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当代华语网络诗歌之见证 欢迎进入诗歌报论坛和全球华语诗人在线交流! 诗歌报新闻中心——做最好的网络诗歌新闻!
首页 | 新闻 | 纸刊 | 网刊| 专栏 | 理论 | 推荐 |专访 | 专题 | 随笔 | 大展| 出版 | 论坛 | 活动| 相册| 邮箱



    首代“打工青春”东流去


      作者:孙文涛 2006-07-07 17:47:37 来自:邮件来稿 阅读指数:

热门新闻
 
首代“打工青春”东流去(闽/陈小三诗集《交谊舞》)
                           文/ 孙文涛
   
   背景:陈小三,又名巫嘎,1972年生,闽“三明诗群”人物,故乡在闽西北清流县乡村,近年漂泊于三明、闽南诸城,诗风忧伤,有一份远乡游子情怀,一些怀念亡母的诗写得动人。青年时多年生活在一个名清流的县城,并为她述说世界与内心的变迁流动种种。
   
   
   读痕:
   △有才华。无意义写作。浪费写作。写作游戏。有网络手法的新技术。常空洞无物,格调不高,低。
   △很好看。句式有特点。对熟悉的事物翻写成功。很多伤感。深受网络一代影响。小城印象,青春打工潦草痕迹,颓感与无为的记述过滤。还有忆念不已的故乡。
   △70后标准的一代心境。将琐碎庸常重新拼组。半苦涩中的诗意。从低俗写作、口语写作学起。有浪漫的内核。
   
   
   △还有模仿、食西、互仿的痕迹。对故乡、地域生动风貌很模糊。
   △漂流在宁化、三明、清流一带小城中具体感受。抒情化被现代零碎支解。
   任何“青春”本体的本质都是含有艰难,无信仰一代更甚。
   一种新表现主义的味弥漫。(想起曾读过李商雨、小引的作品)
   
   
   这本诗集编辑得好,诗篇以外有自序:“在清流的平安生活”,是一篇有味道的诗人随笔;书后徐淳刚与作者问答、《水沫》主编吴幼明等3篇文章,为诗集加了诠释注脚,加强了解读。
   
   我喜欢的有《春寒•工厂里青草》《人在世上给自己喂东西》《妈妈,我……》(这首很感人至深!)还有《春天,悲伤而神圣》《春雨中》《新月下》,《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夜雨寄北》等。
   
   来欣赏《母亲节》短诗:
   
   
   《母亲节》
   
   “中午想起人类的孤独
   想起一句诗:被一束阳光钉在地上
   转眼就是天黑。
   这里头有大恐怖,大安祥
   正午贯顶的寂静。灼热的铁皮屋顶
   罐中的盐,父亲的烟草
   正午垂直,万事皆休
   原野上的花深深的根茎
   几乎来不及偷偷做完一次游戏
   而所有的人都由母亲带来然后散开”
   
   另有一首《清明》也很短,是写亡母后一年祭扫时的情景:
   
   《清明》
   
   “清明是一个节日
   悼亡,伤生
   
   一个节气
   杜鹃花开
   
   上午或下午,偶尔恍惚
   脚下的水泥在反对你
   
   仇恨并不神秘
   神秘的是爱”
   
   这二首其实都嵌入了深深的人类哲学。
   
   读陈小三的诗集,就过完了一遍90年代10年中混杂匆促流淌去的闽北市镇,日常,一个清瘦的青年,背井离乡,看着淅沥雨中《春夜的自动提款机》,而在《冬夜读上官的诗》,早晨睡眼惺松中《在快餐店》,在心灵练习本上备忘涂写着零散的漫不经心的《尽人事》《回家过年》,然后《删除》……
   
   70年代出生的南方打工这一代,90年代开始时,他们才20岁左右,历10年到进入新千年,就已达30岁左右,过完了10年青春。而后边的80年代出生的一代打工者又汹涌上来。在消逝的青春时光里,诗人有什么悟觉呢?对个人、对时代、对生命?对岁月沧海桑田?
   
   引几句作者“自序”及集中语:
   △“年少时的忧郁是对整个世界的骄傲”(芥川龙之介)
   △我的很多同学都跟上了时代或者社会,我似乎没有跟上,反而越拉越远。
   △“因为没有其它的人为我们作证”(海子)……还有一个就是西方人说的“我们生活在下水道里,但仍要仰望星空”,我们写诗,诗歌。
   
   △清流其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这样就到了2001年。……美好的时代,伟大的时代,脱口就是千年事,行动就是新世纪。现在看看四周,大家走着,如同往日,生着,活着,生活着,生存着,如此而已。
   
   △但我不会担心诗歌消亡。我们应该担心的也许是人。
   △驴头不对马嘴的生活具有普遍性
   △再给春天一次反抒情的机会吧
   
   △一个老实人,但日渐被扭曲;一个痛感无能为力的人,因此过于伤感。最喜欢无所事是,什么也不玩。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没有恐惧,免于困顿,宾至如归。
   △胃里塞满新树叶,即悲凉又快活。
   △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我称之为大时代。很多东西在增加,很多东西在消失。一切都在分崩离析,时代的加速度又让一切都成了一个平面这让人恐惧。……
   △中国当代诗的问题之一就是如小说一样支离破碎,缺乏思想,缺少力量。
   △但基本的责任感,对于周遭事物的关怀、对这个浮华而艰难的时代的关注,无论如何是一种基本的道义。不然,诗的力量在哪里?
   
   
   福建有几个诗群,“三明诗群”居闽西北半山区,以三明市为中心,含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等地方,“三明诗群”人物有范方(创立人物,已去世)、昌政、肖春雷、鬼叔中、边缘、斯平、崔晟、黄静芬、叶卫平、卢辉、赖微、莱笙等。他们共有的传统,写故乡,写生活,重地域民生特色。巫嘎是其中较年轻一代中一个,也是70年代人中一个佼佼者。
   
   再看一首他写新一代日常的诗:
   
   《网吧,网吧》
   
   “12点,女管理员轻轻走过我身边
   一盏一地关了日光灯
   黑下来了
   那墙上的巨幅女郎
   钢铁般的女郎
   黑下来了
   我左边的打工妹
   右边的找工仔
   嘴上的烟草,耳麦里尖锐的舞蹈
   手指的弹性
   视屏的焦味
   我多么年轻!多么好的夜晚
   与所有的我曾经嫉妒过的青春融为一体
   我爱上了这我曾不知晓的生活
   你的生活
   女管理员轻轻走过我身边
   问:要不要上通宵?
   这将成为我们的美
   这已经成我们的凶狠的美(2003,1,20泉州某网吧)”
   
   90年代我国几乎所有城市均遭遇伟大的房地产商设计师们“开肠破肚”式改造,隐于“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毛先生的诗词)的几座小城也并未于免,一首《挖》很具讽意(不引)。
   
   “搞笑的一代”(80后)进入世界,他们发现什么都捞光了什么也改变不了,无可奈何,尴尬,只好戏谑,玩笑一番自己与这个地球。这本诗集中不少诗题本身就亦有一股“文学戏耍人生”味。如《吃饱了撑着》《假银行》《让我们支起桌子吃喝吧》《这烟有一股烟味》等。
   
   尽管同样让“生存”追着跑,但他已越过了浅层地记述辛酸,而是触摸了青春在任何境遇都必遭遇与萌生的人生感怀,这就深一层了。他在泉州打工生活得怎样呢“为了谋生,勉为其难”(摘自2005年7月26日给本文作者的信)。
   
   清新与忧伤的混合体,应是陈小三特色,令人想起一些痛感人生的旧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年日本文学(生活态度的颓废派加艺术上的新浪漫主义写实)


   2006,春,北京
 
责任编辑:红袖玉容 该文已有篇评论,您可以查看或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 目录——谈诗小语专辑 (10/25/2007 12:49)
  • 谈诗剪辑:在首都联想诗歌。之一 (10/25/2007 12:48)
  • 谈诗剪辑:译文、古典 (10/25/2007 12:48)
  • 谈诗剪辑:一种尺度 (10/25/2007 12:47)
  • 谈诗剪辑:一个假设 (10/25/2007 12:47)


  • Copyright © 2001-2006 shigebao.com All Right Reserved.

    诗歌报网站 保留所有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