方面,如读书量少。观念上的变化大。技术上(实验文本)微还弱的,技术性缺憾大。
  诗到90年代为个性写作时代,大量写作者已认识到,但理解较狭窄。90年代末新出现“诗人用诗”的快感,快乐性消弱了文化使命。盘峰诗会可能也恰恰消解了某种文化使命——现代化社会状况消解了传统文化中使命感。
  《诗歌》大概94、95年,由雪松、长征创办,他们最初没找到我,从第二期设计、做内文都在一起,核心作者雪松、长征、朴敏、张青华、格式。印刷是复印,较简陋,决定大家较流做责编,资金是大家凑,共出6期,我是责编3期(或4)。《诗刊》曾选发在第一位。
  山东比较封闭,比较沉默保守,我们当时对其状态不满。我88年起做民间诗报,名叫《久唱》,并有交流。
  《诗镜》。96年或97年,济南民间一个诗会,当时吕叶来了,他的《锋刃》办得非常好,我去看他,一交流竟非常合拍,彻夜长谈十分投机。这时吕叶、哑石、孙文已经交往的非常深入了。我们为诗、为交流的碰撞而非常振奋。和他的交流一下子把我写作的开阔性打开了。这时他们恰准备办《诗镜》,风格、主张的合流使我们走到一起来了。
  《诗镜》的每期稿子我都要去干,但主要工作(印刷、发行)是他们的功劳。我更多参与是某种精神的。目前为止,《诗镜》已出第二期。
  ……吕叶做自己的公司(为诗)做出很多贡献,衡山诗会完全是他拿公司的钱干的。他挣的钱全添入诗歌了。
  《诗镜》提倡“倾向性”写作,主要是针对精神的。可能有人以为过时了,—但我认为这恰恰是重要的——对传统的延续性,对生命中本质东西的肯定。具体编辑中,我们“会稿”时选个中间地带的城市,大家见一面,这也是一次“精神的聚会啊”。
  我个人欣赏(90年代的)欧阳江河、多多、芒克(以前的作品),90年代技术上好的欧阳江河,观念上重要的韩东、于坚,写作实践上有特点的伊沙,影响了一批人。
  70年代出生的,蒋浩非常值得关注。其余的不少还尚在完善自己。哑石,是非常优秀,始终走自己的路,作品非常好,即不知识分子,又不民间,是“宽容的个性”写作者,不象某些极端。
  90年代初重要刊物有《倾向》、《南方诗志》、《现代诗歌》、《他们》,四川还有一个。中期从质量到影响上数《锋刃》。还值得关注的有福建的《诗》丛刊,四川的《诗创作》、黑龙江的《东北亚诗刊》,以及《表达》诗报,还有广西的《自行车》,广东的《外遇》,森子的《阵地》办在一个小县城,很不易。另有北京的《天地人》,还有《诗参考》,都出在90年代中期。
  办刊人素质首推吕叶,没大偏见,对作品认知力强,征求大家意见,关注当代边缘性写作。《锋刃》大概其办4-5期。
  90年代末期,重要的是《诗参考》和《诗镜》。
  90年代民刊第一缺陷是发行少,面幅小,虽然得到刊的都是关键人物。“圈子化”倾向重。90年代民间诗报刊比80年代多,但值得看的不多。地域性限制太强,只登本省的,局限了艺术交流。
  民刊写作的最大优点,也就是成功经验,是可以使一个诗人最大限度地展示自我,当代诗人中不少有影响的走的都是民刊的路子,西川、伊沙、韩东、张枣……都是在民刊上完整地形成了诗歌形象。在公开刊物上一组好的长诗,只能选发一二段,面目破碎,民刊对写作者从这一意义上是完整呈现。
  民刊的另一优点,是风格多样,你可选择自己的。
  建构了自己的文本一是90年代民刊的重大贡献。
  我比较年轻,从地域上又限制了与90年代重大(诗歌)事件的距离,主要是稿件的传阅。有些前卫艺术实际与诗歌者有一定的距离。我参加的重要的有2000年衡山诗会。90年代我的(民间的)“活动”基本还属空白。
  我工作的院校90%的人不知我写诗,因为我画画嘛(教学),一个人精力有限,在画与诗二条路上我也犹豫过。我努力做一个专业的诗歌写作者。诗与我的生命本体有关。如我经历过死亡恐惧……我觉得用语言能把握。
  “知识”二个字对70年代出生的诗歌写作者极为重要。写诗,有一个专业性的问题,技术问题。“非文化”是浅层情感,直觉。70年代人有的太过于强调技术化写作,但不宽容,远未进入真正的掌握技术。
  90年代被忽略、湮灭的?有些人发诗稿非常多,但地位很少,如哑石,马永波,有的诗人不会处理人事,90年代末民间的很多人,已成为非民间的很重要人物,有某种“遮蔽”,“不在场”。……
  评论。处于尴尬境地。诗歌与评论交往的程度不够。只有深谙当代诗歌才能把握艺术特质。当代诗歌评论处于没有整体把握能力上。有专业知识者,对于诗歌写作深入能力弱,没有专业知识不够严谨。知识分子,如北大等的博士生对理论的贡献是大的,民间的还基本是随笔,比较随意,做为文本严肃不够,亟需对当代艺术问题有研究,又对当代诗歌创作有本质把握的深入理论文章。
  (民间)为什么不自我产生一批评论家?欣赏的人本身是一种极大愉悦。
  只有掌握有技术化写作才可以持续得更长,或曰专业化。
  (采访者:谈到80年代的诗人们,和“知青作家”,他们多凭感性写作,后边想超越自己,非常痛苦,可是极难以完成——原因是因为缺少技术化、专业化—或曰知识倾向吧)。
  今后的专业写作者,要产生在比较经济充裕的人。
  经商。写作是一个圈子,要在场;技术是靠一个个环节连接的,有连续性。经商进入另一种技术,另一个圈。回归难。
  我教绘画,发现画家一生都能在画,是专业化训练结果,要重视专业化。
  (谈90年代)有人说写得象译诗,我不认为。文化符号变了,接收密码与上一代有区别。国际化写作的影响。白话文才100年,胡适的诗20世纪初有人说写得象译诗,现在看它是进步。历史对今天需要推移来验证。
  (谈与80年代那些完整的、短诗写作的差异)一首长诗也许只留给我一个好的句子就够了。写作理解?不是给所有人的,是给理解者的。
  一首长诗要象交响乐,象巴赫的音乐演奏的多声部的和谐。梭罗的静静的美学,又极认真。
  生存与写作,这是两回事。每个人的方式不同,经历不同。我欣赏的是不求回报(惟热爱)。我有一段琢磨靠绘画还是写作吃饭好?但我去报社当记者我怕损伤了词语。我觉得做一个画画的挣钱比写作容易些。
  多媒体传播对诗歌的影响巨大,任何一个人有权力不被埋没。提供一种写作的自由,越自由越有利。我提倡文化交流(大面积),人们能在庞大体系中筛选出自己喜欢的。
  我喜欢介入前卫艺术圈一些,如搞电视、绘画、行为艺术,包括写些评论文。但对诗歌我写作的欲望更强烈些。我原来就预测29岁应是我艺术的一个巅峰期。
  诗歌的选本不少,但圈子化重,如知识分子的,有的有倾向性。话语权。还有些失于匮乏。还有掌握角度不妥,迎合市场,如“第四代诗选”的提法。
  我们编选的《诗歌档案》是为了呈现一种现象。是建构。
  90年代抛除某种文本的遮蔽,如“海子风”。90年代末期呈现出良好的“个人写作”,但来得有些晚点,如果出现在90年代初就好了。是个庞杂的时代。另外一些现象也有遮蔽,经济、网络,交流广泛的影响,能呈现的东西更多了。“个性写作”的时代留下了大量文本。
  90年代的文化整理。始终没有一个让我满意的整理。是个满有意思的事,不论做的好与坏要呈现,不要用一种观念介入。90年代文本极不同,有些差别极大。整理忌主观性,要尊重,有专业研究的精神。
  以后的诗歌选本编选,如用“呈现”的方式去作,是会大有益的。
 
责任编辑:孙文涛 该文已有篇评论,您可以查看或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 [民间专访]谈文化流散民间 殆破与修复 (09/15/2004 16:12)
  • [民间专访]“将只为那些具有严肃及神圣心灵结构的少部分而存在” (09/15/2004 16:01)
  • [民间专访]闽西“民刊编辑” (09/15/2004 15:53)
  • [民间专访]“诗坛险恶,留一笔活生生记录吧” (09/15/2004 15:38)


  • Copyright © 2001-2006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

    诗歌报网站 保留所有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